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行业状况调查报告(2)

2025-05-12

普洱茶行业状况调查报告

目前,普洱茶销售市场发展最快的是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尤其以广东、台湾、香港最大。以亚洲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为例,1998年以前,华南茶叶市场内专门经营普洱茶的店铺不过20家,仅占当年茶叶总店铺的3%以下;1999年则上升到100多家:到2005年,有300多家店铺专门经营普洱茶的,占其总店铺的2既以上,而且在华南茶叶市场内的1500多家商铺中,几乎每家都有普洱茶出售;在内陆省份普洱茶发展势头亦良好,以北方地区为例,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茶市,以往一提起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花茶,而现在,这个比重己下降到不足6既,普洱茶、绿茶、乌龙茶等迅速成为北方地区的消费新宠,增长势头迅猛,尤其是普洱茶,近几年的增长速度一直超过20%。

据来自普洱茶主要生产区西双版纳、思茅和临沧等地的消息,2005年的茶叶收购价格同比上涨了3倍,据悉,广东等地的茶叶商贩突然大范围到云南茶叶主产区大量收购茶叶,是当地茶叶价格猛涨的主要原因。晒青茶是普洱茶的加工原料,常年一级晒青茶每公斤15元左右,2005年最高卖到45元,二级晒青茶从原来的每公斤10元至12元提到30元左右;普洱茶原料产地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乔木毛青春茶,最好品质的卖到了每公斤300元左右。 4、普洱茶生产和消费状况

过去的普洱茶,是指以“六大茶山”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由青毛茶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方茶、普洱沱茶、七子饼茶、藏销紧压茶、圆茶、竹筒茶、拼装散茶等。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和其他茶类的生产不同,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握堆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茶味浓峻、锐烈而欠陈香,口感并不理想。毛青的后续加工方式不同,普洱茶加工成为“熟茶”和“生茶”。经过堆闷加快发酵的,就成为“熟茶”.再经过一段时间贮放,待其充分发酵后,便可饮用。而毛青不经过堆闷发酵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熟则叫“生茶”。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通常来讲,“生茶”品质更好,价值更高.普洱茶的加工与黑茶有本质的区别。黑茶加工的初级原料是中小叶茶种,且鲜叶至成品是连续完成的。普洱茶则不同,其原料是用大叶种加工的晒青绿茶,并经过潮水握堆及微生物自然接种。上品普洱茶多指‘性茶”。完全熟后的“生茶”,其陈香益发诱人,汤色益发清亮透彻,口感益发滑润。这也是普洱茶“做新茶卖

5

普洱茶行业状况调查报告

旧茶”的主要原因。除了加工,不同的冲泡方式,也会令同样的普洱茶带有不同的味道和香气。在云南,不同民族的饮茶方式差异很大,可谓五花八门,如哈尼族的土锅茶、彝族的火罐茶、傣族的烤竹筒茶,等等,中华民族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普洱茶更值得讲究。现代普洱茶的茶艺体现在行礼、备具、涤具温壶、鉴茶、投茶、润茶、养壶、冲茶、温壶、分茶、敬茶、品茶等环节。而品饮时,也有 讲究,这就是茶初次入口,要稍停片刻细细感受其纯度;到了第二口,要滚动舌尖,体会茶汤的润滑和甘醇;而第三口,则可领略普洱茶的顺柔和陈韵。近十年来,普洱茶在香港、台湾、韩国、东南亚逐渐普及,欧美也有了一定的市场。不管是追求文化,还是追捧功效,普洱茶成了时尚之风,大陆沿海和云南开始跟进,普洱茶成了茶品中的新宠。 5、普洱茶产能的变化趋势

