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十一 一、判断题
1.雷电可引起绝缘击穿,破坏设备造成大面积停电,还可威胁到人的生命,对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2.静电电压可达到很高,有时可达数万伏,但静电能量较小,一般不会使人遭电击死亡,但其引发的火灾等二次事故则易使人死亡。(√)
3.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固体物质粉碎、化纤布料揉搓等都会产生大量静电荷。(√) 4.接地是消除静电的有效方法电。在生过程中应将各设备金属部件电气连接,使其成为等电位体接地。(√)
5.雷电时,应禁止屋外高空检修、试验等作业,若是正在作此类工作,除特殊情外应立即停止作业。(×)
6.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器是防止雷破坏建筑物的主要措施。(×)
7.避雷器可以用来防止雷电侵入高压电气设备,也可以用来保护小型独立的建筑物免遭雷击×
8.保护接零适用于电压0. 23kV/O. 4kV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中。(√)
9.在潮湿、有导电灰尘或金属容器内等特殊的场所,不能使用正常电压供电,应该选用安全电压36V、12V、6V等电源供电。 (×)
10.为了避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误动作,要求其不动作电流不低于额定动作电流的3/4。×)
11.在爆炸危险场地,应将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部分、金属管道以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分别接零或按地,并连成连续整体。(√)
12.焊接较大的焊件时,应先用电烙铁将焊件加温。(√) 13.低压电笔的测量范围为500V以下。(×) 14.电工刀可以用于带电作业。(×)
15.移动电气设备的电源线单相用三芯电缆,三相用四芯电缆。(√)
16.使用Ⅲ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不多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
17.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以及存在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18.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性能与现场使用条件无关。(×) 19.绝缘鞋可作为防护跨步电压的基本安全用具√
20.绝缘安全用具分为基本安全用具及辅助安全用具。(√)
21.临时接地线的连接要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其接地端通常采用绑扎连接,各连接点必须要牢固。(×)
22.临时遮栏设置在可能发生人体接近带电体的巡视通道和检修设备的周围。(×) 23.我国采用的颜色标志的含义基本上与国际安全色标准相同。(√) 24.接地线用绿/黄双色表示。(√) 25.安全色标中黑色表示强制执行。(×)
26.绝缘夹钳的定期试验周期为每6个月一次。×
27.所谓绝缘防护,是指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或隔离起来,借以隔离带电体或不同电位的导体,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28.配电装置的长度超过6m时,屏后应有两个通向本室或其他房间的出口,其距离不宜大于 20m。(×)
29.高压线路和设备的绝缘电阻一般不小于500MΩ。(×)
30.变配电设备应有完善的屏护装置。安装在室外地上的变压器,以及安装在车间或公共场所的变配电装置,均需装设遮栏作为屏护。(√)
31.在对触电者进行急救时,如果有心跳,也有呼吸,但呼吸微弱。此时应让触电者平躺着,解开衣领,在通风良好处,让其自然呼吸慢慢自恢复,不宜对其施加其它急救。(×) 32.人体触电时,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的长短是电击事故严重程度的基本决定因素,当通电电流与通电时间之乘积达到30mA.ls时即可使人致死。(×)
33.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对于35KV以上的电气设备,在没有专用验电器的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用绝缘棒代替验电器来验电。(√)
34.人体触电时,电流流经人体的途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伤害,通过中枢神经会引起人立即昏迷。(×)
35.保护接地、重复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零等,都是为了防止间接触电最基本的安全措施。×)
36.漏电倮护器按检测电流分类。可分为泄流电流型、过电流型和零序电流型等几类。(×)
37.静电电压较低,不会直接置人于死地。(×)
38.雷电的机械效应破坏力强大,可使电力设施毁坏,使巨大的建筑物倒塌,造成电力中断,家毁人亡等。(√)
39.在有可燃气体的环境中,为了防止静电火花引燃爆炸,应采用天然橡胶或者高阻抗的人造橡胶作为地板装修材料。(×)
40.为了保证防雷设施的有效性,防雷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查测定,对lOkV以下者应每3年一次,lOkV以上者应每一年一次。(×)
