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导学

2025-07-21

北京清北学堂科技中心

化学平衡导学

【知识准备】必修2第二章3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基础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 C.υ(C)= 0.8 mol/(L·s) D.υ(D)= 10 mol/(L·min) 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2+3H2 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

⑴ 平衡不发生移动 ⑵ 平衡沿着正反应方向移动 ⑶ 平衡沿着逆反应方向移动

⑷ NH3的质量分数增加 ⑸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A.(1)(5) B.(1)(2)(5) C.(3)(5) D.(2)(4)(5) 3.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2Z(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A.平衡常数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X、Y的平衡浓度增大,Z的浓度减小 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反应在第15秒达到平衡,则平衡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 0.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2.2 mol 5.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容器的体积不再变化

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6.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amol D.均减少amol 7.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α1、α2均减小 B.α1、α2均增大 C.α1减小,α2增大 D.α1增大,α2减小 8.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5υ正(O2)= 4υ逆(NO )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NH3和O2的转化率相等

第1页

2NH3,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

北京清北学堂科技中心

C.达到化学平衡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不移动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υ正(NH3)= 2υ正(H2O)

9.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气) 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A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10.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 + Y(g) Z(g) + 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大Y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压强

11.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 和1mol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A.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SO3(g) B.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SO3(g) y C.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O2(g) D.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Ar(g) 12.反应:L(s)+aG(g)bR(g) 达到平衡时, p1 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

p2 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a<b

x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a<b C.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a>b D.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a>b

13.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I)加压、(II)通入一定量的N2O4、(III)通入一定量的NO2,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分别( )

A.减小、减小、减小 B.减小、减小、增大 C.减小、增大、减小 D.增大、减小、增大 14.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体积分数为原平衡的1.2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小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浓度小于原来的二倍 D.a < c+d 15.反应PCl5(g) PCl 3(g)+Cl2(g) ①

2HI(g) H2(g)+I2(g) ② 2NO2(g) N2O4(g) ③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A.均不变 B.均增大

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 D.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

第2页

北京清北学堂科技中心

16.对于xA(g)+yB(g) zC(g)+wD(g)的平衡体系,当升高温度时,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26变为29,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y>z+w,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x+y>z+w,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反应一定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D.x+y<z+w,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17.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SO2和O2起始时分别为20 mol和10 mol;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80%。若从SO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温度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SO3的物质的量及其转化率为 A.10 mol和10%

B.20 mol和20%

C.20 mol和40% D.20 mol和80% 18.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A.K2 和K1均为1 B.K2 >K1

C.c2(CO)=c2(H2O) D.c1(CO)>c2(CO)

19. 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A)∶n(B)∶n(C)=2∶2∶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n(A)∶n(B)∶n(C)=2∶2∶1的比例向该容器中再充入A、B和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刚充入时反应速率υ正减少,υ逆增大 B. 平衡不发生移动

C.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大

20.在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将2 mol 气体M和3 mol N气体混合,发生如下反应:2M(g) + 3N(g) x Q(g) +3R(g),该反应达平衡时,生成2.4mol R,并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值为2 B. 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C.平衡时N的浓度为0.3 mol/L D. M的转化率为80%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6分)

21.(8分)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aX(g) bY(g) + c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 (1)

(1)当符合A图时,a、b、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P1、P2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当符合B图时,a、b、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P1、P2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当符合C图时,a、b、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P1、P2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当符合D图时,a、b、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P1、P2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2.(12分)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几乎不反应。这和教材中“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说法不一致。为排除因试剂变质等因素造成的影响,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进

第3页

北京清北学堂科技中心

行下列实验,验证是否存在上述现象。

实验用品:仪器(略,凡是实验需要的都有) 药品:3.0mol/L盐酸、1.5mol/L硫酸、3.0mol/L硫酸,相同纯度、相同大小的铝片(纯度>99.5%) 实验过程:往三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的铝片各一片,再往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3.0mol/L盐酸、1.5mol/L硫酸、3.0mol/L硫酸,观察反应进行到1、2、5、15、20分钟时的铝与酸反应的情况。结果如下: 1 2 5 15 20 反应进程(分钟) 3.0mol/L盐酸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铝片耗尽 1.5mol/L硫酸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产生) 3.0mol/L硫酸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产生)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无论是用1.5mol/L硫酸还是3.0mol/L硫酸,均无明显的现象,其结论还是与教材的叙述不相符合。而3.0mol/L盐酸与铝片反应的现象却十分明显。

(1)写出铝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探究“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差异的原因”,你能对问题原因作出哪些假设或猜想(提出两种即可)?

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 _; (4)为了论证上述假设,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填写下表,有几组写几组) 组别 实验设计 23.(5分)⑴反应m A+n B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 ______ _________。 ②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 若A为气体,则B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__________发生移动。 24.(9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第4页

北京清北学堂科技中心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5)若在1000℃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为c(CO2)=0.8mol/L,c(H2)=0.7mol/L, c(CO)=1.5mol/L,c(H2O)=0.5mol/L,则此时的反应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25.(6分) t℃时,将3molA和2molB气体通人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

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气)+B(气) xC(气),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1.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O.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x= 。

(2)比较达到平衡时,A、B两反应物的转化率: α(A) α(B) (填>、=或<)

(3)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人少量氦气(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A.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D.正、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发生同等程度的改变

(4)在t℃时,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人amolC,欲使达到新的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同,则至少应再充人B mol (用含a的式子表示),达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n(A) (用含a的式子表示)

第5页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导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人民币及各国货币票样简介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