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试题库

2025-11-04

化工工艺试题库 (一页开卷)

一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择(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属于单元操作的是:

A. NaHCO3煅烧 B. 常减压蒸馏生产燃料油品 C. 钛铁矿与硫酸生成硫酸氧钛 D. NH3与CO2生成脲素 2. 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处理(简称1)、产品精制(简称2)步骤应主要为:

A. 1为单元操作、2为单元过程 B. 2为单元操作、1为单元过程 C. 两者均为单元操作 D. 两者均为单元过程 3.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属于单元过程的是:

A. NaHCO3煅烧成纯碱 B. 将电解法生成的NaOH溶液浓缩 C. 电渗析法将海水淡化 D. 常减压蒸馏生产燃料油品 4.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属于单元过程的是:

A. 深冷分离法分离出乙烯、丙烯等 B. 将电解法生成的NaOH溶液浓缩 C. 电渗析法将海水淡化 D. 己二胺与己二酸缩合成尼龙66 5. 化学工业中,设备投资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 原料处理设备 B. 化学反应设备 C. 检测设备 D. 产品提纯设备 6. 对大多数化工生产,成本最大的是:

A. 人员工资 B. 贷款费用 C. 原料费用 D. 设备投资 7. 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

A. O2+H2 B. O2+Cl2 C. CO+H2 D. N2+O2

8. 部分氧化法制合成气,所使用的原料是:

A. 焦炭+水蒸汽 B. 重油+富氧空气+水蒸汽

C. 石脑油+水蒸汽 D. 天然气+水蒸汽 9. 蒸汽转化制合成气,所使用的原料是:

A. 焦炭+水蒸汽 B. 重油+富氧空气+水蒸汽

C. 石脑油+富氧空气 D. 天然气+水蒸汽 10. 为了脱去合成气中极少的残硫,最合适的脱硫法是:

A. ZnO法 B. H2O吸收法 C. 2,6-蒽醌磺酸钠法 D. 深冷分离法 11. 为除去脱碳、一氧化碳变换后的合成气中存在的少量的CO+CO2,使其总量≤10μg·g-1,

可使用的吸收剂是:

A. 热K2CO3溶液 B. 铜盐氨溶液 C. 氨溶液 D. ADA溶液 12. 为除去脱碳、一氧化碳变换后的合成气中存在的少量的CO+CO2,使其总量≤10μg·g-1,

可使用的吸收剂是:

A. 热K2CO3溶液 B. 液氮 C. 氨溶液 D. ADA溶液 13. 为了脱去合成气的硫,既有较好的效果,又能较易再生使用的脱硫法是:

A. ZnO法 B. H2O吸收法 C. 2,6-蒽醌磺酸钠法 D. 深冷分离法 14. 合成气净化过裎中的〝脱碳〞是指:

A. 去除碳粒 B. 去除CO C. 去除CO2 D. 去除所有碳化物 15. 为除去脱碳、一氧化碳变换后的合成气中存在的少量的CO+CO2,使其总量≤10μg·g-1,

可使用的新技术是:

A. 甲烷化法 B. ZnO法 C. 氨溶液洗涤法 D. ADA溶液吸收法 16. 为除去合成气中大量的CO2,可使用的技术是:

A. 甲烷化法 B. ZnO法 C. 氨溶液洗涤法 D. 热K2CO3溶液吸收法

1

17. 用铜氨液吸收法主要可除去合成气中的有害物质是:

A. N2 B. CH4+CO2 C. SO2+H2S D. CO 18. 合成气脱硫可以在合成气生成以后再进行的合成气工艺是:

A. 蒸汽转化法 B. 煤气化法 C. 部分氧化法 D. 三种工艺均可以 19. 合成气脱硫法中,脱硫能力最强的方法是:

A. ZnO法 B. 碳酸丙烯酯吸收法 C. 2,6-蒽醌磺酸钠法 D. 乙醇胺吸收法 20. 合成气脱碳法中,脱碳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A. 乙醇胺吸收法 B. 聚乙二醇二甲醚吸收法 C. 环丁砜-乙醇胺吸收法 D. 热碳酸钾吸收法 21. 下列脱碳方法中,不能脱除极少量碳的方法是:

