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所有复习资料整理(6)

2025-04-28

4读了片段,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鸟儿说,请把说的话写下来。

(三)阅读《白鹅》片段,完成练习。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 ),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又人走路,它也要( ),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急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cōn.ɡ c?nɡ)容,大模(mú m?)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iǎo ju?)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要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 ),(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 )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划出)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读二至四自然段,用“ ”分别划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4读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既是全文的 句,又是 句,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

5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 的特点。如,用鹅

的 与狗的 对比;用鸭的 与鹅 的_________对比。(用文中的语句概括)再细读二、三自然段,并用“ ” 划出文中具体表现白鹅高傲的句子。

6鹅需要 、 、 这三样东西下饭。它的吃相令人发笑,具体表现在(摘抄文中有关的句子):

(四)阅览《猫》片段,完成练习。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e dí)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 huo)的..地方,成天睡大觉,( ),什么事也不过问。( ),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 )谁怎么呼唤,它( )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 )地叫唤,( ),( ),(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

4猫的老实,表现在 ;贪玩表现在 ;尽职又表现

在 。

5读句子“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把这句话中“几朵小梅花”换成“几个脚印”好不好?为什么?

6课文描写猫高兴时的样子,表现为: 、 、 、 、 。(用文中的词归纳)

7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既老实又( ),既贪玩又( ),既胆小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 )。 三、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 1、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0分)

受( )匪浅 金( )辉煌 和睦相( ) 筋( )力尽 美( )佳肴 ( )林春满 应接不( ) 归根到( ) (1)请你另外写出三个带有动物名字的四字词。(3分)

(2)上面词语中“用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的词语是( )。(1分) (3)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2分) 2、请你把下面的名句或对联补充完整。(4分)

(1) “ ”这句话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2)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这副对联巧妙地把欧阳修和苏舜钦两位历史名人的友谊永远留在沧浪亭中。

(3)我能写出探索科学的名人警言:

(4)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优秀,看不起别人时,你会告诉他“ ”。 3、句子万花筒。(7分) (1)、请你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让它更加具体形象。(4分) ①天空的星星真多呀,多得 ②金色的阳光 (2)、请你判断下面的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 ①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②难道我不想搞好学习吗?()

③白公鹅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 4、啄木鸟诊所。(请你用心改下面的病句)(4分)

①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一定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 ②我们把教室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5美文回放。(6分) (1)、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 。夏日的 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变成绿色的,像 ,闪烁着 。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景的诗句是 , 。 四、阅读理解。(24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答题。(5分) (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多少”表示();“前不到头、后不见尾”突出了();“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 (2)鹅的步调(),()的,颇像()出场。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鹅的()。请你也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四年级上册所有复习资料整理(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EPON故障经验汇总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