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个月时间排除真空退火材料异常色。 活动计划 1.选择课题:计划进度2009年7月20日。 2.现状调查:计划进度2009年7月16-24日。 3.确定目标:计划进度2009年7月27日。 4.原因分析:计划进度2009年7月20日-26日。 5.制定对策:计划进度2009年7月27日。 6.具体实施:计划进度2009年7月27日-8月16日。 7.效果检查:计划进度2009年8月17日。 8.实施巩固和标准化:计划进度2009年8月18日-8月20日。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二章QC小组的组建第一节至第三节
3.会后工作安排 刘云、王静负责热处理工段日常设备的材料退火工作。朱峻昆负责购买≠6mm的丁腈橡胶封条,和负责联系开模厂家。杨杰负责停机封闭阀和进气阀、排气阀密封部件的检修。 第 四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 : 1.炉门密封圈的问题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3.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7月29日8:3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1. 炉门密封圈的问题讨论 杨杰 炉门密封丁腈橡胶封条粘接使用不可行,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炉门密封圈的问题,是否可以用开模定制的办法来解决或者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朱峻昆 应急计划宣告失败,开模计划联系厂家后发现定制成本高,工期长,一根5mm、高7.5mm、直径为530mm的异型封条成本在200元左右,而开模成本却在4000元左右。再加点钱可以定制小型炉罐了,所以不到万不得以,还是不开模,我们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 刘云 我们以前用的旧设备上的密封圈很多是非标的,我们都是通过车床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实到人数 6 100% 方法 头脑风暴法
车制的方法来解决的,不知道这个方法是否可行。 杨杰 我们以前也用过这种方法车制过密封圈,但都是比较小的密封圈,530mm的密封圈太大,我们公司的车床回转直径只有400mm, 直径不够,没法加工。还有就是密封圈原料丁腈橡胶板(含天然橡胶量高)目前市场上没有。 朱峻昆 车制是个好办法,我与资产管理部沟通看看在外面有没有可以加工的厂家。至于密封圈原料问题可以用市场上规格最齐全的硅橡胶代替。 王静 六元合金生产组催的很急,其它材料目前在应急制度下可以周转,但六元合金产品前退火工作必须在此设备中进行。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三章QC小组活动第一节至第二节 3.会后工作安排 刘云、王静负责热处理工段日常设备的材料退火工作。朱峻昆、杨杰负责与资产管理部沟通,寻找外委厂家,解决炉门密封问题。
第 五次QC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 : 1.真空系统不稳定问题讨论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3.会后工作安排 时间 8月6日8:30 地点 热处理车间 应到人数 6 出勤率 实到人数 6 100% 方法 头脑风暴法 1.真空系统不稳定问题讨论 朱峻昆 我周末用AgCu28材料试机三炉,退火工艺为500℃/1h、600℃/1h、700℃/1h 出炉温度均在100℃以下(冷却室温约50℃),其中退火工艺500℃/1h、600℃/1h 的AgCu28材料退火色正常。今天早上出炉700℃/1h的AgCu28材料退火色异常,真空压力表头有漏气反馈。判定结论为真空系统不稳定,还有漏点。 杨杰 修复四个漏点后,我又全线复检了三次,检漏仪已经没有漏点反馈, 但真空压力表头仍有漏气反馈,说明真空系统还有漏点,而且这个漏点呈不稳定状态,很可能是常动部位。 朱峻昆 5个常动部位中4个点都已经修复并更换了密封,只有升降机构的轴向密封没有动过,但我们在检漏过程中也反复升降了多次检漏没
有漏点反馈,常动部位可以复检。如果没有漏点,我想还应该考虑一下热力作用对局部密封的影响。 刘云、王静 热力作用对局部密封的影响也不是没有可能,我们以前也有过这样的真空漏气情况。 朱峻昆 先复检常动部位,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启动热检方案,分温区升温检漏。 2.学习QC小组基本知识 主讲人:张玮 学习内容:《QC基础教材》第三章QC小组活动第三节至第四节 3.会后工作安排 刘云、王静负责热处理工段日常设备的材料退火工作。朱峻昆、杨杰负责查找修复真空系统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