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8年
(1929年)、1999年10月三次续修。字辈排序为:
九千勋勉仲,宁洪森宣,素天永世,凤鸣朝阳,敬承佑启,光裕咸亨,克昌厥后,
派衍云礽,龙麟际会。
3. 《祥泉张氏族谱》
长坑乡祥泉村张氏族谱。始修无考,清乾隆八年(1743年)、民国36年(1947年)两次续修。字辈排序为:
新建鸿基长发其祥,报功念德永绍家风。奇昌志道锡承佑启,延尔孙子清河流远。
洞山瓞绵义培仁亿万斯年。
4. 《岭美张氏族谱》
蓬莱镇岭美张氏族谱。首修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光绪三年
(1877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民国25年(1936年)四次续修,1996年六修。自十五世起昭穆:
讳行:钟绚标炳培,锡洪梓焜增,铭济挂煌均,镛淑树煇垣。
字行:君克念兹典,修齐延世芳,平治垂金鉴,昭明载玉书。
5. 《华磜张氏族谱》
凤城镇华新居委会张氏族谱。始修不详,民国35年(1947年)续修,1993年重修。
二十五世起讳行:元亨利贞,仁义礼智。三十三世起讳行:孝悌忠信,敦厚温良。
二十五世起字行:新建鸿基,长发其祥。克昌厥后,派衍云礽,垂裕孙谋,丕承祖德。
6. 《登贤张氏族谱》
湖头镇登贤村张氏族谱。始修不详,1997年秋重修,昭穆与萍州天山派张氏同。
7. 《小道华地张氏族谱》
祥华乡小道村、祥华村岭兜及八斗尾张氏族谱。始修不详,清康熙五十四年至五十九年(1715~1720年)、民国9年(1920年)两次续修,1999年至2001年第四次编纂,共十二卷,由原安溪县县长张九龙题字。自二十二世起昭穆:
讳行:登科及第诗礼传家,英贤继起瓜瓞荣华。宁馨硕德志先辉映,丕振前模作述重光。
字行:新建鸿基长发其祥,克昌厥后派衍云礽,盛世恩成维文秉耀,艺苑经伦奕代珪璋。
8. 《玉田后溪张氏族谱》
城厢镇玉田张氏族谱。历代修纂未详。字行为:
我法惟德汝,玉斗正中联。宗祖丕基在,克绍乃为贤。
9. 《路英张氏族谱》
城厢镇路英村张氏族谱。历代修纂不详。字辈排序为:
洪妈发定功,仕代君维际,其公昌贤良。允协于克正,文章赐公侯。
10. 《梅岭张氏三山派族谱》
湖头美坂张氏族谱,始修不详,民国18年(1929年)续修,1996年重修。
名行:廷元,维有鸿肇土,基钟尔世植,德尚克念绍。丕振承家业,垂绅立朝端。
字行:茂泽尧前,芳声裕远。惟善以为宝,孙子乃永昌。
11. 《鹤林开基前厝谱》
龙涓乡鹤林村张氏族谱。始修不详,现存谱牒为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修纂,字辈排序为:
克公贻孙,礼启贤弘。新建宏基,长发其祥。
12. 《尾溪张氏族谱》
魁斗镇尾溪村张氏族谱。始修不详,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续修,民国13年(1924年)重修。字辈排序为:
福侯春尚,仲乾亨世,廷配朝为,金玉满荣,和万益进。
13. 《福山河内分派张氏族谱》
金谷镇河美村张氏族谱。始修无考,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字辈排序为:
秉乾弘宗,君廷荣华,应汝士文,章光廊庙,诗礼传家,俾炽而昌,长发其祥。 第四节 宗 祠
1. 安溪张氏攸跻堂
位于湖头镇后溪村。始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1996年重修。由安溪张氏各房联宗合建,又称安溪张氏联宗祠。
2. 清溪张氏家庙
位于泉州承天巷。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安溪张氏二十二房宗亲集资合建。
3. 萍州天山张氏家庙
大坪乡萍州天山派张氏宗祠。位于大坪天山下。由一世祖张满进始建,为二进结构。明崇祯十年(1637年)重建,将屋基加高3丈。清顺治八年(1651年)再次修建。后因年久失修于1969年倒塌。1986年经海内外张氏宗亲倡议,按旧基体形风貌特点进行重建,门面及主体改用石材。1999年新建两边护厝,条石墙体,钢筋水泥结构。天山张氏家庙据称是“田螺形”,厢内龛后正中有一长方形湿地,且与豪边界线分明,长年如此,人称“田螺含露”;天井中长年有一泉水,人称“田螺吐珠”,堪称奇观。家庙坐乾向巽兼亥巳,二进五开间双护厝,天井水出乙,大埕水出甲,大水口出丁,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门联:“风度犹存唐相国;家声特绍宋名臣。”其他楹联有:“直讲家声仍旧;儒林甲第方新”、“士农工商各执一艺,便是祖宗肖子;仁义礼智能充四端,方成天地完人”、“庙依乾立极,天作高山覆载厚;祖以孝传家,世昭圣训书诗长”、“儒院俦师兴国计;林园桃李栋梁材”、“人心知水源木本;庙貌报祖德宗功”。
4. 桃舟棠棣张氏宗祠
