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结题报告(2)

2025-07-20

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决定对学生采取隐性分层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决定分成3个层次A、B、C ,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或勤奋的学生属于A层;接受能力一般、学习成绩中等或学习情绪不够稳定的属于B层;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的学生属于C层。然后把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按座次编成混合组,以四——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尽量使各组学生整体水平基本平衡,并指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学习活动。其优势:(1)隐性分层,保护C层的学生的自尊心,为学困生开辟了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变 (2)实现了分层与分组的有效结合。(3)强化自主学习在分层教学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并把自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为教师分层教、学生分层合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阶段(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主要进行了各项子课题的分类研究,提出了要注重解决分层合作教学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的问题,我们确立的目标是探讨适合农村初级中学发展的“分层教学模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分层次因材施教原则的研究

了解了学生成绩的分化现状和成因之后,我们每个老师各自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了分类,并建立了跟踪档案。在实践探索中,我们认为:因材施教、并非是要减少学生的差异。实际上在有效地因材施教策略影响下,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差异可能更大。因为能否充分的得益于受教育条件,这本身就是潜能高低的一个表现。在较适宜的学习条件下,潜能低者能够开发出潜能,潜能高者会发展的更快,教师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应该设计不同的发展蓝图,这样才能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研究过程中,常凤奎老师的《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获区级一等奖;范淑云老师的《感悟新课标构建新课堂—浅谈初中英语高效教学的策略》获市级三等奖。

2、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的研究。

“学困生”概念由来已久,如何转化学困生呢?为此,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以下方法可以转化学困生。

首先,尊重学困生,做好其思想工作,帮助其建立起自信是转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根据调查了解,作为学困生,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经很没自信,相当一部分学困生还会出现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他们的心里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们,家长不喜欢他们,同学看不起他们,连他们自己也讨厌自己。在这种阴影下,尽管他们还尚存一丝的上进心,也会无法对抗强烈的厌学情绪,也就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厌学情绪会吞噬他们的学习热情,最终导致恶性循环。于是学困生更难走出学困生的泥泞。因此,必须先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其次,用心去了解学困生学习能力不如人的根本原因。

据了解,学困生之所以学习能力不如人,或学习成绩不如人,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

的是智力不足,有的是不够勤奋,有的是受外界因素影响,有的是心理因素影响等等。

再次,运用合理的指导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们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永远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困生,在教法上更要讲究。在进行教学时,在学困生身上要花更多的时间与心思。在课堂上,讲课速度与深度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他们的接受能力较差,反应速度较慢,要给他们留出一定的空间。在备课时要给学困生准备适合他们能力的习题。在批改作业时尤其要细心,最好较多的面批和一对一地进行作业评讲。课后多作辅导。

最后,对学困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对实施分层合作教学的策略的研究做了系统研究 1、确定出了5条实施策略。 ①备课分层

教师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分层次备课。 ②课堂教学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认识知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异步达标。按课型确定分层,新授课在时间的安排上,B层、C层的授课时间一般是25—30分钟,能保证B、C层学生能听懂吃透。对A层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层学生学有余味。

按教学内容,提问分层,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层学生,学生的回答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

③作业布置分层

传统教学中,给全体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则显得过于简单,只能是浪费时间,相反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可能难以独立完成而只能抄袭,当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多样化布置给不同类型的课后作业。对于c层学生,教师可布置只要求学生简单应用所学知识即可解决的基础型题目;对于学习中等处于B层学生,教师可布置一些需较复杂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练习型作业;对于A层优秀学生,教师则要布置一些应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拓展型或创造型习题。

④辅导分层

对C层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选题简单、基础;对B层学生增加综合性习题,

鼓励拔尖;对A层学生进行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

⑤学生评价分层

评价是学习过程中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来定。“差生”特别需要成功的机会与宽容的态度。“成功”二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不能让A层学生停滞不前,要有更高的目标;B层学生要向A层进军,不要满足于现状;C层学生更不要灰心,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相应的目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正确对待自己的位置并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以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学习。分层的同时要顾及到每层学生的心理,让层学生对C层学生进行辅导,C层学生以A层学生为榜样,人人做到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2、具体实施措施。

①积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课,实施开课、评课。边研究边学习,及时反馈进展情况,使研究有效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去。 2012年4月杨美娜在“分层教学”方面做了大胆尝试。杨美娜老师的研究观摩课《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有区别的合作教学活动。根据全班人数多少将学生平均分成5~6个大组,按照座次的“就近原则”,将四周临近的8~9名学生组合起来,其间包含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每大组再分成2~3个小组,每组3~4人为宜。大、小组的相互结合,既避免小组过于零散,又减少了大组任务的繁重。如把整班学生只分成若干小组,在学习过程中调度起来就会比较浪费时间;假如只分成大组,讨论问题的时候,难免流于形式,不能保证每一组各位学生学习质量。在平时交作业时,以大组为单位,便于分发和收交,省时省力;小组也便于在课堂上对每位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或纠正。

