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08-16

湖北省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江汉油田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沮丧(jǔ) 挑衅(xìng) 情郁于中(yù) B.解剖(pō) 虐待(nüè) 风雨如晦(huì) C.沉浸(jìn) 喷香(pèn) 藏污纳垢(hòu)

D.蕴含(yùn) 赡养(shàn) 浑身解数(xiè) 2.下列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烦躁 分歧 眼花缭乱 黄粱美梦 B.筹划 松驰 见异思迁 变幻莫测 C.就绪 肤浅 目不瑕接 通宵达旦 D.缔造 凌驾 精兵简政 锋芒必露 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 一种新型智能化农业模式崭露头角。

B.有的人不知感念恩情,反而把接受捐助当成习惯,把别人的帮助看作孤陋寡闻。 C.许多学生循规蹈矩有余,独立思考不足,更别说具备质疑权威、挑战权威的勇气。

D.先秦楚国的丝织品,通过西南水路,途经云贵输往缅甸、印度一带,这一条古丝绸之路,更鲜为人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班级图书角的书籍资源能否共享,是班级图书角良好运作的关键。 B.“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 C.在“相约油菜花节,分享成长之美”活动期间,家长和学生汇聚一堂,共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开放周启动仪式。

D.国家以立法形式把9月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树立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意志。 5.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过零丁洋》和《己亥杂诗》不属于同一朝代的作品。 B.《行路难》和《渡荆门送别》不属于同一诗人的作品。 C.《渔家傲·秋思》和《天净沙·秋思》属于同一文体的作品。 D.《次北固山下》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边塞诗类型的作品。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满井游记》通过描绘晚春美景,表露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 B.《曹刿论战》通过描写人物对话,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C.《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抒发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D.《山坡羊·潼关怀古》借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作者同情人民苦难的思想感情。

说明文阅读 智能快递 郭宇靖

中国邮政日前宣布开放全国5000个自提网点,任何一家快递公司发货,均可享受此服务。自提网点包括现有邮政自有网点和“无人值守”的智能快递柜。看似简单的自提系统开放,背后却是智能快递的大市场。企业、专家、主管部门等负责人均认为,智能快递已成为当前政府驱动快递满足消费和商业需求的重要手段。

1

快递员将快递包裹送到置于小区的智能快递柜中,给收件人发送取件短信。收件人经过手机查询——输入密码——开门取件三个步骤,便可将一个快递包裹从智能快递柜中取出,抱回家去。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居民和快递员欢迎。中国快递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惠德说,目前出现的一些智能快递柜,代表着未来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方向——智能快递,即通过引入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融合预测等方式,以更加便捷的智能设施(如智能快递柜)和手段满足

高密度、高成本、高人力的现代快递工作,通过建设社区的“智能快递站”为消费者服务。智能快递站模式可以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减少交通拥堵,未来还可以变成独立的智能

账户,市民在家中就可以完成各种邮政业务及其他社区服务的操作。专家认为,相比传统模式,快递柜有多个优势。首先是标准化产品,可以连接各个快递公司;其次是做到24小时服务;第三是加入摄像头减少纠纷;第四是价格低廉。 智能快递可消化我国高速增长的巨量快递。未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猛增,而人工投递成本不断增加,继续满足居民和电子商务快递需求,快递柜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智能快递柜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成为高价值的社区入口。业内人士认为,以京东为例,可以增加冷藏冷冻功能,只需要1000元成本就可以加一个附柜。此外,可以利用这一空间进行销售,以小区的大数据积累为基础,电商可以掌握小区购买米、油等生活用品情况并提前配送储藏,提升了物流和快递柜的效率和价值。 有预测显示,智能快递将伴随快递需求和服务的提升而高速发展,根据全国快递柜潜在需求和可建设总数,在未来5年左右可产生百亿级的市场。 (选自《半月谈》2015年第8期,有删改)

【注】①〔京东〕JD.COM,专业的综合网上购物商城,销售超数万品牌,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已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

7.选文对智能快递作了诠释,请你写出诠释部分的起止语句。

8.若你校或你家建有智能快递柜,按照选文介绍的办法,你该怎样从柜中取出定购的东西 9.选文最后一段中“有预测显示”能否删除?为什么?

10.智能快递能成为当前政府驱动快递满足消费和商业需求重要手段的原因有哪些?请联系全文分条罗列(至少答出3条)。

记叙文阅读 守候一株水仙 朱钟洋

那年春天,我把母亲从乡下接进城来同住。一进门,母亲便看到了窗台上的花,满心欢喜。窗台上,葱兰、芦荟、吊兰、茉莉……在暖暖的春风里,长得郁郁葱葱,娇艳欲滴的叶子沐浴在阳光里。 忽然,母亲看着窗台一角的花说:“这盆花都蔫了,真可惜。”母亲久居乡下,不识得那盆花。那是年前妻在县城一家花店,特意买的水仙,就因它能赶在过年前开花,能给我们的新年增添一抹淡香,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富贵和灿烂。如今,已经是阳春三月了,水仙花期早过,它的枝叶散了,耷拉着,渐渐腐朽、干枯。水仙已经走过了生命里最美的时光,赖以生存的根须已被掏空了养分。

