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技术习题集(2)

2025-11-22

16.流经缝隙的流量随缝隙值的增加而成倍增加。 ( ) 17.通流截面小的地方,压力高,因而易产生气穴现象。( )

18.液压系统工作时,液压阀突然关闭或运动部件突然制动,常会引起液压冲击。( )

19.流体在管道中作稳定流动时,同一时间内流过管道每一截面的质量相等。 ( )

6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一.填空题

1.泵的额定压力的含义是 。 2.容积式液压泵是以其 来实现吸、压油的,系统工作时,油箱必须 。

3.容积泵是靠其 进行吸压油的,且必要条件是油箱必须 。而泵正常工作时,是希望吸油腔真空度越 越好,以免出现空穴现象。

4.容积泵的配流方式有三种;(1) 配流;(2) 配流;(3) 配流。

5.在液压马达为执行元件的液压系统中,若马达VM、η

Mv

、ηMm,进油压力P1,流量

q,出油压力P2,则马达输出轴转速 ,输出转矩 。 6.液压泵的排量是指 。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 7.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与 的平方成正比,与 的一次方成正比。因

此,在齿轮节圆直径一定时,增 ,减少 可以增大泵的排量。 8.CB-B型泵,工作油腔大的是 口,而工作油腔小的是 油口,目的是为了解决 问题。

9.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 间隙和 间隙,此外还存在

间隙,其中 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10.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 ,使闭死容积由

大变少时与 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 腔相通。 11.限制齿轮泵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是 和 。 12.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 、两段 及四段

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 段。 13.变量叶片泵是 作用、 式叶片泵。

14.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过程中,其输出流量是随着系统的 而自行调整的,但其最大输出流量是通过调节 螺钉,以改变 大小来实现的。

7

15.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即改变调压弹簧的压缩量),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 的大小,此时其特性曲线BC段将会 平移;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 , 此时其特性曲线AB段将会 平移;而改变调压弹簧的刚度,则会改变 。

16.根据结构分析可知:双作用叶片泵在吸油区叶片根底部与 油相通,压油区叶片根底部通入 油;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倾角与转子旋转方向 ,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倾角与转子旋转方向 。泵的工作压力是由 决定的。

17.双联叶片泵输出的流量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例如,在轻载快速时,用 泵,在重载慢速时,用 泵供油,而 卸荷,以减少能量损耗。

18.直轴斜盘式轴向柱塞泵,若改变 ,就能改变泵的排量,若改变 ,就能改变泵的吸压油方向,因此它是一种双向变量泵。 19.对于直轴式轴向柱塞泵可利用 来改变流量,对于单作用叶片泵则可利用 来改变流量。

20.在CY型轴向柱塞泵结构中,采用“钢套”和“大轴承”是为了解决 倾斜的角度而产生的 ,这样,可避免 出现偏磨现象。 21.常用的轴向柱塞泵是采用多柱塞的,一般柱塞数都选用 数,这是因为 。

22.叶片泵一般采用 配流,径向柱塞泵一般采用 配流,轴向柱塞泵一般采用 配流。

23.变量泵是指 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 、 。其中 和 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

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 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24.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

与 、 与 、 与 。 二.判断题

1.泵、马达的理论扭矩与其排量成正比,而与供油压力无关。( ) 2.水泵与一般液压泵大致相同,可互用。( )

8

3.液压马达输出扭矩与供给其液体的压力和排量成正比关系。( )

4.容积泵正常工作时,应尽可能地提高其容积效率,于是采取减小径向、轴向间隙的办法,总效率就提高了。( )

5.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是随压力降低而增大的。( )

6.在液压泵所允许的转速范围内,提高液压泵的转速可以提高其容积效率。( ) 7.流量可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

8.定量泵是指输出流量不随泵的输出压力改变的泵。( )

9.当液压泵的进、出口压力差为零时,泵输出的流量即为理论流量。( ) 10.液压泵在额定压力下的流量就是泵的最大流量。( )

11.工作时,液压泵、液压马达均可正反转而不影响其工作性能。( ) 12.液压马达与液压泵从能量转换观点上看是互逆的,因此所有的液压泵均可以用来做马达使用。 ( )

13.因存在泄漏,因此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大于其理论流量,而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其理论流量。 ( )

14.液压泵的容积效率与液压泵的泄漏量有关,而与液压泵的转速无关。( )

15.尽量减小齿轮泵的径向、轴向间隙,这样容积效率增大了,总效率也就更大了。 ( )

16.齿轮泵多采用变位齿轮是为了减小齿轮重合度,消除困油现象。 ( ) 17.齿轮马达在结构上为了适应正反转要求,进出油口相等,具有对称性。( ) 18.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往往用于负载、速度变化频繁的系统中。( ) 19.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是单作用卸荷式容积泵。 20.双作用叶片泵是阀配流卸荷式泵。( )

21.单作用叶片泵转子旋转一圈,吸、压油各一次。( )

22.双作用叶片泵困油现象是以开“三角眉毛槽”来解决的。 ( )

23.双作用叶片泵因两个吸油窗口、两个压油窗口是对称布置,因此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轴承承受径向力小、寿命长。( )

24.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叶片槽根部全部通压力油是为了保证叶片紧贴定子内环。 ( )

25.对于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当泵的压力达到最大时,泵的输出流量为零。( )

( )

9

26.CY14—1型轴向柱塞泵仅前端由轴承直接支承,另一端则通过缸体外大型滚珠轴承支承。( )

27.配流轴式径向柱塞泵的排量q与定子相对转子的偏心成正比,改变偏心即可改变排量。 ( )

28.为限制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柱塞所受的液压侧向力不致过大,斜盘的最大倾角α

max

一般小于18°~20°。 ( )

29.液压泵产生困油现象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是:存在闭死容积且容积大小发生变化。 ( ) 四.分析题

1.图示齿轮泵、齿轮马达的旋转方向,分别确定:(1)泵(1—1)的进油口是: ,(2)马达(1—2图)的高压油口是: 。

2.如图叶片泵,根据旋转方向,确定:(1)泵的进油腔是 ,(2)泵的出油腔是 。

10


液压与气动技术习题集(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印发《吉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