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善于科际合作,防止无谓的教学重复。
本册教材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这两个主题具有很强的通融性,美术课、音乐课、环境教育课、品德与生活课、科学课甚至数学课都有可能涉及,学校自主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为了防止学科教学的无为重复,减少教学浪费,同时也为了促使各学科教学形成合力,我们应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例如学期起始阶段学科间教师共同备课,确定是否有同主题教学内容,然后适当调节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确立各自教学侧重点,同时切入,联合突破。
③优化学习心境,让学生学有所乐。
我发现很多老师所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有成人化、科学化的倾向,仿佛每一次活动一定要撰写逻辑严密的“研究报告”,每一次研究活动都要经历“开题──实施──结题”的科学流程。即使没有这样的高要求,但每一次活动要交一个总结,每一次活动要交一份作业是少不了的,有些“负责”的老师还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活动方案表、活动过程监督表、活动总结表让学生填写,以致于学生像《从现在开始》中的小动物一样叫苦连天。
其实,长期被文本理性化的学生,内心渴望荡漾儿童情趣的感性化的活动,因此我们应该摒弃流行的成人化的严密设计,多安排一些参观、采访、实验、制作、展示、辩论、表演、调查、歌舞、绘画、摄影、录音、策划、构想等学生喜欢的活动,力图优化学习的心境,增强学习的“休闲性”。例如在“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这个综合性活动中,我们就可以安排“和爸爸一起做航模、今天我当家、为妈妈洗洗脚、拍一张全家福、亲手为爸爸妈妈做一张贺卡”等感性化的活动(教材也通过展示台如此建议),学生在休闲中学习,在学习中休闲。
④指向群体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合作,它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具体实践中,就是把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变成齐心协力、目标一致的团体经历。这种团体经历无疑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领略到来自团体的温馨──接受对方的帮助与帮助对方;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意识到各种文化观念的存在,领略到他人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促进自身的认知重构与完善。当“学习小组”、“团队”成立以后,我们老师要对学生的合作有所要求:
学会接受科学、合理的分工,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合作组内,任何个人都不要企图包办所有工作和学习任务,也不要企图回避,什么事都不想做。例如为了圆满完成 “观察家乡河流的污染情况”这项活动,合作组中的组员,有的取样、有的借实验器材、有的实验、有的观察、有的记录、有的监督、有的汇报,人人各司其职。
不断调整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定位。个人在合作组中,有时要作“组织者”“策划者”,而有时要作“协作者”“表扬者”“解释者”“提问者”“监督者”“检查者”等等,个人在不同的合作学习中要善于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艺术地在群体中表述自己的观点。在多种观点并存,争论激烈的群体中,善于掌握时机,有技巧地表明观点,引人注意,又不失对他人的尊重。
主动协助他人。突出综合性学习的互助性和共生性。 …… ……
老师应该对综合性学习进行统筹规划,并对具体活动进行建议性设计。但我们尊重随着活动的展开,学生在教育情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新目标、新问题、新价值观以及新设计,师生共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
⑵抓好过程,突出学生的经历
教师平时所关注的是学生最后呈现的静态的文字成果,成果形成以前的活动过程不在老师的有效视野内。因此,综合性学习关键在于让学生领悟到:活动的成果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在得出成果前的一切设想、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方法等等,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获取知识的艰难历程。
①要重视对综合性学习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单纯地观察结果,无法了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分工与进度安排是否合理,每个成员是否都积极参与,合作是否愉快,材料来源是否规范。本册教材的两个综合性学习活动都安排了中期交流,但限于篇幅,也因为教材是直接呈现给学生的,因此提示语言侧重于让学生交流活动成果。然而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交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各种偶然性事件,把整个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对“过程”进行评价。另外,教师也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尝试通过一些新的方式,例如档案袋管理来“监控”综合性学习过程。
②要重视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多种体验与收获。
本册教材的“爱护周围环境”这一单元的“习作”结合综合性学习作了如下建议:你可以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一篇短文;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也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第一条建议关注的是学生的活动成果,第二条建议侧重于拓展学生思维,而第三条建议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却也提醒我们要重视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多种体验与收获。
因此,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应该提倡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演一演“学习体会”“学习心得”,记录自己活动中表现出的专心致志、兴趣盎然,思维的活跃、想像的驰骋、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以及发现新知产生创意时的惊喜等等。
③要重视促进综合性学习过程的多元化。
学生不是同质化的原材料,而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认知方式、不同兴趣爱好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人”。因此综合性学习要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甚至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个性均得到合适的发展。综合性学习要凸现选择性,重视促进综合性学习过程的多元化:
综合性学习应该根据主题分解学习单元。例如“爱护周围环境”这一单元中的综合性学习,调查、了解家乡的环境污染现状和保护情况是总的活动取向,但是我们教师决不能简单地把涵盖量如此大的、综合程度如此高的活动主题直接推倒每一个学习小组前,这对年仅10岁的学生来说,是不能承受之重。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这一大主题进行分解:家乡的水污染情况;家乡的空气污染情况;社区的绿化;学校的环保宣传小队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然后在宏观调控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
综合性学习应提供多种学习策略、风格、方法、学习技术供学生选择。例如有的学习小组选择调查家乡的树木,可能我们建议学生“到网络探树”以增加研究的宽度,拓宽了学生的研究视野;我们建议学生“请专家谈树”以增加研究的深度,让专业的成果启发学生的研究视角;我们还建议学生“去实地探树”,让学生在理性探求的基础上丰富感性体验,使研究更立体。再以“去实地探树”为例,我们同意三五成群同行,也允许父母陪同协助。
综合性学习应允许甚至鼓励学生用多样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综合性学习,在活动的开始阶段,教师就应该通过认同、激励等方式,告诉学生可以通过作文、图表、模型、广告产品、诗歌、表演、绘画、歌唱等方式来汇报自己的活动成果。 因此,本册教材一谈到活动成果汇报就强调“用各种方式”。但是我们所谈的毕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她前面有一个重要的前缀“语文”,因此,我们应该民主、平等地建议学生多采用一些富有“语文味道”的汇报方式,例如在“爱护周围环境”这一单元中的“展示台”中所列举得“保护环境建议书”、“保护绿色家园手抄报”、“保护环境标语牌”等等。既让学生
选择又有所指向。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