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8、《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0、《边坡工程勘察规范》(YS5230-96)。 ——主要资料性依据
(1)《技术咨询服务合同书》(和县国土资源局与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关于该项目的合同书,2012年12月);
(2)2010年4月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图(熊关塘-H50 G 006068); (3)《腰埠乡茅山口石料厂档案卷宗》; (4)《和县腰埠乡青春石籽厂档案卷宗》;
(5)《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45号;
(6)《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安徽省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函》(国土资厅【2012】756号)。
4.2 工程总体规划设计
4.2.1 工程总体部署
—— 治理区块的划分:
以X032县道为界,将项目区划分为A、B两个区块(具体见表4-1),然后在区块之下,按场地实际情况划分块段,A区块共划分出A-1、A-2、A-3 、A-4 、A-5五个治理块段,B区块共划分B-1、B-2两个治理块段。各块段治理后最终恢复地类面积具体见表4-2。
13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表4-1 项目区块划分表
区 块 A区块 B区块 面积 (ha) 18.6780 7.3515 位 置 县道以北区域 县道以南区域 区块分界点坐标 点号 1 2 3 4 X 3518403 3518767 3518396 3518745 Y 39612382 39612737 39612384 39612739 表4-2 项目区复垦复绿面积表
治理后恢复用地类型面积 场区编号 A-1 A-2 A区块 A-3 A-4 A-5 B区块 总计 B-1 B-2 块段面积(ha) 耕地面积(ha) 1.7866 6.4095 1.6402 1.7490 1.3516 1.9159 2.3754 17.2282 1.2866 7.9791 1.6363 0 1.3037 1.9159 2.2167 16.3383 林地面积(ha) 0.5000 0 0.1909 1.1964 0 0 0.1873 2.0746 ——项目实施的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爆破手段,对治理区块内的场区进行挖填方处理;通过光面爆破进行削坡。第一阶段的施工时间约4个月,应于2013年7月底之前完成治理任务。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平整、护坡工程、截排水系统工程、复垦复绿、修建项目区道路等。第二阶段的施工时间约2个月,应于2013年9月底之前完成治理任务。
4.2.2 场区标高设计
项目区分为A、B两个大的区块,6个小的块段,按照各个块段场地的实际
14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地形情况,同时考虑到挖填方工作量大小,设计为不同的地面标高。
A-1块段进行分台阶削坡后,形成的采场底盘标高与A-2区段标高一致为+50.0m;A-3区段设计标高为+58.5m;A-4区块场地整体较平整,依照原始地形标高为+50.0m;A-5区段以与A-4区段之间的陡坎为界,设计标高为+43.0m。
B-1、B-2块段以最终形成的边坡陡坎为界,依据场地地形分别设计标高,其中:B-1块段标高为+63.0m,B-2块段标高为+74.5m。(见表4-3和图4-1)。
表4-3 块段场地标高一览表
场区编号 A-1 A-2 A区块 A-3 A-4 A-5 B-1 B区块
B-2 目标标高(m) +50.0 +50.0 +58.5m +50.0 +43.0 +63.0 +74.5 备注 削坡后形成的底盘区域 15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图4-1 场地布局及区块设计标高图
16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4.2.3 场地排水规划设计
——场地排水系统规划
本次采用坡顶截水沟、坡底排水沟等形式来布设排水系统。排水设计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其一,调整坡面水流,防止冲刷影响边坡稳定性;其二,项目区作为耕地,为防止水土流失,区内排水很重要。
本次雨水设计频率是3年一遇,雨量采用10min最大雨量;排水方式为重力式排水。
——场地排水工程及布置
(1)坡底排水沟
在最终边坡坡脚设置排水沟,以解决各最终边坡坡面以及最终形成的场地在降雨时的排水问题。排水沟水力坡度≥2.5‰;渠道断面据计算的可能流量确定,降雨量按3年一遇标准设定。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
(2)坡顶截水沟
大气降水是引发崩塌、滑坡的重要因素。在最终各边坡上部距最终边坡上缘2~4m处稳定斜坡面上,设置一条截水沟,以防止地表水下渗降低软弱面强度而造成滑坡以及坡顶水流对边坡的冲刷。截水沟采用梯形断面。
4.2.4 道路标高设计
项目区内设计新道路的标高依据治理后的整平标高来决定。
4.2.5 居民建筑物拆迁工程
项目区内有共三户居民,需对区内的房屋进行拆迁处理,拆迁后的居民安置到项目区西南侧的王庄。
4.2.6 边坡类型划分及边坡治理设计
A区块边坡岩性为下三叠统和龙山、殷坑组的灰岩,节理、裂隙发育一般,地层产状为320°∠40°,发育一组节理产状为315°∠50°;B区块边坡段岩性为下砂岩,节理、裂隙发育一般,地层产状为312°∠50°,发育一组节理产状为75°∠62°。本次边坡设计主要参照GB50021-200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以及《腰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