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听辨下列西方创作乐曲片段,请用连线将其流派的正确答案连接起来:
第一曲 古典乐曲 第二曲 浪漫派乐曲 第三曲 民族乐派乐曲 第四曲 印象派乐曲 第五曲 表现主义乐曲
题型四 表演形式和曲体结构听辨,每曲播放两遍(15分): 1、听辨下列歌曲片段,请用连线将其演唱形式的正确答案连接起来:
第一曲 二重唱 第二曲 合唱 第三曲 四重唱 第四曲 无伴奏合唱 第五曲 独唱
2、听辨下列乐曲片段,请用连线将其演奏形式的正确答案连接起来:
第一曲 独奏
第二曲 管弦乐 第三曲 军乐 第四曲 协奏 第五曲 弦乐五重奏
3、听辨下列乐曲,请用连线将其乐曲曲体结构的正确答案连接起来:
第一曲 带再现单二部曲式 第二曲 一部曲式 第三曲 回旋曲式 第四曲 二部并列曲式 第五曲 三部并列曲式
题型五:选择判断。请在每道题后面的括号中填入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5分)
1.我们的教育理想是为了( C )
A.有培养价值的公民 B.高智商的公民 C.我国所有的公民 D.有经济基础的公民 2.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了( D )
A.培养有专长的学生 B.向上级音乐专业学校输送人才 C.参加各类艺术竞赛 D.每个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 3.中小学音乐课是( B )
A.选修课 B.必修课 C.限制性选修课 D.活动类课 4.当前我国教育方针的表述是( D )全面发展。 A.体、智、德、美 B.德、智、体
C.德、智、体、美 D.德、智、体、美、劳 5.下面那句话是《课程标准》中表述的( B )
A.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
一。
B.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C.音乐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音乐教育是学校进行德育的有效手段。
题型六:填空题。请在每道题的空格中填入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5分)
(1)《标准》中要求三—六年级的学生每学年能够背唱(4 - 6)首歌
曲。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 -4 )首欣赏曲。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 -3 )首。能够创作(2 -4 )小节的节奏短句和旋律。(小学教师答)
(2)《标准》中要求七—九年级的学生每学年能够背唱( 3 - 5 )首
歌曲。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 2-4 )首欣赏曲。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 - 3)首。能够独立地或他人合作创作(8 )小节左右的短曲。(中学教师答)
(3)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按照国家规定和要求
开齐和开足艺术类课程。
(4)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中的艺术课程列入 期中 考查和 期
末 考核科目。
(5)音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审美功能 、 认识与教育功能 和 娱乐
功能。
题型七:简答题。(5分)
《标准》对课程目标的表述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请简要说明哪三个层面,具体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课程目标的三个层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中小学)具体内容是: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三、知识与技能:1、音乐基础知识;2、音乐基本技能;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4、音乐与相关文化。
(高中)具体内容: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思考并规划人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2.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3.通过对我国优秀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传统及优秀的音乐作品,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使学生初步具有国际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要启发学生在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体验中,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比较。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
3.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合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以音乐为媒介,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三、知识与技能
1.欣赏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体裁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学习音乐的表现手段,了解音乐的历史与发展,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
2.通过对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参与教学中的表演及创作活动,培养与其相关的表演、创作能力。
上述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进行表述,在实际操作中,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模拟测试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____________的交响乐曲,《春节组曲》中的第一
乐章。
2. 中国第一部歌剧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国的国粹艺术京剧,它的形成基本为三个阶段,_______年徽班进京为第一阶段;
_______年汉调进京为第二阶段;此后,二者在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再揉进昆曲,最终于________年左右形成京剧。
4. 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大类。 5.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创作了_____部交响曲作品,由于作品内涵深刻、
技艺精湛,因此被世人誉为乐圣。其中最为著名的有: 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5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6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9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舒伯特是______(国籍)著名作曲家,一生中创作了多部交响曲。尤为令人称道的
是,他毕生还创作了六百余首艺术歌曲。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 著名歌剧《弄臣》、《阿依达》等,均出自在歌剧创作领域成就卓著的意大利作曲家
__________________。
8. 著名的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___________的经典之作。
9. 波兰著名作曲家肖邦,在他短暂的一生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其中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体裁的作品,为世界人民所喜爱,并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
二、 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 古典歌曲《满江红》的词作者是________。 A、文天祥 B、岳飞 C、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