据有关资料显示,普洱茶在列为朝廷贡品期间,每年上贡的茶叶多达6.5万斤。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普洱茶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产能达到1万吨左右,其中出口 1600多吨,销往藏区1500多吨。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的普洱茶和其他茶叶一样,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停顿期,全省产茶能力在1.6万吨左右徘徊。到了七十年代中期,云南和广东开始实行普洱茶“握堆”发酵工艺,产能大增,但由于种植能力的限制和市场的计划经济特征,普洱茶的产能没有突破1万吨。而在同一时期,绿茶、红茶有了长足的进步.到了九十年代,茶叶市场愈发活跃,产能大幅提高,到世纪末,全省已产茶8万余吨,茶叶出现积压,相反普洱茶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时期。据估计,这时的普洱茶产能约3万吨左右。虽然近十年来销往港台和沿海的数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尤其近三五年来年平均涨幅高达3侃以上,由于一方面出口南亚的数量急速下降,加上福建、江浙的茶叶大量进入我国牧区,削减了普洱茶在这些地区的销量,加上多年积压的库存,普洱茶的总产量虽然一直稳定在五六万吨左右,产值15亿元人民币,基本能满足市场需要。近三五年来,随着普洱茶流行升温,种植面积开始扩大,良种改造的速度也在加快。据统计仅思茅、版纳、临沧三地每年的增加面积已达10万亩以上。但由于普洱茶有一个生长期,对产能的贡献目前还不明显。据专家预测,从明后年开始,普洱茶的产能将在较长时间内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但由于受生产技术长期落后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个幅度不会超过2既。综上所述,可以预见从明后年

6

普洱茶行业状况调查报告

开始,普洱茶原料供应将长期趋紧。此外,制作高档普洱茶一般需要野生茶,而野生茶树资源有限,且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不会有大的增长,这部分资源将快速升值。

6、普洱茶在饮用消费中的变化趋势

“茶饮普洱”成为时尚,就其原因有三,其一是人们口味求新,其二是保健意识增强,其三是饮普洱茶更具文化品位。从上世纪80年代到世纪末,酷爱饮茶的珠三角人,从趋向饮红茶逐渐转向饮绿茶、乌龙茶。普洱茶受到追捧,是近年来的事了。人们发现,普洱茶滋味醉润、陈味显著、香气纯正,特点鲜明,符合新口味的需要。华人多有饮茶保健的传统意识,港台和沿海先富裕以后,更加追求保健、减肥,普洱茶正顺应了这一潮流。其降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等功效,’令害怕得现代病的人们趋之若鹜。熟悉普洱茶的人都知道,和其他茶相比,普洱茶更讲究茶艺,茶具要考究,水温要高,洗茶、炯泡更是多有讲究,而人们对普洱茶“一泡漱口,二泡润喉,三泡四泡滑嗓,五六泡发微汗,七八九泡做神仙”的感受,以及多人同品一壶茶的氛围,没有其他茶可比。当然,在消费广义概念上,普洱茶被视为“有生命的古董”,三五好友相聚一处,品位、品评所藏之物,物质享受之外多了精神上的满足。也正因此,目前在昆明,包括政府官员、企业精英、社会名流,各界都在津津乐道“品饮”和“收藏”普洱茶。 7、普洱茶在收藏和作为礼品时的价值

普洱茶收藏风气盛行,得益于普洱茶的升值潜力。品质好的普洱茶,通常每年能以10%至30%的增长率升值。云南西双版纳某厂出品7542号常规茶(干仓货),当时一饼(七两茶)才卖10元,6年后升到了150多元。一块重350克、存放了50年的普洱茶饼,身价甚至贵过一辆本田车.普洱茶如古董一样,己成为理想的收藏品类别。正如前文所述,普洱茶是资源型产品,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受产能限制,尤其是产能扩大滞后于市场拉动的时间较长,决定了其有收藏价值;而普洱茶“越陈越香”,收藏方式又简单,具备了大众收藏条件。和消费圈子小,收藏者需要较高专业水平的古玩、翡翠等传统收藏品相比,普洱茶更具普及性。另一方面,普洱茶还具有传统收藏品不具有的消耗特性,同一年代的茶不会增加,每消费掉一点就少了一点,如同邮票,存量只减不增,这正是收藏普洱茶增值的又一重要原因,完全不用担心将来产能增加后收藏茶贬值。此外,从收藏经济的