41.为防止雷电二次放电,在空气中或者地下都必须保持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距离应不小于2-3m。(×)
42.接闪杆可以用镀锌钢管焊成,其长度应在1.5m以上,钢管直径不得小于25mm,管壁厚度不得小于2. 75 mm。(√)
43.据统计数据显示,触电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在专业电工中,低压触电高于高压触电,农村触电事故高于城镇。(×)
44.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它们是电能以电压的方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为了避免电击电伤,个人生活小电器一般都采用较低的安全电压如36V。(×) 45. lOkV架空线路导线与地面最小距离,在不同的区域可有所不同,在居民区最小是7.5米,在非居民区最小是5.5m;(×)
46.保护接地用于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包括低压接地网、配电网和变压器接地配电网及其他不接地的直流配电网中。(×)
47.二氧化碳灭火器带电灭火只适用于600V以下的线路,如果是lOkV或者35KV线路,如要带电灭火只能选择干粉灭火器或高压喷雾水枪。(√)
48.在容易产生静电的高绝缘材料中加入抗静电添加剂之后,能提高材料的体积电阻率或表面电阻率,以加速静电的泄漏,消除静电的危害。(×)
49.为防止跨步电压伤人,防直击雷接地装置距建筑物出人口和人行道边的距离不应小于3m,距电气设备装置要求在5m以上。(√)
50.工作票是准许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书面命令,是执行保证安全技术措施的书面依据,一般有三种格式。(×)
51.跨步触电是人体遭受电击中的一种,其规律是离接地点越近,跨步电压越高,危险性也就越大。(√)
二、填空题
52.干粉灭火器适用于 50 kV以下线路带电灭火。
53.在生产和生活中,静电时时出现,其中,最大的危害是引发爆炸或 引发火灾 54.对于建筑物的防雷击采用接闪带和 接闪网 来进行保护。 55.电工专用的安全牌通常称为 标示牌
56.对于高压电气设备,无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防止接近 57.遮栏高度不低1.7m,底部离地不应超过0.1m。
58.发现触电伤员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用心肺复苏法 就地抢救,以支持呼吸和循环。
59.摆脱电流是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 最大电流
60.倒闸操作应由二人进行,一人唱票与监护,另一人 复诵与操作 措施。 三、选择题
6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lOkV及以上架空线路,严禁跨越火灾和爆炸危险环境,
B.在高压线路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拉开隔离开关,选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灭火。 c.当电气火灾发生时,如果无法切断电源,就只能带电灭火,并选择干粉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尽量少用水基式灭火器。
D-带电灭火时,如选择干粉灭火器灭火,机体、喷嘴距带电体lOkV线路不得小于o.4米。
6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靠梯与地面的夹角应以约700为宜。
B.高压验电器每6个月要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
c.登杆前要对登高板的板子做冲击载荷试验,确认登高板的性能安全后才能使用。 D.当梯子的高度大于6m时,要上、中、下三端绑扎。 6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在抢救触电者脱离电源时,未采取任何绝缘措施,救护人员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或潮湿衣服。
B.旋转电机发生火灾时,禁止使用干粉灭火器和干沙直接灭火。 C.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严禁使用能导电的灭火剂进行带电灭火。 D.为确保安全,户外变电装置的围墙高度一般应不低于3米。
64.雷电的( C )效应可使巨大的建筑物坍塌,造成家毁人亡。 A.冲击 B.电气 C.机械
65.下列过程不易产生静电的是( B )。
A.两丝织物摩擦 B.液体冲刷金属 C.固体研磨粉碎 66.在下列生产工艺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的是( A )。
A.化纤布料干洗 B.固体在溶液中浸泡 C.酸碱中和反应 67.各种变配电装置防止雷电侵入波的主要措施是( B )。 A.采用避雷针 B.采用(阀型)避雷器 C.采用避雷网
68.为防止高压输电线路被雷击中损毁,一般要用( C )。 A.接闪杆 B.避雷器 C.接闪线
69.接地装置是防雷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作用是( B),限制防雷装置的对地电压,使之不至过高
A.削弱雷电能量 B.泄放雷电电流
C.切断雷电电流
70.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额定值等级为( C )。
