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解放思想是( AB )。
A、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B、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C、使手段与目的相符合 D、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ABC )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理论创新
4.江泽民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BC )。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克服片面性
5.胡锦涛指出,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是( ABCD)。
A、认识规律 B、把握规律 C、遵循规律 D、运用规律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是(ABCD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三、辨析题
1.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宏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52 四、简答题
1.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46-47
2.简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的主要内容。53-54 五、论述题
1.试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47-48 2.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51-5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D )。
A、半封建性质 B、资本主义性质 C、殖民地性质 D、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2.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 D )。
A、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人民翻身解放
D、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3.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C )。
A、新民主义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无产阶级革命
4.近代革命以( C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
A、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五四运动为开端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社会是 ( C )。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6.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下列哪篇文章中回答了“红旗
到底打得多久”( D )。
A、《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战争和战略问题》 C、《井冈山的斗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7.泽东东在下列哪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A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C、《论联合政府》 D、《新民主主义论》 8.官僚资本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
的( D )。
A、资本主义 B、殖民主义
C、国家资本主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C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B )。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新民主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民主义革命的动力是 ( ABCD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的重要著作有(ABCD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战争和战略问题》 3.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ABCD )。
A、思想建设 B、政治建设 C、组织建设 D、作风建设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是(AB)。
A、主要是工农联盟 B、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C、主要是劳动者的联盟 D、主要是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ABC )。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革命根据地建设
6.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AC)。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地主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7.毛泽东指出,在全世界多种多样的国家体制中,按其政权的阶级性质来划分,基本地不外乎这三种:( ABC )。
A、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B、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C、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D、民主主义共和国 三、辨析题
1.“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69 四、简答题
1.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76-77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73-76 五、论述题
1.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73-76
2.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作出的巨大贡献?70-72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 C )革命阶段的开始。 A、新民主主义 B、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 D、共产主义
2.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发展农业互助组,是农业合作化的最初过渡形式,具有的性质是( C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D、半社会主义性质
3.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4.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 A )。 A、发展互助组 B、生产合作社
C、发展高级社 D、人民公社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D)。 A、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实行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C、实行计划订货、统购包销 D、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6.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是指(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方法是(C )。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 D、收归国有 8.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C )。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恢复国民经济 9.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是( C)。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建设创新型国家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总路线提出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主要是 (ABC )。 A、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B、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发展高级社 D、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包括 ( ABCDE)。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