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XX;成功争取省政府将江南旅游新县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规划,14个项目被列为建设重点。以上政策的取得,为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重大项目争取成效明显。三年来,共争取各类项目448个,其中投资过500万元的项目9个,分别是XX污水处理厂、XX垃圾填埋场、王家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王家坝灌县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楠木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谭艾路、翻坝公路主通道改扩建、五龙路、XX人民医院迁建等项目;争取投资过100万元的项目50个。三是资金争取成绩突出。三年来,累计向上争取各类专项和项目到位资金2.33亿元,其中XX年3992万元,2007年6949万元,XX年1.24亿元。资金争取工作呈现连年大幅增长的良好态势,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坚持不懈抓发展环境。 始终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逐步改善硬环境的同时,把软环境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强化“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事事都是发展环境”、“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大局意识,不断强化各级各部门主动为纳税人、投资者服务的职责意识,千方百计帮企业解难,努力做到“领导服务客商零距离,部门服务企业零投拆,企业生产经营零干扰”。认真
落实“首问负责制”, 建立健全服务承诺、限时办结、
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一条龙”保姆式服务。 大力倡导诚信政府建设 ,在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先后筹措资金700多万元,妥善解决了原李家河经济技术开发县的债权债务遗留和一批项目建设遗留问题 , 兑现了政府承诺。三年中,县财政严格按时向商业银行还本付息,无一不良记录。 不断改善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更多投资业主的青睐和驻宜各金融单位的肯定。
(二) 牢记执政为民理念,关注民生,统筹兼顾,各项惠民工程顺利推进
三年来,始终 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首要位置,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县政府每年实施“十件实事”,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 着力实施了一批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
1、坚持科教兴县,科教文卫事业发展迅速。 建县以来, 受体制局限,XX办学条件远不如山县贫困县,比江北城县至少落后十年。为尽快缩短差距,早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议制定了《 XX县教育脱困进步工程实施方案》,并获县委批准。筹资2000余万元,先后建成桥边小学教学楼、XX一中学生宿舍楼、XX四中科技楼,桥边小学、土城小学塑胶运动场。
大力实施学校网络信息化建设,所有中小学都实现了班班通。全面实施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县中小学学生杂费全免 。着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在全省产生较大影响。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9.5%,中考质量连年稳步攀升。 三年来,先后被评为 “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全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和 “全省零辍学县”。 坚持“科技兴县”, 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三年来,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成功实施科技项目24个,授权专利18项,创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5个,组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7家。2007年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县市县”称号。着力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启动了县人民医院新建工程,整建乡镇卫生院3个、甲级村卫生室48个,参加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79869人,参合率达94.4%,综合补偿比达到50.3%。积极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不断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符合政策生育率一直稳定在99%以上。加强文体事业建设,成立了XX县文化馆和XX县艺术团,新建村级文体活动中心20个,文化中心户2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套,新建乡镇文化站3个,41个村开通了无线广播,38个村开通宽带网。
2、关注弱势群体,和谐社会保障有力。 高度重视社保扩面和就业再就业工作,三年来全县完成社保扩面7863人次。认真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共发放各类补贴350万元,为自主
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小额担保贷款463万元、减免税费500余万元。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先后组织就业再就业培训64期11977人,实现新增就业4615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39人。积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帮助追讨拖欠农民工工资300多万元。认真落实市政府128号令,全县1700多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目前已有127名被征地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并获省“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A级单位”称号。在全市率先启动困难群众土坯房改造工程,三年共补助资金72.54万元,改建危房487栋。全县5所农村福利院全部完成改扩建,“五保”对象供养率达到100%,“五保”对象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全面启动。“双拥”优抚工作成绩突出,2007年,县政府被评为全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3、统筹城乡发展,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XX建县的20年是保护的20年,启动江南大规模城市开发是全县人民的夙愿,也是改变城市面貌、增加三产税收、缓解财政困难的必要途径。任职以来,我始终把争取尽早启动五龙新城建设作为改善城乡面貌的突破口,争取市政府支持完成了XX分县规划编制工作,争取市规划局支持完成了五龙新县、火车南站、XX工业园等县域控制性详规以及土城、联棚集镇规划编制工作。争取市政府投资2000万元修建了1公里五龙路,拉开
了XX城市开发的序幕,目前已有近20个项目落户五龙新县。高度重视“三城联创”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实现了“三不”(不拖全市后腿、不抹黑、不被一票否决)目标。举全县之力改善通行条件,筹资5000多元拓宽改造谭艾路、桥联路、土三路,高标准硬化了双十路、新平路,硬化通村公路119.7公里。全力服务宜万铁路、翻坝高速、七回线路、江南变输变电线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共征地6000余亩,拆迁房屋837户,目前宜万铁路XX段已完成铺轨,翻坝高速公路今年内可完成路基建设,明年将建成通车。成功争取省供电公司批准成立XX县供电公司,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一批供电设施,电网改造有序推进,全县供电质量明显提高。
4、狠抓信访维稳,全县上下和谐平安。 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领导信访接 待日制度和领导包案责任制,面对问题、矛盾不退让、不回避。每年多次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信访工作,坚持亲自阅批人民来信、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处理重点信访问题、亲自研究人民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 三年来,本人共签批处理各类信访案件百余件,先后主持研究解决了长江铝业周边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巴王店村民反映的修建村组道路问题、紫阳村民要求比照葛洲坝移民落实后扶政策问题、原牛扎坪旅游公司职工欠款问题、原铜版纸厂改制职工社保问题、联棚村袁家冲土地纠纷等一批群访案件。如为解决移民信访问题,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