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教室灯光自动控制器的研究
P3.1 P3.2 P3.3 P3.4 P3.5 TXD(串行输出口) INT0(外中断0) INT1(外中断1) T0(定时/计数器0外部输入) T1(定时/计数器1外部输入) AT89C2051的P3口只有7个引脚,P3.6没有引出。P3口的P3.0-P3.5、P3.7是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7个双向I/O口。P3口缓冲器可吸收20mA电流。当P3口写入“1”时,它们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入端口。作输入端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将用上拉电阻输出电流。
3.2.2 日光强度检测模块电路
日光强度检测模块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处理核心,具有价格低、体积小等特点,满足实际需求。传感器选择光敏电阻,用精密电阻与之串联分压得到一电压信号送给A/D 如图3-2。为了减小模块体积和降低成本,选择低功耗、串行方式工作的TLC549作为A/D转换器,其原理如图3-3所示。
TLC549是采用IinCMOSTM技术并以开关电容逐次逼近原理工作的8位串行A/D芯片,可与通用微处理器、控制器通过I/O CLOCK、CS、DATA OUT三条口线进行串行接口。TLC549具有4MHz的片内系统时钟和软、硬件控制电路,转换时间最长为17μs,允许的最高转换速率为40000次/s。总失调误差最大为±0.5LSB,典型功耗值为6 mW。TLC549采用差分参考电压高阻输入,抗干扰,可按比例量程校准转换范围,由于其VREF-接地时,(VREF+)-(VREF-)≥1 V,故可用于较小信号的采样,此外,该芯片还单电源3~6v的供电范围。总之,TLC549具有控制口线少,时序简单,转换速度快,功耗低,价格便宜等特点,适用于低功耗袖珍仪器上的单路A/D采样,也可将多个器件并联使用。它的工作原理是TLC549带有片内系统时钟,该时钟与I/O CLOCK是独立工作的,无需特殊的速度或相位匹配。当CS为高时,数据输DATA OUT端处于高阻状态,此时I/O CLOCK不起作用。这种CS控制作用允许在同时使用多片TLc549时,共用I/OcLOCK,以减少多路(片)A/D使用时的I/O控制端口。
6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教室灯光自动控制器的研究
图 3-2 A\\D模块
图 3-3 A/D转换器
3.2.3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
3.2.3.1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主要是由一种高热电系数的材料,如锆钛酸铅系陶瓷、钽酸锂、硫酸三甘钛等制成尺寸为2*1mm的探测元件。在每个探测器内装入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以反极性串联,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干扰。由探测元件将探测并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微弱的电压信号,经装在探头内的场效应管放大后向外输出。为了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以增大探测距离,一般在探测器的前方装设一个菲涅尔透镜,该透镜用透明塑料制成,将透镜的上、下两部分各分成若干等
7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教室灯光自动控制器的研究
份,制成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系统的透镜,它和放大电路相配合,可将信号放大70分贝以上,这样就可以测出10~20米范围内人的行动。 菲涅尔透镜利用透镜的特殊光学原理,在探测器前方产生一个交替变化的“盲区”和“高灵敏区”,以提高它的探测接收灵敏度。当有人从透镜前走过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就不断地交替从“盲区”进入“高灵敏区”,这样就使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以忽强忽弱的脉冲形式输入,从而强其能量幅度。
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中心波长为9~10--um,而探测元件的波长灵敏度在0.2~20--um范围内几乎稳定不变。在传感器顶端开设了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这个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波长范围为7~10--um,正好适合于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而对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作探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传感器。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U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泥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泥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优缺点: 优点:
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 缺点:
◆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
◆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8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教室灯光自动控制器的研究
◆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抗干扰性能: 1。防小动物干扰
探测器安装在推荐地使用高度,对探测范围内地面上地小动物,一般不产生报警。
2。抗电磁干扰
探测器的抗电磁波干扰性能符合GB10408中4.6.1要求,一般手机电磁干扰不会引起误报。 3。抗灯光干扰
探测器在正常灵敏度的范围内,受3米外H4卤素灯透过玻璃照射,不产生报警。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红外线热释电人体传感器只能安装在室内,其误报率与安装的位置和方式有极大的关系.。正确的安装应满足下列条件: 1。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应离地面2.0-2.2米。
2。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远离空调, 冰箱,火炉等空气温度变化敏感的地方。
3。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探测范围内不得隔屏、家具、大型盆景或其他隔离物。
4。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不要直对窗口,否则窗外的热气流扰动和人员走动会引起误报,有条件的最好把窗帘拉上。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也不要安装在有强气流活动的地方。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对人体的敏感程度还和人的运动方向关系很大。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对于径向移动反应最不敏感, 而对于横切方向 (即与半径垂直的方向)移动则最为敏感. 在现场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是避免红外探头误报、求得最佳检测灵敏度极为重要的一环。
3.2.4 系统时钟电路
根据教室灯光使用特性,该系统还应受到时间的控制,控制系统的时间应符合学校的作息时闯。比如晚间休息、假期等时闻段应该关掉教室灯光控制系统,以节约 能源,因此本研究还加入硬件时钟电路以保证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3.2.4.1 硬件时钟芯片的选取极其接口电路
传统的时钟芯片,如MCL46818、MC68H68T、LM8365等,这些芯片的引脚
9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教室灯光自动控制器的研究
太多,体积大,占用的口线多。而现在流行的串行时钟芯片很多,如DSL302、DSL305、DSL307、PCF8485等,这些电路的接口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被广泛的使用。考虑到 本系统停电时只需对时钟电路提供电源、且不需要占用太多单片杌资源,本系统采用美国DALLAS有充电能力的低功耗1×8的用于临时性存放数据的RAM 寄存器的实时时钟芯片OS1302的是串行通信方式,还可为掉电保护电源提供可编程的充电功能,并且可以关闭充电功能。它可以对年、月、日、周日、时、 分、秒进行计时,具有闰年补偿功能,工作电压为2.5V-5V,DL302 的升级产品,与DS1202兼容,但增加了主电源/后背电源双电源引脚,同时提供了对后背电源进行涓细电流充电的能力。而且本系统采用的DS1202只需三根线即可与单片机进行通信,体积小,使用简单,时钟精度较高,满足系统的要求,
可为掉电保护电源提供可编程的充电功能的时钟芯片DS1202的引脚图如图3-7所示
图3-7 时钟芯片DS1202的引脚图
DS1302与单片机接口电路连接原理图如图3-8,其中Vcc2:外接3.6V可充电的锂电池,为DS1032的备用电源。Vcc1外接系统供电模块的输出稳定电压+5V,为DS1302 的主电源。DS1302由Vcc1和Vcc2两者中较大者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时,Vcc1大于Vcc2, 因此由Vcc1给DS1302供电,在主电源关闭的情况下,则由Vcc2给DS1302供电,保持 时钟的连续运行。X和X2是振荡源,外接32.768KHz晶振。RST是复位/片选线,通 过把RST输入驱动置高电平来启动所有的数据传送,与单片机的复位信号相连。时钟 输入端SCLK接单片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