当今青年价值取向扭曲透视
当今青年价值取向扭曲透视 2012-05-04 05:10
中共湖南省桃江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黄梦其
价值取向反映的是人的大脑关于外界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倾向,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调节与定向作用。当今青年,作为祖国的希望、事业的未来,其价值取向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就当今青年价值取向扭曲问题作了深入的调研思考。 一、当今青年价值取向扭曲的突出表现
据笔者调查了解,当今青年价值取向的主流是好的,但面对目前我国体制转型、社会转轨、思想多样、利益多元的新形势,其价值取向也日渐开始发生扭曲。突出表现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重“利”轻“义”型。就是我们有的青年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以功利主义的态度看待现实和处理问题,他们不注重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力量,追求“自我”的发展和价值,看重个人的利益和力量,甚至为了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义,他们一旦受挫,极易走向颓废。
二是重“我”轻“他”型。就是我们有的青年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及
他人关系上,以个人利害得失为转移,表现出很强的非社会性、非家庭性与非他人性。将价值定位于“我”,崇尚“自我设计”、热衷“自我实现”,使“我”与社会群体对立起来。 三是重“智”轻“德”型。就是我们有的青年把时间和精力放 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和社会人际交往上,而在个人道德上却出现严重滑坡,他们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甚至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乃至家人的违法行为。
四是重“乐”轻“苦”型。就是我们有的青年缺乏生活的磨练和实践的锻炼,不可避免地在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诸如爱慕虚荣、贪图享受,怕苦怕累、好逸恶劳,过于奢侈、挥金如土,等等,他们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人生哲学。
五是重“外”轻“内”型。就是我们有的青年理想信念动摇、进取意识淡化,追求时尚金钱权势、一心想着升官发财,把“赚大钱、当高官、穿名牌、住别墅”作为自己人生最大的目标,甚至将态度冷漠、骄奢淫逸、不学无术、粗鄙庸俗当作富有和美丽。
六是重“知”轻“行”型。就是我们有的青年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是非观念模糊,缺乏道德的自律。他们一方面期待诚信,另一方面又背离诚信,这种知行脱节的现象是受利益的驱使而做出背离诚信的行为。很显然,他们
对道德规范往往只停留在道德认知的层面上。 二、造成当今青年价值取向扭曲的原因
据笔者调查分析,造成当今青年价值取向扭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年自身四个层面。 一是来自于社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和市场经济的飞跃发展,对人们尤其是思维敏锐、思想活跃的当代青年价值观念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发生了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方面唤醒了当代青年们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负面的消极影响和西方不良思潮的强烈冲击,再加上开放的媒体文化的渲染和引导,使得青年们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消费观念、生活方式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甚至因此失去了人性理智、迷失了自我方向、混淆了是非观念,以致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出现了问题。
二是来自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真谛原本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的灵魂、丰富学生的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然而我们现行的教育由于受科学主义、理性工具和功利化追求的影响,更多的关注学生能否获取有用的专业知识和赚钱的技术技能,而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道德、精神、信仰、人生的意义的价值观念教育几乎全部被从学校中排除出去,结果造成学生思维的被压抑和人格的被扭曲,久而久之就会引起他们个体价值取向的调整,甚至动摇
他们的理想信念。
三是来自于家庭熏陶。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它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无疑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目前尽管多数家长在主观上也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但出于对独生子女适应现实社会的担忧和对其眼前利益的维护,往往在具体问题处理上又采用实用主义的做法,在价值观教育上倾向于个人本位和“金钱”本位,这种倾向直接影响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个别家长的不良饮食、服饰和生活方式,以及无度的追求金钱与权势,以至于给他们的子女造成了无形的影响,导致其价值扭曲。
四是来自于青年自身。青年自身存在的诸多弱点,是造成其人生价值取向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因为如今的不少青年平时不注重自我人格修养,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再加上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往往被其家长当作“小皇帝”娇宠,不懂得劳动的艰辛与生活的不易,同时容易形成自私心理,这就使得他们不可避免地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只讲索取、不愿奉献,骄傲自大、自以为是,怕苦怕累、贪图安逸,奢侈浪费、挥金如土,等等。
三、必须引导当今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综上所述,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年自我教育的联动机制,同时注意根据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趋
势,紧密结合目前青年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既要理论又要实践,积极引导当今青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地讲,我们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必须高度重视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导向。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注意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当前引导广大青年牢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最有力武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价值观教育的德育地位,在当前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必须切实加强青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注意充分发挥各级党政工团组织优势,向广大青年提供审视世情国情的渠道、了解党情民情的途径、参与社会实践的舞台、进行双向交流的机会,在切实加强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根据青年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从而使广大青年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必须组织引导青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广大青年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批评、自我修养的内在动力,积极倡导他们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使之在构筑和谐社会、
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力争用自己的青春才干和聪明智慧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 (四)必须积极引倡导青年自觉学习先进典型。俗话说:“一个
良好的榜样可以帮助我们塑造自身,一个良好的榜样可以激励我们奋勇向前。”积极引导广大青年通过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知与行、奉献与索取以及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地追求个人利益、实现个人需要,把个人需要、个人利益的获取和满足,始终建立在争取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基础之上,从而逐步树立起坚定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