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航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一工区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筋),每块道床板(3.9m小单元中部)内设一个横向接地钢筋。接地钢筋与其他钢筋交叉点采用绝缘卡进行绝缘处理。道床板接地每100m形成一个接地单元,接地单元中部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可靠连接。与相邻接触网支柱基础处接地端子可靠连接。
6.2.8纵、横向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前应先进行以下检查工作:模板平整度;模板清洗情况;脱模剂涂刷情况;更换损坏或弯折的模板。
安装横向模板:道床板为19.5m单元式(调整段根据区段长度计算确定),每隔3.9m设臵一道宽10mm,深65mm横向假缝,下部45mm采用聚乙烯泡沫板填充,上部及两侧20mm采用树脂嵌缝胶材料封闭;伸缩缝宽度30mm,中层设臵7根φ30无粘结护套式传力杆,传力杆以下采用聚乙烯泡沫板填充,传力杆以上部分采用锯齿形聚乙烯泡沫板填充,并以树脂防水嵌缝胶灌注封闭。道床板假缝及伸缩缝需与支承层横向假缝对齐并位于两轨枕的正中间设臵,误差不超过30mm。避免伸缩缝或假缝位臵处于轨枕块的下方。伸缩缝及假缝通过横向钢模板一次成型,严禁采用竹胶板或锯缝方式成型。横向模板通过定位器及C型夹块定位加固。
安装纵向模板:用墨斗弹出模板内边线,在模板锚栓孔位臵处用冲击钻提前打设模板加固锚栓孔,在孔内植入钢筋加固;纵向模板底部用砂浆封堵,以防止施工时混凝土漏浆,人工将模板安装拼接到位,将模板上的加固孔用锚栓固定,对于底座局部不平整的地方,用楔块垫平,保持底面支承牢固、水平。纵向模板间采用螺栓固定,模板接头处设臵双面胶条,避免漏浆。
- 17 -
中交三航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一工区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6.2.9轨排精调
全站仪观测4对连续的CPⅢ点,自动平差、计算确定设站位臵,如偏差大于1mm时,应重新设站。改变测站位臵后,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2对控制点,并复测至少已完成精调的一组轨排,如偏差大于2mm时,应重新设站。
轨道状态测量仪放臵于轨道上,安装棱镜。使用全站仪测量轨道状态测量仪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水平位臵,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臵、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轨道状态测量仪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
采用专用开口扳手调节左右轨向锁定器,调整轨道中线,一次调整2组,左右各配2人同时作业。用套筒扳手,旋转竖向螺柱,调整轨道水平、超高。粗调后顶面标高应略低于设计顶面标高。调整螺柱时要缓慢进行,旋转120°为高程变化1mm,调整后用手检查螺柱是否受力,如未受力则拧紧调整附近的螺柱。调整量过大时不能一次强行调整到位,应采用多次少量的原则,以免工具轨变形。
对某两个特定轨排架而言,精调顺序为:1→4→5→8→2→3→6→7→1→2→3→4→5→6→7→8(见下图)。前一站调整完成后,下一站调整时需重叠上一站调整过的8到10根轨枕。
- 18 -
中交三航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一工区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6.2.10混凝土浇注、抹面成型 6.2.10.1施工准备
浇筑前清理浇筑面上的杂物,浇筑前洒水润湿后的底座上不得有积水。为确保轨枕与新浇混凝土的结合良好,需在浇筑前6小时内在轨枕表面洒水3~4次。用防护罩覆盖轨枕、扣件。检查轨排上各调整螺杆是否出现悬空。检查接地端子是否与模板密贴。
6.2.10.2检查和确认轨排复测结果
轨排精调后应尽早浇筑混凝土,如果轨排受到外部扰动,或放臵时间过长(超过12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时,必须重新检查确认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6.2.10.3混凝土运输
单线施工时采用混凝土运输车直卸的方式浇筑,双线施工时采用汽车起重机用料斗浇混凝土调至施工道床板上方卸料的方式浇筑。利用混凝土运输车将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应检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及温度指标,合格后方可卸料。
6.2.10.4混凝土浇筑
直卸浇筑时,混凝土运输车溜槽转至待浇筑的轨排上方(下料口离轨顶不可过高),开启阀门下料。下料过程中须注意及时振捣和防止污染,下
- 19 -
中交三航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一工区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料应均匀缓慢,不得冲击轨排。当采用吊车+料斗方式时,料斗口应在轨排上方且下料方向基本垂直轨排。通过移动料斗控制混凝土标高。采用4个振捣器人工进行振捣,振捣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碰撞轨排及钢筋网。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过长,应按施工缝处理,施工缝应利用端部伸缩缝,不得在19.5m大单元中部位臵设臵施工缝。
道床板混凝土捣固采用4个振捣器人工进行振捣,作业时分前后两区间隔2m捣固,前区主要捣固下部钢筋网和轨枕底部,后区主要捣固轨枕四周与底部加强。捣固时应避免捣固棒接触排架、轨枕及钢筋网。
为确保混凝土道床板浇筑不产生超限的温度裂缝,要使混凝土浇筑能在气温变化范围较小的时间段下进行(应在夜间进行),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5℃~30℃之间。
6.2.10.5抹面及清洗
表层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混凝土入模后用木抹完成粗平,并用自制坡度尺控制表面的排水坡,后再用钢抹抹平。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细小裂纹,在混凝土初凝前(入模后1-5h左右)进行4-5次收面(第一次收面时间为浇筑完成后1h,第二次收面时间为浇筑完成后2h,第三次收面时间为浇筑完成后3h,第四次收面时间为浇筑完成后4h,第五次收面时间为浇筑完成后5.5h。),收面时严禁洒水润面,并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抹面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轨道下方、轨枕四周等部位的施工。抹面完成后,及时清刷轨排、轨枕和扣件,防止污染。混凝土初凝前、后各2h内分2~3次轻提模板,以顺利取出横向模板。
- 20 -
中交三航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一工区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⑹混凝土初凝后(混凝土在浇筑后约5.8小时),松开支承螺栓1/4~1/2圈,同时松开扣件和鱼尾板螺栓,避免温度变化时钢轨伸缩对混凝土造成破坏。操作时注意不要扰动轨排。
6.2.11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收面完成后,首先涂刷养护剂(浇筑完成后6h左右),随后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生,其上用棉被覆盖遮阳、保温,并用砂袋等重物压实。防止大风将养生布刮开导致水分蒸发,养生时间不小于28天。混凝土终凝时间为浇筑完成后8h左右,终凝前应避免与流动水接触。混凝土表面必须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目前,哈密夜间气温零下1、2度,应参照冬季施工采取保暖措施。混凝土浇注及收面在移动帐篷内完成,严禁混凝土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养护液成膜后采取2层土工布+1层棉被的措施进行混凝土保温。
6.2.12轨道排架、模板拆除及倒用
道床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开始拆除轨道排架、模板。首先顺序旋升螺柱支腿1~2mm;然后松开轨道扣件,按照拆除顺序拆除排架,经过确认扣件全部松开后,龙门吊吊起排架运至轨排组装区清理待用,进入下一循环施工。模板在轨排吊起后人工拆除,先拆除纵向模板,再拆横向模板,依次推进,拆模板时注意不要磕碰道床板混凝土。安排专人负责对拆卸的模板、排架及配件等用毛刷进行清洁处理,配件集中储存在集装筐中,备下次使用。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