我安慰母亲说:“这是水仙,花开花谢之后就变成这样了。因为我们这里的气候土壤不适合水仙生长,它以后再也不会开花了。您看到的那些开花的水仙都是从外地买过来的。”说完,我用手轻轻一提,水仙便从沙土里提出来了,一粒粒细沙稀稀落落地粘在水仙的根须上。 我刚要把水仙扔掉,母亲慌忙制止我:“好歹也是生命,怎能随手扔掉呢?”母亲抢过水仙,像宝贝似的把它种在一个闲置的大花盆里,还用黑泥把它的根须盖好,压实。

2

看着母亲执著的样子,我没有再说什么,只能任由母亲去折腾。

母亲把水仙摆在窗台最靠近阳光的地方,日复一日地浇水、施肥、松土、除草。可尽管母亲费尽心思,它还是渐渐蔫下去,直到落尽最后一片叶子。

我以为,只要水仙落尽了叶子,母亲便会不再搭理它,可母亲仍旧日复一日地呵护它。在母亲心里,只要水仙一息尚存,就还有希望。

夏天过去了,秋天也接近了尾声,母亲告诉我说:“你知道吗,水仙又冒出绿芽了。” 我点点头,看着母亲高兴的样子,笑了。我知道,即便水仙长出了绿叶,也是一株野草,不会再开花了。

果然,一切如我所料,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水仙只管冬日里长出茂密的叶子,然后春日里悄然落尽。尽管水仙从未放弃过生命,但它丝毫也没有开花的迹象。 又是一年春草绿,当我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的时候,母亲惊喜地告诉我:“水仙开花了!”我走近窗台,凝望着那株水仙,我惊呆了——就在一丛水仙叶子的中间,单单一朵水仙花恣意地绽放着,如从天而降的仙女,超凡脱俗。

在我们这里种植的水仙不是不能开花吗?这株水仙是怎么开花的?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连呼吸都屏住了。我的眼睛一眨也不敢眨地看着水仙花,生怕转眼之间这位落入凡间的仙女就要离我而去。

一株被带离故土的水仙,花开花谢之后,在快成一株干草的时候,被一位疼爱它的人拾起,小心浇灌,倍加怜惜。想不到,身处他乡的水仙,在主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候中竟然也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以独有的姿态展现自己的价值。

守候一株水仙,它是不会让人失望的;守候一株水仙,就是守候一个顽强的生命,就是守候一颗执著开花的心。我们的身边是不是也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人在守候?我们的生命是不是也能像一株水仙?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坦然;少一些嫉恨,多一些珍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感动;珍惜生命里所有的好,让生命极致绽放,一次,又一次,再一次……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9期)

11.选文作者将三个对象交织着写构建了全篇。请感知全文,从所给词语中选用最合适的三个填空。

放弃 惊叹 折腾 随便 呵护 不懈 母 亲: 执著守候——( ① )生命 水 仙: ( ② )生长—— 绽放生命 “我”: 难信事实——( ③ )生命 12.选文运用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文章主题。请问全文作了哪些对比(至少列出两条)? 13.选文语言清新质朴,含义丰富。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下列语句。

(1)就在一丛水仙叶子的中间,单单一朵水仙花恣意地绽放着,如从天而降的仙女,超凡脱俗。(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在主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候中竟然也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以独有的姿态展现自己的价值。(品味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14.选文最后由物及人,谈到了怎样对待生命和人生。其中最能引起你共鸣的是哪个观点?为什么?

①②

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

“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

④⑤

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略改)

3

【注】①〔韩康伯〕名伯,东晋大官,玄学思想家。②〔襦(rú)〕短袄。③〔复裈(kū n)〕夹裤。裈,裤子。④〔下〕下身。⑤〔国器〕治国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止得襦(同“只”) 两股战战(大腿) B.母殷夫人自成之(缝制) 胡不见我于王(看见)

C.寻作复裈(不久) 便扶向路(原先,从前的) D.母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每至晴初霜旦(下霜,降霜) 15.下列句中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母殷夫人自成之 当余之从师也 B.母问其故 其如土石何 C.乃答曰 乃重修岳阳楼 D.火在熨斗中而柄热 潭西南而望 16.下列各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关爱孩子,并且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亲。 B.“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侧面表现出韩康伯从小就身体强健,超过常人。 C.这个故事若作为事实论据则可论证这样的论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D.从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年聪慧”的意思。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2)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18.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①〔曾〕通“层”。

(1)全诗是围绕着“ ”字来写的。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

19.你看那些道童害怕,丢了皮鞭,报道:“师父啊,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大仙闻言,呵呵冷笑,夸不尽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赶去来!”那大仙说声赶,纵起云头,往西一望,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正然走路。 (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善变。选文中他成功将四棵柳树变成了师徒四人冒名顶替,而在小说第六回将自己变成土地庙时,却遇上了“尾巴不好收拾”的麻烦,他是怎样处理的? (2)大仙道:“……曾闻他大闹天宫,……”请概括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中的典型情节(至少写出两个),并指出大闹天宫的故事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

20.古诗文默写

(1)蒹葭采采,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4


湖北省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含解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