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接口规范 - 附录3(3)

2025-07-27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aim1DAi?7?aim2DAi?6???aimAiD8?pim1D7?pim2D6???pim7D1?pim8 除以gCRC8(D)产生的余数等于0。

如果Mi?0,即没有传输块进入CRC校验单元,则不需要附加CRC校验比特;

如果Mi?0,即有传输块进入CRC校验单元,但是传输块为空块(即Ai?0),则可以根据高层指示增加24、16、12、8或0个校验比特,这些附加比特值为0。

4.2.1.2 带有CRC的码块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附加了CRC后的比特用bim1,bim2,bim3,?,bimBi来表示,其中Bi=Ai+Li。aimk和bimk之间的关系为:

bimk?aimk

k = 1, 2, 3, …, Ai

bimk?pim(Li?1?(k?Ai)) k = Ai + 1, Ai + 2, Ai + 3, …, Ai + LI

4.2.2 传输块的级联和码块分段

在一个TTI中的所有传输块都是顺序级联起来的。如果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中的比特数比Z大,那么在传输块的级联后将进行码块分段。码块的最大尺寸根据传输信道(TrCH)使用卷积编码、Turbo编码或不编码而定。

4.2.2.1 传输块的级联

输入到传输块级联的比特用bim1,bim2,bim3,?,bimBi来表示,其中i为传输信道(TrCH)号,m为传输块号,而Bi为每个块中的比特数。在传输信道(TrCH )i上的传输块数用Mi来表示。级联后的比特用xi1,xi2,xi3,?,xiXi来表示,其中i为传输信道(TrCH)号,而且Xi=MiBi。

各参数间的关系定义如下:

xik?bi1k k = 1, 2, …, Bi

9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xik?bi,2,(k?Bi) k = Bi + 1, Bi + 2, …, 2Bi xik?bi,3,(k?2Bi) k = 2Bi + 1, 2Bi + 2, …, 3Bi ? xik?bi,Mi,(k?(Mi?1)Bi) k = (Mi - 1)Bi + 1, (Mi - 1)Bi + 2, …, MiBI

4.2.2.2 码块分段

如果Xi>Z,那么来自传输块级联后的比特序列将进行分段。分段后的码块有相同的尺寸。在传输信道(TrCH) i上的码块号用Ci来表示。如果输入到分段功能的比特数Xi不是Ci的整数倍,那么在第一块的开始处补充一些比特。如果使用Turbo码,且Xi?40,在码块的开始处加入补充比特。填充比特也将被传输,且总是为0。最大的码块尺寸为: - 卷积编码: Z = 504 - turbo 编码: Z = 5114 - 无信道编码: Z = 无限制

来自码块分段输出的比特,当Ci ? 0时,用oir1,oir2,oir3,?,oirKi来表示,

其中i为传输信道(TrCH)号,r为码块号,而Ki为每个编码块 比特数。 码块的数量:

??XiZ?when Z?unlimited?Ci??0when Z?unlimited and Xi?0?1when Z?unlimited and Xi?0?

每个码块中的比特数(仅当Ci ? 0时):

如果 Xi?40,而且使用Turbo码,则 Ki?40 否则

Ki=?Xi/Ci? 结束

10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补充的比特数:Yi?CiKi?Xi

for k=1 to Yi --补充比特的插入 oi1k?0 end for

for k=Yi+1 to Ki oi1k?xi,(k?Yi)

end for

r = 2 --分段 while r?Ci for k=1 to Ki oirk?xi,(k?(r?1)?K?Y)I

ii end for r = r + 1 end while

4.2.3 信道编码

码块被发送到信道编码模块。用oir1,oir2,oir3,...,oirKi标记,i是TrCH号,r是码块号,Ki是每一个码块的比特数。Ci是传输信道(TrCH) i上的码块数。编码完成之后的比特标记为yir1,yir2,yir3,......,yirYi,Yi是编码后的比特数。oirk和

yirk及Ki和Yi之间的关系依赖于信道编码方案。

TrCH根据以下的信道编码方案进行编码:

- - -

卷积编码 turbo编码 不编码

表1中显示了不同类型的TrCH的编码方案和编码速率。 每一种编码方案中的Yi值为:

11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

卷积编码: 速率为1/2时,Yi?2*Ki?16 ;速率1/3时,

Yi?3*Ki?24;

-

turbo编码: 速率1/3:Yi?3*Ki?12;

- 不编码: Yi?Ki

表1: 信道编码调度与编码效率的用法

传输信道(Trch)类型 广播信道(BCH) 寻呼信道(PCH) 随机接入信道(RACH) 卷积便码 1/2 编码方案 编码速率 1/3, 1/2 公共物理信道CPCH, DCH, DSCH, FACH Turbo编码 不编码 1/3 4.2.3.1 卷积编码

约束长度K=9。编码率为1/3和1/2。 卷积编码的结构如图3所示。

当卷积编码率为1/3时,卷积编码的输出将按output0,output1,output2,output0,output1,…,output2的次序进行。当卷积编码率为1/2时,卷积编码的输出将按output0,output1,output0,output1,…,output1的次序。

编码前码块的末端将加8个全0的尾比特。 编码器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将“全为0”。

12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InputDDDDDDDDOutput 0G0 = 561 (octal)Output 1G1 = 753 (octal)(a) Rate 1/2 convolutional coderInputDDDDDDDDOutput 0G0 = 557 (octal)Output 1G1 = 663 (octal)Output 2G2 = 711 (octal)(b) Rate 1/3 convolutional coder图3 速率1/2和速率1/3卷积码编码器

4.2.3.2 Turbo编码

4.2.3.2.1 Turbo编码器

Turbo编码方案是一个并连卷积码(PCCC),它由8状态子编码器和一个Turbo码内交织器。Turbo码的编码速率是1/3。Turbo编码结构见图4。

xk1st constituent encoderzkInputxkDDDInputOutput2nd constituent encoderTurbo codeinternal interleaverOutputz’kx’kDDDx’k

图4 速率1/3 Turbo编码器结构(虚线只在格栅终止时用到) 用于并连卷积码(PCCC)的8状态子编码器的传递函数为:

13

保密


WCDMA接口规范 - 附录3(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中国灯具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目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