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

2025-09-13

一、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早期中国政治制度中的禅让制,知道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起源在于夏朝;识记夏商的王位世袭制、夏商早期国家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及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容;重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产生的原因及分封制、宗法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其对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采用问题探究式方法,通过史料及历史图片进行史料结合,引导学生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产生自己的思考,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本课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都到分封制、宗法制是我国古代人民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伟大创举,激发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并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增强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的理解,以此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2、 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四、课时课型 课型:讲授新课 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一)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①夏朝的建立

师:我们首先来学习夏朝的政治制度。大家看课本并结合初中所学,我们来简单回忆一下夏朝建立的过程。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有的还是氏族部落联盟,当时联盟首领是通过一种禅让制的方法来传递首领位置的。从尧到舜再到治水有功的大禹,但是到了禹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部落首领的权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大,凭借着治水所获得的巨大威望,禹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国家)夏朝。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起源也就由此开始。

但是禹死后,禅让制的传统却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看材料。

材料: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起,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史记.夏本纪》 这样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传贤变为传子,王位开始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由此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开始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了。 ②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师:王位世袭制自从由此建立起来后,这期间最主要的就是父死子继,在商朝有时也出现兄终弟及的情况,但最高统治者的世袭制度就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这种世袭制度在当时也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所建立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是有进步意义的。 ③夏商王权的神秘色彩

师:但王位世袭制虽然逐渐建立了起来,但在那个时期,社会刚由原始氏族社会落演变为阶级化的国家,早期的王权还不是十分的强大。因此王权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证明自己的统治是合理的和不可侵犯的,于是就把自己的统治说成是神的旨意,借以抬高自己的权威, 我们都看这样一则小材料,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

夏桀“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也,日有亡乎?日亡,吾亦亡”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及P4最下面的图

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决定,这样就使王权具有了一丝的神秘色彩。 ④早期国家行政管理制度

师:除了神权的辅助外,为了巩固统治,早期的夏商统治者也已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系统。

内容:中央:相、卿士(商朝贤相伊尹) 地方:侯、伯(西伯周文王) 官职 职 责 相、卿土 辅佐天子, 参与决策 卜、祝、史 负责祭祀、占卜 和记录王朝大事 师 执掌军权 侯、伯 管理地方,向国王纳贡奉命征伐 ◆学思之窗

师: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他参与制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甚至废立商王的权力。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师: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了维护周朝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和宗法制。我们首先来学习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①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内容: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师:我们首先来看一副地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我们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之后),那么是谁进行分封的呢?我们都听说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分封是周王进行的。我们看P5第一段“周武王把…….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也就是分封制的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权利义务

师:那么诸侯既然从周王那里接受分封,接受土地和人民,那么他们对周天子究竟有哪些义务呢?《孟子·告子下》有这样一段话:“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让学生看书总结义务)

生: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带有宗族统治色彩)

师:好,诸侯与周王的权利与义务我们大概就清楚了,那么诸侯在得到了周王的分封后,在自己的领地内,也还要继续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于是整个社会就形成了这样一下社会阶层体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分封制体系下,形成了天子到庶人的金字塔般的结构,在这个金字塔内前四级是统治阶级,最下一级是被统治阶级,可看当时的社会等级也是很森严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西周分封制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破坏:P6最后一段 典故:楚王问鼎 ②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师:分封制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些,我们来向这样一个问题———分封制本身是世袭的,世袭

就会产生继承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呢,那西周是如何解决这个分封世袭制度下继承这个问题呢?我们看P6字母下的第一段,这同时就是宗法制实行的原因。

那么宗法制究竟是如何进行继承的呢?我们首先看一下宗法制究竟是什么?(看P6) ●概念:

师: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师:那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究竟是靠什么来判定的呢,这就牵涉到了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师:那究竟什么是嫡长子呢?我们来简单解释一下一下几个小名词。

嫡(正妻) 嫡子(正妻之子) 嫡长子与嫡次子 庶子(妾生的儿子)

师:也就是说只有正妻的长子才是嫡长子,只有他才能直接继承上一辈的爵位,而余子就只能继续分封,这样就形成了大小宗的关系,嫡长子直接继承是大宗,余子继续分封成为小宗。当然小宗在自己领地内却是大宗,大小宗之间是相对的。在宗法制内部,根据血缘关系亲疏进行继承,由此也就产生了大宗小宗的问题(讲解相对性) ●作用: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形成了“世卿世禄制”; 对于今天:分裂、宗派势力;重男轻女思想;等级观念 ;祭祖思潮)

※家谱、族谱等也是今天宗法制重要的表现形式,可见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可找图片) ●特点:

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紧密结合;⑶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兄弟关系/君臣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师:我们来看这样一幅图(课件讲解) (三)、早期国家政治制度总特点(注意讲解)

总特点:1、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原始社会的残余 。2、以宗法制为核心。3、主要由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构成严密的体系 。4、权利与义务相统一。5、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6、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

※注意联系历史纵横,简单讲解一下礼乐制度

六、课堂小结

夏商的政治制度:1.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 2.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3.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4.中央地方政治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定义

诸侯权利与义务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作用: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破坏:诸侯强大,王权衰弱 宗法制:定义

作用: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特点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总特点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桥梁工程第一次作业 -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