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3-1

2025-09-12

泰州学院备课教案纸

授课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第二章 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 课时 安排 2 授课 日期 1.理解亲子关系概念 2.明确亲子关系中有哪些教育要素 教学目标 3.各教育要素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 4.了解传统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及应建立怎样的亲子关系 1.明确亲子关系中有哪些教育要素 4.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方法及手段 一、亲子关系 (一)定义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PPT 亲子关系即父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以家庭生活为基础,主要体现为抚育、教养、赡养等基本内容的一种人际关系。 它具有三层意义: (1)生物学意义,主要表明的是血缘关系; (2)社会学意义,主要示明的是法律、制度、地位等关系; (3)心理学意义,主要揭示特定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联系。 (二)亲子关系的重要意义 一个人的基本态度、行为模式、人格结构,在婴儿期的亲子互动过程中早已奠定基础,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子女的生理健康、态度行为、价值观念及未来成就。 1.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 良好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被爱、被需要、被欣赏、被接受,奠定了孩子与他人之间良好的适应基础,家庭冷淡、无爱的孩子长大后不易相信别人,不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亲子关系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个体发展过程中接触 最早、持续影响时间最长的关系 3. 亲子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 4. 良好的亲子关系使成长中的孩子习得基本知识、技能、行为及价值观

5.亲子冲突

——良好的亲子关系需经受住一次次亲子冲突的考验 (代沟——亲子关系中最惨烈的风景线!)

(1)亲子冲突的定义

亲子冲突指父母与孩子之间在目标、观念、需要、意见、期望上由于彼此的不一致而造成的双方在认知、行为、情绪上的矛盾或对立。 家长烦恼和困惑:

孩子不爱去幼儿园,每天送幼儿园都又哭又闹; 孩子胆小,怕生,不爱跟同学玩,不爱说话,没自信 ;

孩子学什么东西都是三分钟热度,不能坚持,遇到困难就往回缩;、孩子被爷爷奶奶惯了一身坏毛病,说破了嘴就是不改;

孩子自制力差, 光知道玩游戏,不爱学习,一提学习就讨价还价; 孩子总是拖拉疲沓、丢三落四,得要大人跟在屁股后头提醒; 孩子做事情没有计划性,没有目标,没有时间观念,磨磨蹭蹭; 孩子虚荣太强,自私,叛逆,粗心,无法遭遇一点点挫折 ????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造成的? (2)亲子冲突的类型 ——言语冲突

语言冲突主要是指亲子双方因在认识、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分歧和矛盾激化而采取的语言上的对抗,表现为相互争吵或恶语攻击,较常发生在母亲及养父母与子女之间,而且子女往往是语言冲突的主动发起者。 【案例一】

有一次,学生小娟约了同学一起去试听培优的课程, 可母亲觉得事情有些可疑, 就要求跟她一起去, 这使得她感到遭到母亲监视, 很丢脸, 因此对母亲大发脾气:“你干嘛跟我去,成天到晚干涉我,你就是不信任我!”母亲:“我是你妈,我有权利管教你,我今天还就非得跟你去!”小娟:“妈妈最讨厌了,我讨厌你!” ——行为冲突

行为冲突则是继语言矛盾产生后发生的更为激烈的冲突,表现为拳打脚踢,甚至用物体攻击,通常是父母在教育子女时,由于达不到预期目的而表现出的一种不理智行为。 【案例二】

班上小明喜欢收集飞机模型,业余时间喜欢看飞机画册,动手做模型,但在其父母看

来,平时业余时间还应以看书为主,飞机模型纯属浪费时间,强制规定小明看书。小明很不服气,与父母产生言语冲突,父母更是恨铁不成钢,激烈的争吵后,小明受到往往又是一顿棍棒教育,小明父母的矛盾也越来与激烈。 ——隐性冲突