其次,做好小组长的任命工作。对各组长的任命,在组内充分发扬民主,教师只是对于组员推选的组长,加以综合审核,合格的宣布上任,不合格的给出适当的理由。一般皆以成绩优秀者为组长,座次安排在本组同学中间的位置,便于前后、左右帮助本组同学,保证每大组一位大组长,每小组一位小组长,小组长服从于大组长。切记:在小组形成的过程中,一切要从实际学情出发,形成有利于所有个体发展的“异质性小组”,确保小组中的弱势个体不受到排斥,能得到全组同学的帮助和辅导;高成绩的学生不主宰整个小组,并主动去帮助其他组员,切实发挥组长的作用。如在进行问题答辩时,设置不同层次问题,让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竞赛抢答时,一个人不能连续多次起来回答问题;在别人回答问题时,要学会倾听,给别人回答的机会。对于简单的问题,让低层学生先答,留下较难的让高层次学生回答,使各层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也使知识点贯彻到实处,在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加强巡视指导,重视低层学生,适时点拨。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从其他学生的阐述中接受到许多信息,受到启示,从中得出结论或找到答案,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和提高。

②围绕课题,按照阶段研究目标,分别开展了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设计比赛、优秀案例评比、课堂实录评析 、“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大讨论等主题研讨活动。

2014年5月在校优秀课堂、优秀教案评比中,王娟老师的展示课《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

用题》在学校得到推广。在教学中,她设计了如下的课堂练习。

例3、某建筑工程队在工地一边的靠墙处,用120米长的铁栅栏共 同 课 堂 练 习 围成一个所占地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长方形临时仓库,铁栅栏只围三边,求长方形临时仓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变式一:某建筑工程队在工地一边的靠墙处(墙长为50米),用120米长的铁栅栏围成一个所占地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长方形临时仓库,铁栅栏只围三边,求长方形临时仓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变式二:某建筑工程队在工地一边的靠墙处(墙长为20米),用120米长的铁栅栏围成一个所占地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长方形临时仓库,铁栅栏只围三边,求长方形临时仓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A层与B层完成 若某建筑工程队在工地一边的靠墙处,用34米的铁栅栏围成一个面积为144平方米长方形临时仓库,仓库的门宽2米,则长方形临时仓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若某建筑工程队利用m米长的墙的一边,用120米长的铁栅栏围边,试讨论墙长m取不同数值时长方形临时仓库的两邻边的情况? 拓展完成 提高(A层)成一个所占地面积为1152平方米的长方形临时仓库,铁栅栏只围三这样课堂中每位学生都能学得有所收获,学得有兴趣,学得有信心。而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重启发他们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指导,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课堂教学效果好。 ③及时评价总结,积累并整理研究资料。 参与研究的成员争取每年发表一篇论文,或在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④2014年12月—2014年6月,课题组成员对三年来研究过程做了疏理和归纳整理,并在实践中强化提升了对初中分层教学中一系列问题较为系统的认识,课题组依次整理撰写了《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实施初中分层合作教学的有效策略》,《化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等。

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 实行分层合作教学,通过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在最合适自己的学习环境求得最佳的发展。

(四):成果总结阶段(2006.1—2006.4) 收集实验记录,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论文,做好课题实验成果总结工作。通过各种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及时反馈,通过论文等形式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

六、研究成果与分析

经过四年多语文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实验者对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有了深刻的体会,同时也逐步建立发展性评价的体系,并取得比较好效果。

(一)加快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1、学生分层思想理念与方法进行了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分层提问、分层辅导特定的教学手段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同时受益。分层有效的避免了分层可能给学生造成的心理障碍及心理伤害,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是面向未来发展进行分层定位,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2、对分层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流程进行了创新。

推出了“466“教学模式流程,即:遵循4个原则(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主导主体行的原则;激励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教学6个环节(课前预习;预习检查;达标导学;巩固练习;检测反馈;复习总结);6项具体措施:1、必须布置预习、检查预习。2、确定三类具体教学目标。3、纯讲授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学生发言不少于20人次。4、学生动笔训练时间不少于10分钟。5、每节课要过关检测,课后要跟踪。6、布置作业类型多样,有层次性。一方面要增加学生的独立活动,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想,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坚持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学,学生自己能思考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就能用适合自己的速度去学习,从而达到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做到因人分层施教。另一方面是强化教师对学生独立活动的主导作用,做到整体把握,分层推进,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置于教师的引导、指导之下,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由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必然出现各类学生参与程度、学习收效不同的现象。以学论教,教为学服务,学因导发展,在学生独立活动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情况及所遇疑难,并依此因势利导,分层施教。

3、分层合作教学实验促进了学生的评价能力的提高,规范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学会了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学会了找出自己的特长、潜能与不足,使学生充满自信,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同学、教师,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一套农村初级中学“因材施教”成效的评价标准。

4、分层教学能融洽师生关系。由于分层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


分层教学结题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实务手册-—kfc肯德基店长工作实务手册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