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
高三理综化学试题C卷
(测试时间:60分钟 满分 100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化学与人类生活、能源开发、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塑料奶瓶比玻璃奶瓶更有利于健康,且更加经久耐用
B.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可做“未来石油” C.用K2FeO4取代Cl2处理饮用水,可杀菌消毒,但不能沉降水中的悬浮物 D.研发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中原料的转化率 【答案】B
2.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5H8O2中既能使指示剂变色又能够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有8种 B.C8H10中只有4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C.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祌 D.分子组成是C4H8O属于醛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答案】D
【解析】A.C5H8O2既能使指示剂变色又能够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说明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两种
官能团,可能的结构有CH2=CHCH2CH2COOH、CH3CH=CHCH2COOH、CH3CH2CH=CHCOOH、CH2=C(CH3)CH2COOH、(CH3)2C=CHCOOH、CH2=CHCH(CH3)COOH、CH3CH=C(CH3)COOH、CH2=C(CH2CH3)COOH等8种,A正确;B.C8H10中只有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等4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B正确;C.3个碳原子的烷基有丙基和异丙基两种,所以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它们取代,分别有邻、间、对3种,所得产物有6祌,C正确;D.分子组成为C4H8O的醛是由3个碳的烷基和醛基组成的,3个碳的烷基有两种,所以该醛只有2种,D不正确,选D。
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1mol Cl2 通入足量水中,溶液中HC1O、Cl-、ClO- 粒子数之和为2NA B.100g CaCO3晶体和100g KHSO4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分别为2NA和3NA C.标准状况下,4.48L NO 和2.24L O2 混合后,原子总数为0.6NA
D.已知3BrF3 + 5H2O= HBrO3 + Br2 + 9HF + O2↑,若有5mol H2O 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分子数目为2NA 【答案】C
生成4.48LNO2,物质的量为
4.48L=0.2mo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总数为0.6NA,故C正确;D.在
22.4L/mol反应3BrF3+5H2O=HBrO3+ Br2+9HF+O2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为:溴元素由+3价升高为+5价,溴元素由+3价降低为0价,氧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所以BrF3既起氧化剂也起还原剂作用,同时水也起还原剂作用,所以5molH2O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分子数目小于3NA,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关系。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还原剂有BrF3和水。 4.为鉴别某种物质的成分,某活动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取②中上层清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并加热,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Cl-、SO42-、Fe3+、NH4+
B.元固体中一定含有Cl-、NH4+,不能确定是否含有SO42-、Fe3+ C.原固体可能是(NH4)2Fe(SO4)2
D.原固体一定是FeCl3和(NH4)2SO3的混合物 【答案】C
【解析】实验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如果其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
则会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所以原固体中不一定含有SO42-离子;实验②:在①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引进了氯离子,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的离子不一定是原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可能是加进去的盐酸中的,无法判断氯离子是否存在;实验③:前面两次使用硝酸酸化,如果其中含有亚铁离子,则亚铁离子会被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能使硫氰酸钾变为红色,所以无法确定含有的是Fe3+离子还是Fe2+离子;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所以原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综上所述AB错误、C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无法准确确定该物质的组成,D错误。
点睛:离子分析和判断类的题型一定需要注意相互之间的干扰。比如第一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就易将亚硫酸根
氧化成硫酸根干扰,且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也有白色沉淀;第二步,虽能说明有氯离子但是要考虑可能是第一步加入的。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某种单质是一种粮仓中常用的粮食保护气,Y和Z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Z原子核外电子数是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Y) 6.实验室模拟电解法处理含六价铬的工业废水,用如图装置将主要有害物Cr2O72-转化为Cr3+(无害)除去。得到如 下实验结果: 实验 实验条件 ① ② A电极为石墨 Cr2O72- 0.922% A电极为石墨,废水中加入1mL浓硫酸 12.7% ③ A电极为铁,废水中加入1mL浓硫酸 57.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②可知,升高pH可以提高Cr2O72-的去除率 B.实验②中, Cr2O72-在阳极放电,电极反应式为Cr2O72-+6e-+14H+=2Cr3++7H2O C.对比实验②③可知, Cr2O72-去除率增大的原因是A电极产生的Fe2+也能还原Cr2O72- D.实验③中,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6mol电子,则有1mol Cr2O72-被还原 【答案】C 故B错误;C.实验③中,Cr2O72-在阴极上得电子,且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也能还原Cr2O72-,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所以导致Cr2O72-去除率提高,故C正确;D.实验③中,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6 mol电子,则有1 mol Cr2O72-在阴极上被还原,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也能还原Cr2O72-,因此电路中每通过6 mol电子,则有超过1 mol Cr2O72-在被还原,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明确离子放电顺序及电解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活泼金属作阳极时,阳极上金属 失电子而不是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易错选项是D,实验③中,Cr2O72-在阴极上得电子,要注意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也能还原Cr2O72-。 7.在25℃时,H2R及其钠盐的溶液中,H2R、HR-、R2-分别在三者中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关系 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2R是二元弱酸,其Ka1=1×10-2 B.NaHR在溶液中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 C.pH<7.2的溶液中一定存在:c( Na+)>c( HR-) > c(R2- )>c(H+)>c(OH-) D.含Na2R与NaHR各0.1 mol的混合溶液的pH=7.2 【答案】C ??????HHR???? ,当c( HR-)= c(HR )时,PH=2,所以K=1×10-2,故A正确; 【解析】ka1?2a1 HR?2??2?????HR????,当c( HR-)= c(R2- )时,PH=7.2,即K=1×10-7.2, HR-的水解平衡常数为ka2?a2???HR??kw10?14故B正确;pH<7.2的溶液中可能存在: c(R2- ) ka110c(R2- )时,PH=7.2,含Na2R与NaHR各0.1 mol的混合溶液的pH=7.2,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其中8、9、10是必选题,11和12任选一题作答,共58分) 8.水合草酸亚铁(FeC2O4·xH2O)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料,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草酸亚铁的 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硫酸亚铁溶液和草酸制备水合草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将水合草酸亚铁溶于适量盐酸。分别取2 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几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上述实验能证明水合草酸亚铁中存在Fe2+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3)为测定水合草酸亚铁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 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验步骤如下:A.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B.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C.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D.关闭K1和K2,称量A;e.重复上述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 g。 ①步骤b至步骤c继续通入N2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计算水合草酸亚铁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列式表示)。 (4)为探究草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3)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部分的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 实验。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充分加热。实验后石英玻璃管中固体仅残留一种有磁性的黑色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