亲子冲突的隐性冲突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冷暴力”、“冷战”、“软暴力”等,表现为拖沓、逆反、缄默、回避、自闭、离家出走等等,是一种隐匿性冲突。 【案例三】

小阳是班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也努力过,但成绩并没有太多提高,为此他也很懊恼。小阳父母的知识水平相对较高,他们对小阳的学习成绩非常在意,在家对小阳更是严加管教。每当小阳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是犯了错误时,父母对小阳的态度就会变得很冷淡。即使小阳想与父母沟通,看到父母的态度,也是“有话说不出”,久而久之,小阳越来越叛逆,就是喜欢与父母对着干。 (3)亲子冲突的隐患

——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和谐的亲子关系

据研究表明,儿童与成年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垂直的关系。在正常的情况下,垂直关系的主要功能是为儿童提供安全和保护,也可以使儿童学习知识和技能。不过在亲子冲突情境中,由于双方体力的悬殊和父母的权威甚至专制意识,儿童往往处于弱势、易受伤害的地位。近年来,由于家长情绪失控而导致儿童严重伤害的案件就时有发生。尽管家长事后都非常内疚甚至悔恨,然而对于已经造成的伤害,一切都无济于事。从这个角度而言,亲子冲突就名副其实地成了亲子关系和谐与恶化交叉的十字路口。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人们重视亲子冲突的及时有效化解,以维持和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避免因冲突升级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冲突频率与青少年行为不良及行为障碍存在一定联系。

据研究表明,那些离家出走和企图自杀的青少年与父母间常具有较高的冲突水平。

(4)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 ——个体的生理心理发展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AThomas&S. Chess)曾进行一项长达十年的追踪研究, 主要考察儿童是否具有先天的独特性以及这些独特性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托马斯等人的追踪研究发现, 婴儿在出生的最初几周内就已完全显示出了不同的气质特征, 且这些气质特点与父母的个性类型无系统性相关。另外, 早期的气质特点在儿童成长的后几年里趋向于保持相对连续稳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

随着个体的成长,他们认为自己对周围社会的了解已经具有相当的程度,往往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意父母再把自己当成小孩子看待, 就如【案例一】中的小娟一样,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越来越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独立自主,他们渴望有一个不受干扰的自己的生活空间,在其中充分体验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苦恼和快乐。为此,他们有时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希望私下默默地收藏和品味自己的小秘密。但在父母的心目中,他们一直习惯于把自己的孩子看得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还要小些,认为不成熟,还需要保护。这时,父母忘了孩子是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人”。过分的干涉导致孩子种种不满情绪,与父母之间的言语冲突随之而来。

——父母对子女的态度 a. 带有功利性的育儿观念

b. 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地位等级关系

c. 父母的育儿焦虑 (5)如何理性应对亲自冲突 a.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面对教育子女中出现的各种亲子冲突,要有耐心、决心和合适的教育方法,能创造性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坚持不懈地去求较好的教育效果,而不应追赶社会潮流,盲目随从。

面对升学、就业的压力,家长应有一种平淡平静的心态,保持合理的、民主的、宽容的态度。家长应保持自己头脑清醒,去掉过多的功利目的和色彩,重温家庭教育乃至教育的内涵和真谛,对孩子多一点引导,少一点干预;多一点冷静,少一点急躁;多一些自然,少一些功利。

b.尊重孩子,平等相处

亲子关系是一种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而不是一种单向的静态关系。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血缘关系上形成的自然角色关系,另一种是在后天交往中形成的家庭社会角色关系。自然角色是天然形成的,不可改变的。但家庭社会角色则是后天形成的,可以改变的。父母与孩子各自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决定了其各自在家庭所处的地位,也规定了其互相对待的态度。

——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转变观念

[案例]《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c. 学会倾听,加强情感交流,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 d. 努力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e. 学校适当干预 [ 案例] 《德国父母的成绩单,是否触动了你?》 作业: 分析案例 教学反思:


家庭教育学3-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01-Win7下安装VMWare Workstation10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