位于桃舟乡棠棣村,共有三座。一世祖祠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由张九一始建,称“元亨堂”,坐癸向丁。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被贼寇烧毁。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重建,改名为“时恩堂”。崇祯十六年(1643年)又因匪患被烧毁。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再建。1986年集资重修。2003年12月因电炉失火全部焚毁。现正重新筹建。楹联:“广汉家声关中世泽,曲江风度燕国文章”;“由桂林而高兴而桐地一脉相承开基绪,自元末而明初而清时四朝经历永千年”。二世张千一建(西祖)“后门堂”,张千五建(东祖)“石阶堂”。后门堂楹联:“后基布叶,自是前光克迪;门庭广大,依然尽世高风。”石阶堂楹联:“石似宏钟闻声名,胜迹千古;阶培芳桂茂荣香,腾达四方。”
5. 长坑祥泉张氏祖祠
又名弓形祖祠,位于长坑乡祥泉村瓦坪头。始建不详。土木结构,坐西北朝东南,一字形建筑,一进五开间,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楹联:“祥磜奠鸿基,沿流溯源支派原分洞地;弓形垂燕翼,荣宗显祖功名宜占巍科”、“弓必学箕冶必学裘,远大规模垂祥磜;形如在左声如在右,绵延德泽振清河”等。
6. 蓬莱岭美张氏祖宇
位于蓬莱镇岭美村,共有两座,分别称“田中祖宇”与“文斗祖宇”。
田中祖宇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坐庚向甲,名为“正宇堂”,连四护厝。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2002年筹资45万元翻建。宗祠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平方米。楹联“田播朱华风雅颂;中朝笔架品清扬”、“田本千秋金鉴曲江相;中承百忍家风九世堂”、“田润后昆,凤起龙腾开玉局;中流砥柱,天高地迥展鹏程”、“七侯汤汉唐三相;万选青钱宋二铭”。
文斗祖宇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历代有修建。宗祠坐西朝东,土石木结构,大厝式建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楹联:“文林竞发孙支秀;斗室崇高祖德长”、“文螺献瑞,翠岭朝阳新气象;斗宿呈祥,曲江夜月旧景观”、“文昌聚秀,奕世传芳光祖德;斗山育贤,福泽绵长荣宗支”、“文采辉煌,荟萃群英传史实;斗星灿烂,簪缨世代庆丰年”。
7. 龙涓鹤林张氏宗祠
位于龙涓乡鹤林村。始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占地面积232.8平方米。楹联:“系出瀛山,溯清河而衍派;祥徽林鹤,倚大斗以开基”、“派出瀛山,祖泽孙谋深似海;灵钟大斗,蟠龙虎踞势何雄”。
8. 下西金门张氏祖祠
位于凤城镇下西街。始建于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年),民国29年(1940年)因大厅受火灾重建,1957年下大厅倒塌至今未建。
9. 魁斗大岭张氏岱屏堂
魁斗镇大岭寨顶张氏祖祠。始建不详,2000年重修。为二进大厝,共十三间。
10. 祥华小道凤岛张氏祖祠
祥华乡小道张氏祖祠,于1987年重修。
11. 祥华村张氏宗祠
共在两座。八斗尾张氏祖祠位于祥华乡祥华村八斗美自然村,又名“东木祖宇”,
明洪武五年
(1372年)始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587平方米,历代均有重修。楹联:“东序昭,西序穆,昭穆维伦华地文明永耀;木有本,水有源,本源可溯清河世泽长新。”岭兜祖祠位于祥华村岭兜自然村,亦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土木结构,坐辛向乙兼戌辰,历代有重修,1998年再修并立祖宗神位,建筑面积594平方米。
12. 祥华东坑华美山张氏祖宇
位于祥华乡东坑村。始建未详。后于民国34年(1945年)和2000年两次重修。坐北朝南,土石木结构,悬山屋顶,一进五开间,有围墙、阳庭,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楹联:“华峰崇颍盈门锦;美德传扬奕世良”、“华山并耸,兰香桂馥增景福;美地丕荣,梅志松姿毓人龙”等。
13. 金谷河内张氏祖祠
共两座。一世祖祠“银堤坂”,形称“田螺吐盖”,坐未向丑兼坤艮。二世祖祠“金堤堂”,坐坤向艮兼未丑。2001年集资16万元重修,占地1052平方米。门联“金门更美昭光泽;堤宇重光焕后昆”。龛联“金鉴千秋以义以德盛;堤延万世惟耕惟读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