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改错题
1. 资源的稀缺性表现为:任何资源在数量都是有限的并且在人类不断开采、使用下日益减少。×较难
改:资源的稀缺性表现为: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资源总是有限的 2. 经济学的三个经济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较难
改:经济学的三个经济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3.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的一个最显著特征是将企业组织问题纳入管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较易
改: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把企业组织问题排除在管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以外。
4.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统计方法有效结合不但分析了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而且还拓展到对于企业组织和企业内部结构问题的分析 。×较难
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统计方法相结合时只能限于分析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而不能拓展到对于企业组织和企业内部结构问题的分析。
5. 组织就是带领一批人完成某项活动或任务的工作和过程。×较易
改:管理是带领一批人完成某项活动或任务的工作和过程。
第二章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生产是把()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并转化为产品和劳务的过程。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A 土地 B 劳动 C 资本 D 原材料 :D
2. 经济学之所以存在其原因在于()。
A 人类利己理念的存在 B 商品经济的存在 C 资源稀缺性的存在 D 市场交换的存在 :C 较难
3.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而言的。
A 所要生产的产品很多 B 资源储存量过少 C 人们的欲望 D 因资源过多开采而枯竭 :C 较难
4. 无论何种社会制度和经济也无论何时人们都面临着一个问题:()。
A 资源的稀缺性 B 生产方式的选择 C 经济制度的选择 D 资源使用 :A 较难
5. 用有限的生产资源生产何种产品来最大满足人们的需要是经济学中所涉及的()基本问题。
A 如何生产 B 生产什么 C 资源使用 D 产品选择 :B 较难
6. 在既定的技术和知识条件下一个社会可利用资源总是有限的因而任何经济组织都面临着()。
A 选择问题 B 利益分配问题 C 资源开发问题 D 资源运用问题 :A 较易
7. 表明资源得以最优配置时所使用的成本是()。 A 会计成本 B 经营成本 C 沉没成本 D 机会成本 :D 难
8. 如果经济运行处于这样一个状态:可以在不减少一种产品的情况下而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则该经济是()。
A 最有效率的 B 缺乏效率的 C 无外部经济性 D 无机会成本 :B 较难
9. 市场解决协调和激励问题的方式是利用()。 A 求关系 B 机制 C 方式 D 价值取向 :B 较难
10. 企业解决激励和协调问题的方式是通过()来实现的。 A 岗位分工 B 利益分配 C 管理活动
D 信息沟通 :C 难
10.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通过()的形式来进行的。
A 组织生产企业 B 专业化分工 C 自给自足 D 生产集约化 :B 较难
11. 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显著特征是()。
A 先进的生产技术 B 信息化 C 集约化 D 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 :D 较易
12.人在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其他资源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形
成了()。
A 社会分工 B 职业分工 C 绝对优势 D 比较优势 :D 较难
13. 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是人们在从事生产过程中发生的()。 A 产量差别 B 机会成本差异 C 生产技术差异 D 经济收益差异 :B
14. 人们通过专业化分工和交换可以在既定资源约束条件下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如果专业化于某项活动时就会产生()。 A 资源分配问题 B 产品交换问题 C 制定问题 D 协调激励问题 :D 较难
15. 怎样才能使相互联系的不同活动相互配合从而使这些活动在整体上更为有效。这是()。
A 合作问题 B 沟通问题 C 协调问题 D 信息传递问题 :C 较易
16. 协调人们经济活动的方式有()。
A 信息交换 B 信息共享 C 建立一个集中的组织 D 利益分配 :C 较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