A.48V,36V,24V,12V,6V B.50V,42V,36V,24V,12V C.42V,36V,24V,12V,6V
71.人体触电时,随着通电时间增长,能量累加,一般认为通电时间与电流的乘积大于( C) mA *ls时就会有生命危险。 A.30 B.40 C.50
72.高压电气发生火灾,在切断电源时,应选择操作( B)来切断电源,再选择灭火器材灭火。
A.隔离开关 B.火灾发生区油断路器 C.隔离开关和火灾发生区油断路器
73.在触电后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场所,应迭用动作电流在( A ) mA的快速型RCD。 A.6 B.15 i C.30
74.人遭到电击时,由于人体触电的部位不同,其电流经过人体的路径也不同,其中电流流过( B )危害最大。
A.头部 B.心脏 C.中枢神经
75.当人体发生触电时,通过人体电流越大就越危险,通常将( B )电流作为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电流界限。 A.感知 B.摆脱 C.室颤
76.电工刀剖削导线绝缘层时,防止刮伤导线,刀面与导线的锐角应是( A)。 A.较小的 B.较大的 C.任意的
77.钢丝钳带电剪切导线时,不得同时剪切( A)的两根线,以免发生短路事故。 A.不同电位 B.不同颜色 C.不同大小
78.用电烙铁焊接时,但焊头因氧化而不吃锡时,不可( C)。 A.用焊剂 B.停止 C.硬烧
79.由于手持式电工工具在使用时是移动的,其电源线易受到拖拉、磨损而碰壳或脱落导致设备金属外壳带电,导致( A )。
A.触电事故 B.断电事故 C.短路事故
80.在使用( A )工具时,必须采用其他附加安全保护措施,如漏电保护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
A.I类 B.Ⅱ类 C.Ⅲ类
81.( A )移动式电气设备在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在内部有接地端子,自设备内引出带有保护插头的电源线。
A.I类 B.Ⅱ类 C.Ⅲ类
82.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线应采用( C )类型软电缆。 A.塑胶绝缘 B.带有屏蔽层 C.橡皮绝缘
83.Ⅱ类移动式电气设备和Ⅲ类移动式电气设备修理后( B)原设计确定的安全技术标准。
A.可以降低 B.不得降低 C.可以稍微降低
84.电气工程的安全用具分为两大类:即绝缘安全用具和(B )安全用具。 A.特殊 B.-般防护 C.非绝缘
85.基本安全用具包括绝缘棒(拉杆)及( A)。 A.绝缘夹钳 B.绝缘隔板 C.绝缘垫
86.携带型接地线是将欲检修的设备或线路作临时性的( B)的一种安全用具,所以,也称之为临时接地线。
A.接零保护 B.短路接地 C.接地保护
87.挂接地线的作用是防止发生意外的突然来电及(A)。 A.防止邻近高压线路的感应电 B.防止误操作导致反送电 C.安全警告
88.安全标志是提示人们识别、警惕( A )因素,对防止人们偶然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触电具有重要作用。 A.危险 B.安全 C.危害 89.安全标志要求标准统一或( B),以便于管理 A.符合标准 B.符合习惯 C.符合行规
90.对予用电设备的电气部分,按设备的具体情况常备有电气箱、控制柜,或装于设备的壁龛内作为( C )。
A.防护装置 B.接地保护 C.屏护装置
91.绝缘物在强电等因素作用下,完全失去绝缘性能的现象称为( C )。 A.绝缘老化 B.绝缘破坏 C.绝缘的击穿 92.梯子分为人字梯和( A)。
A.靠梯 B.挂梯 C.拉伸梯
93.脚扣是登杆用的专用工具,其主要部分用( A )材料制成。 A.钢材 B.绝缘材料 C.木材
94.脚扣使用时,将脚掌穿入脚扣的皮带与脚扣踏板之间,再在皮带扣的扣压两侧接上一段适当长度的橡胶带,将橡胶带扣在( A )。 A.脚后跟 B.脚掌 C.小腿
95.( B)用具是登高作业时必须必备的保护用具 A.登高板 B.安全带 C.脚扣
96.根据对触电事故发生统计分析,触电事故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每年( B )季较为易发集中。
A.一;二 B.二;三 C.三:四
97.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人体电阻还会随电压升高而(A)。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98.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具有像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这样的附加安全措施。这样的设备属于( B )设备。 A.I类 B.Ⅱ类 C.Ⅲ类
99.保护接零系统按照中性线和保护线的组合情况有三种形式,包括( A)系统。 A.TN-C、TN-C-S和TN-S B.TN-S、TN-S-C和TN-C C.TN-C和‘IvI'
100.燃烧与( B )爆炸原理相同。 A.物理 B.化学 C.核
101.电火花和电弧是引起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因为电火花的温度较高,可达( B),易燃物容易被点燃。
A. lOOOC~2000.C B.3000.C~6000.C C.500℃~800c;C
102.气火灾时,在火灾区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切断电源正确的方法是( C)。 A.可直用接手操作断路器
B.先拉隔离开关,有明显断电后再拉断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