A. 热碳酸钾吸收法 B. 铜氨吸收法 C. 液氮洗涤法 D. 甲烷化法 22. H2与N2合成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温度越高,转化率越低 B. H2的含量越高,转化率越高

C. 压力越大,转化率越大 D. 惰性气体含量越高,转化率越低 23. 氨合成塔的设计的原理是:

A. 套筒设计,里层耐高温,外层耐高压 B. 单筒设计,筒壁须耐高压

C. 套筒设计,里层耐高压,外层耐高温 D. 单筒设计,筒壁须耐高压、高温 24. H2与N2合成氨,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温度越高,转化率越高 B. H2的含量越高,转化率越高

C. 压力越大,转化率越大 D. 惰性气作含量越高,转化率越高 25. H2与N2合成氨,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温度越低,转化率越高 B. N2的含量越高,转化率越高

C. 压力越大,转化率越小 D. 惰性气作含量越高,转化率越高 26. N2与H2合成氨所使用的催化剂是:

A. Fe3O4 B. PdCl2-CuCl2 C. Ag2O D. 五氧化二钒 27. 下列各有害物质中,可使合成氨催化剂永久性中毒的是:

A. SO2 B. O2 C. H2O D. CO2 28. 下列各有害物质中,可使合成氨催化剂暂时性中毒的是:

A. SO2 B. CO2 C. PH3 D. AsH3

29. 下列各有害物质中,可使合成氨催化剂暂时性中毒的是:

A. 磷化氢 B. H2O C. 噻吩 D. AsH3 30. H2与N2合成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高 B. H2的含量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高 C. 压力越低,平衡氨的含量越低 D. 氩气含量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高 31. 在合成氨的反应塔冷却工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间接冷却法可改变塔内反应物的组成 B. 直接冷却法可提高合成氨的产量 C. 直接冷却法可提高合成氨的产率 D. 间接冷却法可提高合成氨的产率

32. 在合成氨的反应塔冷却工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量>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量 B. 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量<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量 C. 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率>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率 D. 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率<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率

2

33. H2与N2合成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低

B. 平衡氨的含量随H2的含量升高先升高,后下降 C. 压力越低,平衡氨的含量越大 D. 氩气含量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高

34. 在合成氨的反应塔冷却工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直接冷却法改变了塔内反应物的组成 B. 直接冷却法可提高合成氨的产率

C. 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率>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率 D. 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量>直接冷却法的合成氨产量 35. 在合成氨中,空(间)速(度)与其结果正确的是: A. 空速越大,合成塔中的氨气浓度越大

B. 空速越大,氨的生产强度越大。所以,为了提高产量,采用较大的空速 C. 空速越小,氨的转化率越高。所以,为了提高产量,空速越小越好 D. 空速越小,反应物H2和N2与催化剂接触时间越短 36. H2与N2合成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高

B. 平衡氨的含量随H2的含量下降先升高,后下降 C. 压力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低 D. 氩气含量越高,平衡氨的含量越高 37. 化肥氮肥中,氮含量最高的是:

A. 氯化铵 B. 碳酸氢铵 C. 尿素 D. 磷铵 38. 关于尿素合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O与NH3在气相中反应,所以应在高温下反应 B. CO2与NH3在气相中反应,所以应在高温下反应

C. 甲铵高温下易分解,反应在液相中进行,所以应在高压低温下反应

D. 反应在液相中进行,温度应低于甲铵分解温度,压力应高于甲铵饱和蒸汽压 39. 关于尿素合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O2与NH3一步反应,直接生成尿素

B. CO2与NH3进行二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甲酸铵,是吸热反应 C. CO2与NH3进行二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胺基甲酸铵,是放热反应 D. CO2与NH3进行的第二步反应,甲酸铵分解成尿素,是吸热反应 40. 关于尿素合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O2与NH3进行二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甲酸铵,是吸热反应 B. CO2与NH3进行二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甲酸铵,是放热反应

