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

2025-09-21

多线程的环境中,尽量采用线程池

分类: SOCKET 2009-04-21 20:11 766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举报

我个人比较喜欢线程,因为线程可以同时并发处理多个请求,于是乎我在编写线程的总是以如下方式启动: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1. ...

2. while(true){

3. server.clientSocket=server.serverSocket.accept(); 4. if(server.clientSocket!=null) 5. {

6. Thread thread=new Thread(new MsgListener(server.clientSocket)); 7. thread.start(); 8. 9. } 10. } 11. ...

...while(true){server.clientSocket=server.serverSocket.accif(server.clientSocket!=null){Thread thread=new Thread(new MsgListhread.start();}}... 没有错吗,是不是很爽,如果有多少个请求,就产生多少个线程,请像在门口待客的接待员一样,让每个客人都马上得到处理,程序绝对正确,你不信到其它地方搜索一下,启动和调用都是正确的。 可是这样的编写方式,绝对只适合小量访问的环境中,并且要保证不会有大量的并发发生才可以勉强这样写,我做过试验,如果是50个并发,还勉强可以接受,如果有1000个,也许就要丢掉一大半了,我做过如下试验: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3. BatClient b=new BatClient(); 4. String transq=\5. int index=0; 6. int times=100;

7. for(int j=0;j

10. transq=b.getZeroString(transq.length())+transq; 11. Thread thread=new Thread(new Client(transq)); 12. thread.start(); 13. index++; 14. } 15. try {

16. Thread.sleep(1000);

17.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18.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19. e.printStackTrace(); 20. } 21. } 2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BatClient b=new BatClient();String transq=\int index=0;int times=100;for(int j=0;j

线程池,就是在调用线程的时候初使化一定数量的线程,有线程过来的时候,先检测初使化的线程还有空的没有,没有就再看当前运行中的线程数是不是已经达到了最大数,如果没有,就新分配一个线程去处理,就像餐馆中吃饭一样,从里面叫一个服务员出来;但如果已经达到了最大数,就相当于服务员已经用于了,那没得办法,另外的线程就只有等了,直到有新的―服务员‖为止。线程池的优点就是可以管理线程,有一个高度中枢,这样程序才不会乱,保证系统不会因为大量的并发而因为资源不足挂掉。这个时候既然知道了线程池的优点,那么我们启动线程的时候就要换一种方式了: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1. //初使化线程池,这是JDK5.0中自带的线程池,这里的参数依次代表: 2. //核心线程数(最小活动线程数)

3. //最大线程数及并发数【这个要注意,如果你的实际发大于该数,则有些请求这个时候虽

然被接收,但是去得不到处理,这个数据一定得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如我这里设值为20,实际模拟并发50,如循环一次,或者是二次并发,总会有20个不能够处理,如果设为25,就有15得不到处理,如果设为50则全部可以被处理,这个可以折磨了我好几天】 4. //线程池维护线程所允许的空闲时间 5. //线程池维护线程所允许的空闲时间的单位 6. //线程池所使用的缓冲队列

7. //线程池对拒绝任务的处理策略(通常是抛出异常)

8.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10, 100,

10,TimeUnit.SECONDS,

9. new ArrayBlockingQueue(10),

10. new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OldestPolicy()); 11. while(true){ 12. //侦听

13. server.clientSocket=server.serverSocket.accept(); 14. if(server.clientSocket!=null) 15. {

16. //采用线程池启动线程

17. threadPool.execute(new MsgListener(server.clientSocket)); 18. } 19. }

//初使化线程池,这是JDK5.0中自带的线程池,这里的参数依次代表://核心线程数(最小活动线程数)//最大线程数及并发数【这个要注意,如果你的实际发大于该数,则有些请求这个时候虽//线程池维护线程所允许的空闲时间//线程池维护线程所允许的空闲时间的单位//线程池所使用的缓冲队列//线程池对拒绝任务的处理策略(通常是抛出异常)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10, 100, 10,Timenew ArrayBlockingQueue(10),new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OldestPolicy());while(true){//侦听server.clientSocket=server.serverSocket.accept();if(server.clientSocket!=null){//采用线程池启动线程threadPool.execute(new MsgListener(server.clientSocket)} 可以看出这里的启动和上面没有多大的差别,这样写还更简洁,只是需要初使化一些必须的参数而已。 参考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8c94a301000ebj.html 本文出自:冯立彬的博客 hain

Annotation 入门实例

转载出处:http://lighter.javaeye.com。

Annotation在java的世界正铺天盖地展开,有空写这一篇简单的annotations的文章,算是关于Annotation入门的文章吧,希望能各位们能抛砖,共同学习...... 不讲废话了,实践才是硬道理.

第一部分:了解一下java1.5起默认的三个annotation类型:

一个是@Override:只能用在方法之上的,用来告诉别人这一个方法是改写父类的。 一个是@Deprecated:建议别人不要使用旧的API的时候用的,编译的时候会用产生警告信息,可以设定在程序里的所有的元素上.

一个是@SuppressWarnings:这一个类型可以来暂时把一些警告信息消息关闭.

如果不清楚上面三个类型的具体用法,各位可以baidu或google一下的,很简单的。

第二部分:讲一下annotation的概念先,再来讲一下怎样设计自己的annotation. 首先在jdk自带的java.lang.annotation包里,打开如下几个源文件:

1、源文件Target.java 代码

@Documented

@Retention (RetentionPolicy.RUNTIME)

@Target (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ElementType[] value(); }

其中的@interface是一个关键字,在设计annotations的时候必须把一个类型定义为@interface,而不能用class或interface关键字(会不会觉得sun有点吝啬,偏偏搞得与interface这么像).

2、源文件Retention.java 代码

@Documente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Target(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public @interface Retention { RetentionPolicy value(); }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都模糊了,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别急,往下看一下.

在上面的文件都用到了RetentionPolicy,ElementType这两个字段,你可能就会猜到这是两个java文件.的确,这两个文件的源代码如下:

3、源文件RetentionPolicy.java 代码

public enum RetentionPolicy { SOURCE, CLASS, RUNTIME }

这是一个enum类型,共有三个值,分别是SOURCE,CLASS 和 RUNTIME. SOURCE代表的是这个Annotation类型的信息只会保留在程序源码里,源码如果经过了编译之后,Annotation的数据就会消失,并不会保留在编译好的.class文件里面。

ClASS的意思是这个Annotation类型的信息保留在程序源码里,同时也会保留在编译好

的.class文件里面,在执行的时候,并不会把这一些信息加载到虚拟机(JVM)中去.注意一下,当你没有设定一个Annotation类型的Retention值时,系统默认值是CLASS.

第三个,是RUNTIME,表示在源码、编译好的.class文件中保留信息,在执行的时候会把这一些信息加载到JVM中去的.


系统集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新版GMP颗粒剂批生产记录(2024年11月19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