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备 课 表
前后衣片制图2课时 教学男衬衫结构制图 内容 课时袖片、领片制图2课时 分配 放缝及排料2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掌握男衬衫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 2.理解男衬衫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 3.提高学生的男衬衫制图能力,为男衬衫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科学求实的学风和严谨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男衬衫的结构制图 教学男衬衫的结构制图步骤及窿门宽大小的确定。 难点 教 学 过 程 1、上衣各部位线条名称 复习 2、女衬衫的款式特点。 导入 3、女衬衫的结构制图步骤及方法。 一、男衬衫款式特点及外型 硬领长袖男衬衫,中尖领,前胸贴袋一只, 直腰身;前门襟六粒扣,平下摆;袖口处开 宝剑头袖衩,收两只褶裥,装中原角袖头; 袖窿包缝辑明线。 二、量体及围度加放 衣长:自颈肩点经前胸垂直向下量到大拇指中关节。 胸围:男衬衫胸围放松量较大,一般为20~22cm,如作为西服配件配套内衣,胸围的放松量可略小一些。 领围:紧量后加放3-4厘米。 肩宽:由左肩骨外端经后领跟量到右肩骨外端再加2厘米。 袖长:由肩头(端点)顺胳臂向下量至手腕下4厘米左右。 新 授 三、制图规格 部位 衣长 72 胸围 110 肩宽 46 袖长 58.5 领围 39 四、男衬衫制图步骤 (一)前衣片 基础线:预留门襟挂面宽3.8cm,里襟挂面宽2.5cm,作一直线与布边平行为止口线。 底边线:作一直线与①垂直。 上平线:衣长-4cm=68cm,作一直线与①垂直。 落肩线:B/20-1=4.5cm。 胸围线:B/10+12=23cm。 领口深线:N/5-1.5=6.3cm。 搭门线:搭门宽2cm,与①平行。 领口宽线:N/5-1=6.8cm。 前肩宽:S/2-1.2=21.8cm,与肩颈点相连为肩斜线。 前胸宽:进1.5cm,作一直线,与胸围线垂直。 前胸围大: B/4=27.5cm,作一直线与胸围线垂直。 领口弧线:去直开领的1/2与前中点相连为领口斜线,取1/3为凹势,用弧线画顺。 袖窿弧线:由肩端点⑨经胸宽点至胸围大 ,用弧线画顺。 底边弧线:按底边线在摆缝处提高 1cm,用弧线画顺。 扣眼位:在搭门线上,第一扣眼位在底领上,有领口深线提高1cm,末眼位由底边量上L/5+5=19.4cm。六只扣眼五等分(实际成品第1、2扣眼距离较短)。 胸袋:由胸宽线⑩进3cm,胸围线⑤提高4cm为袋口位,袋口大B/10+0.5=11.5cm,袋长为袋口大+1.5=13cm,袋底中间低下1.5cm。 (二)后衣片及过肩 后衣片上平线由前前衣片上平线低下1.5cm,胸围线按前衣片延长,底边线按前衣片起翘延长。 背中线:在胸围线上由前摆缝线量出后胸围大B/4=27.5cm,作一直 新 授 线与胸围线垂直。 过肩后中宽:由后片上平线量上,定数6cm。 后领口深:由落肩线:量上,定数4cm。 ~B/20-1.5=3cm。 领口宽线:~N/5+0.5=8.3cm 后肩宽: ~S/5+0.5=23.5cm,与肩颈点相连为肩 斜线,与过肩下端劈进1cm相连。 领口弧线:由领口宽的1/2开始至肩颈点,用弧线画顺。 后背宽:在后片上平线上,按过肩下口大低下1cm画上平线弧线,进1cm为后背宽,作一直线与胸围线垂直。 袖窿弧线:由过肩宽经背宽点至后胸围大,用弧线 画顺。 (三)袖片 (1)袖中线:与布边平行。 (2)上平线:与①垂直。 (3)袖长线:②~③等于袖长58.5cm,与①垂直。 (4)袖山深(袖肥线):②~④B/10-1.5=9.5cm,与①垂直 新 授 男衬衫前后片制图 袖片结构制图 新 授 (四) 翻领、底领 五、制图要点 (1)此款式袖窿为包缝缉明线,袖山与袖窿装配时没有吃势,如果袖窿用暗缝,衣片的袖窿不能开得过深,袖山也可略高一些,袖山弧线略长一些,装配袖子时有少量吃势。 (2)门襟挂面宽3.8 cm,里襟挂面宽2.5 cm,更有利于排料,挂面使用布边。男衬衫门襟也可使用外加贴边翻门襟,翻门襟通常为3 cm 左右。 (3)如果后片在过肩分割线处收褶裥,前后片胸围的 分配应有前后差(前胸围大B/4-1,后胸围大B/4+1),这是为了重新调整摆缝线在袖窿宽中的横向位置,加大后袖窿宽的量。 (4)短袖男衬衫袖片的制图方法与长袖相同。 (5)男衬衫的下摆也可采用圆下摆,这时底边的放缝应减少(约1 cm)。 六、放缝与排料 (一)男长袖衬衫裁片 男长袖衬衫裁片数量 编 号 称 部 件 名 裁片数量 用 料 及 要 求 翻领、底领结构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