C. CO2与NH3进行的第二步反应,胺基甲酸铵失水,分解成尿素,是放热反应 D. CO2与NH3进行的第二步反应,胺基甲酸铵失水,分解成尿素,是吸热反应 41. 为了获得较高的尿素转化率,实际生产中采取的措施是:

A. 大幅提高温度 B. CO2过量 C. NH3过量 D. 加入水蒸汽 42. 生产化肥〝磷铵〞的主要原料是:

A. 氟磷灰石、硫酸、氨 B. 磷酸铵镁、盐酸 C. 氟磷灰石、盐酸、氯化铵 D. 磷酸氢二钠、氨 43. 制造化肥〝普钙〞的主要原料是:

A. CaCO3+H3PO4 B. Ca5F(PO4)3+H2SO4 C. CaF2+ H3PO4 D. CaSO4+ H3PO4

3

44. 生产化肥〝普钙〞的主要原料是:

A. 氟磷灰石、盐酸 B. 磷酸铵钙、盐酸 C. 氟磷灰石、硫酸 D. 磷酸氢二钠、CaCl2 44. 制造化肥〝普钙〞的主要原料是:

A. CaCO3+H3PO4 B. Ca5F(PO4)3+H2SO4 C. CaF2+ H3PO4 D. CaSO4+ H3PO4

45. 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成熟的磷酸生产工艺是:

A. 二水物流程 B. 一水物流程 C. 半水物流程 D. 无水物流程 46. 利用NaCl与KCl的某个物性的不同,可用重液分离法生产钾肥,这个物性是:

A. 密度 B. 颗粒粒径 C. 浸润性 D. 粘度 47. 化肥〝磷铵〞的主要成分是:

A. 磷酸三铵+氨 B. 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 C. 磷酸二氢铵+磷酸氢钙 D. 磷酸氢二铵+过磷酸钙 48. 化肥〝普钙〞的主要成分是:

A. Ca(H2PO4)2 B. CaHPO4 C. Ca(PO3)n D. Ca3(PO4)2 49. 生产化肥〝普钙〞的主原料是:

A. Na3PO4 B. Ca5F(PO4)3 C. CaHPO4 D. CaF2 50. 生产化肥尿素的主要原料是:

A. 氟磷灰石与氨 B. 碳酸钠与氨 C. 氯化铵与碳酸氢铵 D. 二氧化碳与氨 51. 生产化肥尿素的主要原料是:

A. 甲酸铵 B. 胺基甲酸与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与氨 D. 一氧化碳与氨 52. 浮选法选矿要使用捕获剂,下列物质中可能作捕获剂的是:

A. 甲基丙烯酸 B. NaCl C. 苯磺酸钠 D.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3. 下列产品属于表面活性剂的是:

A. 己内酰胺 B. 对氨基苯磺酸钠

C. 磺基水杨酸 D.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54. 下列产品不属于表面活性剂的是:

A.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B. 十二烷基硫酸钠 C. 正十四胺 D. 己内酰胺 55.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类型是:

A. 阳离子型 B. 阴离子型 C. 非离子型 D. 阴阳离子两性型 56.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类型是:

A. 阳离子型 B. 阴离子型 C. 非离子型 D. 阴阳离子两性型 57. 浮选法选矿要使用捕获剂,下列物质中可能作捕获剂的是:

A. 盐酸十八胺 B. NaCl C. 苯磺酸钠 D. 甲基丙烯酸 58. 可用于浮选法选矿的物性的是:

A. 密度 B. 颗粒粒径 C. 浸润性 D. 粘度 59. 硫铁矿焙烧生成SO2,所用焙烧装置是:

A. 高温马福炉 B. 卧式回转炉 C. 提升管反应器 D. 沸腾炉 60. 工业上生产SO2主要使用的原料是:

A. Na2SO3 B. FeS C. FeS2 D. Na2SO4

61. 工业上合成硫酸需制造SO2,制造SO2主要使用的原料是:

