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
1、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也被世人尊称亚圣。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 被任用。田间,田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举用,被选拔 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 市井,集市 。故天降大任于世人也 所以。责任,担子。
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劳其筋骨 使......劳累。 行拂乱其所为 行为。 空乏其身 资财空乏,即贫困。
所以动心忍性 使.......惊动。 使坚韧。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人恒过 犯过失。困于心 忧困 。 衡于患 同横, 梗塞,指不顺。而后作 作为,奋起。征于色 征验 ,表现出来。 而后喻 明白,了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外面,指国外。国恒亡 常常。死于安乐也 安乐享受 。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里面,指国内; 有法度的臣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弻,辅弼。
3、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请你
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共同点: 出身卑微,都是经历艰苦磨难后,最终成就了作为
启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在思想,身体,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历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同类型事例: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4、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
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难之后在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开篇列举这些人物及事例,是为了更有说服力的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5、作者说‘顾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务。 ‘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还包括其他能担任‘大任’的人。
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
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难,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勇气,磨练意志。
7、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如何论证的?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目的 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再分析说理,说明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并以一简练的对偶句,由个人谈到治国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