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峪中学05-06(一)期末高二历史答案 2006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50×1=50分,请将正确答案字母涂黑)
1-5:CADDC 6-10:DBAAC 11-15:CBCAA 16-20:BCBCD 21-25:AACDA 26-30:CCCAD 31-35:CCDCA 36-40:DDCAC 41-45:BABBA 46-50:BDBCB 二、非选择题(50分) 51.(1)重大事件或现象: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世界经济霸主(世界工厂) (3分)
(2)内在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增强了英国经济、军事实力,它在世界各地抢夺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4分) 52.(1)共同目的: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改造农村生产关系,走农业资本主义
道路,促进资本主义工农业的全面发展,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2分)
(2)不同方式:英国通过议会颁布法令,继续圈占土地,使土地大多数落入资
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法国在革命中,把土地分成小块,用分期付款的办法卖给农民,使一般农民可以获得土地。(4分)
(3)对经济的影响: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原料,有力地推动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法国的措施在当时虽然起到了动员农民、推动革命的作用,但从长远看,却阻碍了新技术的使用,造成法国农业落后和农村市场狭窄,滞缓了法国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4分) 53.(1)特征:工业发展迅速;出现垄断组织。(4分)
(2)原因:明治维新的成功;政府的大力扶植;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等。(6分)
(3)影响:成为带有军事和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军国主义迅速膨胀。(3分) 54.世界总特征:资本主义兴起,封建社会衰落;世界由孤立到开始形成一个整体。(2分)) 欧洲表现:
经济方面:14、15世纪,在欧洲的一些城市和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新航路开辟在欧洲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伴随着对外殖民扩张和一系列的资产阶级运动,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的发展。(2分))
政治方面:形成中资产阶级开展了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宗教改革凡天主教的宗教控制;(2分))
思想文化方面:兴起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文艺复兴运动(2分))
55.两种方式:以亚洲革命风暴中中国太平天国等事件为代表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以日本明治维新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向西方学习而进行的改革自强。(4分)
差异:前者由各国农民阶级或封建统治者领导的,以武装反抗方式进行,后者由中下级武士为核心的倒幕力量领导,以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进行;前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各国的社会性质,后者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6分)
差异根本原因:①亚洲其他各国在遭受西方侵略前封建统治力量比较强大,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新兴的社会力量较弱;日本在西方侵入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2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