A. 硫化亚铁 B. 亚硫酸钠 C. 硫铁矿 D. 芒硝 62. 吸收SO3生产H2SO4,工业上所用的吸收剂是:

A. H2O B. 稀硫酸 C. 冰水 D. 98.3%的浓硫酸

4

63. 吸收SO3生产H2SO4,工业上所用的吸收剂是:

A. 纯水 B. 发烟硫酸 C. 冰水 D. 98.3%的浓硫酸 64. 吸收剂吸收SO3生产H2SO4,不采用水做吸收剂,这是因为:

A. 易产生酸雾 B. 吸收太慢 C. 吸收太快 D. 需要加热 65. 接触法生产硫酸,SO2转化为SO3的催化剂是:

A. Ag2O B. PdCl2-CuCl2 C. NiO D. 五氧化二钒

66. 硫铁矿首先被氧气氧化成FeS,FeS氧化成SO2是一个扩散控制过程,下列措施对FeS氧

化成SO2的速度影响最有效的是:

A. 提高反应温度 B. 降低矿石粒度 C. 降低反应温度 D. 增大矿石粒度 67. FeS2焙烧后的炉气需净化,净化时不可能用到的设备是:

A. 精馏塔 B. 文丘里管 C. 泡沫塔 D. 旋风分离器 68. 工业上生产以下列原料生产SO2,不需要进行炉气净化的是:

A. 冶炼铜矿的烟气 B. 硫磺 C. 硫铁矿 D. 都需要净化 69. 下列选项中,由硫铁矿生产SO2,需净化炉气,不是SO2炉气净化目的是:

A. 脱除炉气中的砷 B. 除尘 C. 除去三氧化硫 D. 降温 70. SO2炉气需要净化,与其无关的设备是:

A. 沸腾炉 B. 文氏管 C. 泡沫塔 D. 静电除雾器 71. 联合制碱法制纯碱的主要原料是:

A. NaCl、NH3、CO2 B. NaCl、石灰石 C. NaOH、CO2 D. NH3、CO2

72. 氨碱制碱法制纯碱的主要原料是:

A. NaCl、NH3 B. NaCl、石灰石 C. NaOH、石灰石 D. NH3、CO2 73. 工业上生产纯碱过滤时,所用过滤装置大多数采用:

A. 回转真空过滤机 B. 离心分离机 C. 板框式压滤机 D. 常压过滤机 74. 侯德榜法(联碱法)制纯碱,其副产物是:

A. 碳酸氢钙 B. 碳酸氢氨 C. 氯化铵 D. 氯化钙 75. 联合制碱法生产的产品是:

A. NaCl和NaOH B. Na2CO3和CaCl2 C. Na2CO3和NH4Cl D. NaHCO3和NH4Cl 76. 氨碱制碱法生产的主要产物是:

A. NaCl和NaOH B. Na2CO3和CaCl2 C. Na2CO3和NH4Cl D. NaHCO3和NH4Cl 77. 制碱工艺中,氨液Ⅱ吸收CO2产生NaHCO3,所使用的设备是:

A. 煅烧炉 B. 提升管反应器 C. 沸腾炉 D. 碳酸化塔 78. 制碱工艺中,将NaHCO3转变为Na2CO3所使用的设备是:

A. 煅烧炉 B. 管式炉 C. 沸腾炉 D. 碳酸化塔 7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4Cl水中溶解度 = NaCl溶液中溶解度

B. NH4Cl水中溶解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 C. NH4Cl水中溶解度

A. NH4Cl水中溶解度 = NaCl溶液中溶解度

B. NH4Cl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C. NH4Cl水中溶解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 D. NaCl在NH4Cl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5


化工工艺试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13秋最新法律文书作业答案4.wy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