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 )公里左右。 A、1 B、10 C、50 D、100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地质学中,将显示6500万年前恐龙大灭绝时期的地质过渡层称为( )。 A、K-T界层 B、铱界层
C、恐龙化石界层 D、彗星撞击界层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意大利古比奥地区沉积物中
的浓度表明,其含量在白垩纪——第三纪界层中有一个峰值。
正确答案: 第一空: 铱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第一空: 铱 4
美国亚利桑那陨石坑直径大约 米。
正确答案: 第一空:
1000;1千;一千;壹千
休梅克—列维 9号彗星经过木星附近时,被木星的引力场撕碎了,最大的碎片在木星的同温层上打出一个大洞,这个洞的大小( )。 A、有月球那么大 B、有火星那么大 C、有地球那么大 D、比地球还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得分: 0.0分 2
休梅克—列维 9号彗星经过木星附近时,被木星的引力场撕成了( )块碎片。 A、7 B、15 C、21
D、32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休梅克夫妇在
天文台观测到,首次发现的列维 9号彗星经过木星附近时被木星的引力场撕碎了。 正确答案: 第一空: 帕洛玛;帕洛马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第一空: 帕洛玛 4
最近的这次令世人震惊的彗—木大碰撞发生在 年。
正确答案: 第一空: 1994
对于小行星,我们可以在20年前就预测出它的运行轨道,但是对于长周期彗星来说,我们最多也只有( )年的预警时间,因为它飞行速度太快了,因此对人类构成的威胁更大。 A、1 B、2 C、3 D、5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近地小行星多达( )多颗,有的科学家戏称,地球就象生活在一个小行星的马蜂窝里。 A、500 B、1000 C、2000 D、10000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得分: 0.0分 3
发射核爆炸装置,偏转1千米大小的陨星需要万吨级的核弹,偏转l0千米大小的陨星需要 万吨级的核弹(请在空中输入数字)。
正确答案: 第一空: 1000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第一空: 1000 4
“深度撞击”实验是用航天器发射撞击器撞击 1号彗星。 正确答案: 第一空: 坦普尔
物质的物态多种多样,其中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 A、原子团 B、分子 C、原子 D、类晶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得分: 0.0分 2
在众多物质的物态中有一种“液晶态”,它是介于( )之间的一种物态。 A、晶体和非晶体 B、液态和固态 C、有机物和无机物 D、结晶态和液态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16.7分 3
物质的物态多种多样,其中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 )。 A、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不具有一定的熔点 B、非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晶体不具有一定的熔点 C、晶体物理性质各向异性,非晶体物理性质各向同性 D、非晶体物理性质各向异性,晶体物理性质各向同性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得分: 0.0分 4
在140万大气压下,物质的原子被“压碎”,电子全部被“挤出”原子,形成电子气体,裸露的原子核紧密地排列,物质密度极大,形成( )。 A、超导态 B、超固态 C、等离子态 D、中子态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16.7分 5
气体在约几百万度的极高温或在其它粒子强烈碰撞下所呈现出高度电离的物态被称作等离子态(plasma),这时电子从原子中游离出来而成为自由电子气体。等离子体又称( )。 正确答案: 第一空:
电浆
我的答案: 得分: 16.7分 第一空: 电浆 6
某些物质在极低温时呈现电阻等于零的现象称为超导,该物体所处物态就是( ),由荷兰物理学家卡麦林·昂纳斯(1853~1926年)最先发现。 正确答案: 第一空: 超导态
卢瑟福将他所设想的模型与太阳系类比,“太阳”是带正电的原子核,绕着“太阳”转的“行星”就是带负电的电子。只是在这个“太阳系”里,支配一切的是强大的( ),而不是万有引力。 A、电磁力
B、弱相互作用力 C、向心力
D、强相互作用力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16.7分 2
( )1897年对于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也有结构,可以分割,并且内部有两种电荷。 A、伦琴 B、贝克勒尔 C、居里夫妇 D、汤姆孙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16.7分 3
在原子模型中,( )模型的一个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揭示出在原子的中心存在着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 A、汤姆孙模型 B、卢瑟福原子模型 C、玻尔模型 D、索末菲模型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16.7分 4
“原子”一词是由( )提出的。 A、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 B、卢克莱修 C、伊壁鸠鲁 D、泰勒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16.7分 5
玻尔理论提出十年后,人们认识到原子内的电子并不同于绕着太阳旋转的行星,而是形成了( )状态分布。 正确答案: 第一空: 电子云 我的答案: 得分: 0.0分 第一空: 独立 6
索末菲于1916年对已有原子模型做了修正,提出电子轨道呈椭圆,原子核位于( ),电子运动轨道应在三维空间;并提出了空间量子化的概念。 正确答案: 第一空:
椭圆焦点;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椭圆的焦点;椭圆的一个焦点;椭圆的焦点上;椭圆焦点上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 )。
A、电子 B、原子核 C、质子 D、中子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与α粒子相比,中子作为轰击原子核的粒子,更容易钻进原子核的原因是中子 。
正确答案: 第一空: 不带电 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第一空: 不带电 3
放射性元素钋、镭是由 发现的。 正确答案: 第一空:
居里夫妇;皮埃尔·居里夫妇
正电子的存在首先是由狄拉克在理论上预言的,而后在( )年被安德森在实验中发现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