7

普洱茶行业状况调查报告

角度看,普洱茶的茶龄只能通过有经验的人品尝断定,没有统一标准。即使是这种推断,也是一个较模糊的概念。目前,虽然有现代测试技术可以较准确测量,但其高额费用决定了这种手段对消费者是没有使用价值的。这就决定了普洱茶的销售和收藏有较大的投机空间,而活跃的市场,通常都是有一定投机空间的市场。正是普洱茶可收藏特征、收藏增值能力,以及价值的模糊性,普洱茶成了时下最为火爆的“送礼佳品”。对受礼者来说,一分高档普洱茶,有多大价值,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对于含蓄的中国人来说,这正是双方都需要。 8、普洱茶行业发展阶段

1、20世纪九十年代末,普洱茶开始在中国大陆萌芽,普洱茶主要以纪念茶和工艺茶为主,普洱茶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上流社会、政界、商界和文化界当中,此时的普洱茶主要是以礼品的形式在这些人群当中流通。此时为普洱茶消费的萌芽期。

2、2000年至2001年,随着普洱茶的慢慢普及开来,云南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开始迅速进入市场,由于大部分厂家采用的茶青都是台地茶,再加上市场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还不够,这一时期的普洱茶消费主要集中在普洱生茶。

3、2001-2002年,随着台湾、香港等地茶商陆续进驻中国最大的茶叶市场——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由于这些茶商较早的接触普洱茶,经过他们的宣传和普及,喝普洱老茶慢慢成为消费主流,“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风气一时在消费者中流传。并且此时的普洱茶文化研究和推广宣传也逐渐展开。

4、2003—2005年,是普洱茶的迅速发展时期,云南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云南的千山万水之间,普洱茶进入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此时的普洱茶市场也进入一个你争我夺的混乱时代。收藏市场、拍卖市场迅速扩张,消费市场、礼品市场进一步囊括普通消费者。普洱茶茶叶产品从当初的台地茶、古树茶、野生茶等茶青的竞争和不同山头茶青的竞争,进入一个以品牌为导向的普洱茶竞争时代,这也是普洱茶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5、2007年,普洱茶市场泡沫被击破。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接踵而来。许多茶商都有“不抱多大希望”的心理准备。由于普洱茶产品良莠不齐,曾经被炒到癫狂的普洱茶市场近期又上演了高台跳水,市场正在向其价值回归,消费者也

8

普洱茶行业状况调查报告

有一个理性接受过程。目前,普洱茶市场正在向良性方向转变。2009年,普洱茶经过多年的起起落落之后将进入相对平稳期,但要重振雄风还有待努力。2009年中国茶叶学会将推动茶界重点加强品牌宣传力度,引导各主要品牌企业加快扩张步伐,抢占终端市场。品牌建设将是今后中国茶企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各大产茶区,各大茶类都将逐步形成一批知名品牌。这也标志着茶叶品牌化经营时代真正到来。

二、普洱茶PEST分析

普洱茶是云南的特产茶、特色茶,普洱茶产业涉及上千万茶农,历史悠久。传统的普洱茶在新世纪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实现产业的升级,就必须利用现代营销理念和方式。因此,普洱茶营销战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环境的优劣。采用PEST分析法对普洱茶产业外部环境的客观的分析必将有利于普洱茶营销战略的选择。

PEST为一种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所谓PEST即Political (政治), Economic (经济),Social (社会) and Technological (科技)。这些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受企业掌握,这些因素也被戏称为“pest (有害物)”。 (一)、政治要素(PoliticalFactors) 1、“云茶宣言”发布

在2007年2月临沧召开的“云南省茶叶工作会议”上,孔垂柱副省长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做强做优云南茶叶产业”的报告中阐述力争将“云茶”发展成为云南省继“云烟”、“云花”和“云药”之后的又一知名品牌,这是孔副省长代表云南省委、省政府发表的掷地有声的“云茶宣言”,也是云南茶叶产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纲领。 2、普洱茶标准的实施

普洱茶综合标准的实施以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获得成功标志着普洱茶产业的推进从此获得一个十分有力的市场保障和法律保障,对保护“普洱茶”资源,提升“普洱茶”品牌质量,扩大“普洱茶”产品出口,促进茶农增收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整合云南普洱茶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08年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普洱茶产业的标准化和国际化迈出新的步伐。

9


普洱茶行业状况调查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表彰2024-2025学年度县优秀园丁和优秀班主任的决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