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4.4 系统分析
本系统能实现基本的家用自动窗帘使用。可以实现外界光强时窗帘打开,光弱时是自动关闭。但若综合考虑天气和时间因素,系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外界阴天等其他干扰因素会使窗帘不能正常打开。所以还需加入定时系统。当光敏电阻失效时窗帘不能自动开合,所以还需加入红外遥控系统。使人们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窗帘的打开与关闭。通过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知道电机的工作状态还可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程序的编写很简单,通过不同数字表示相应工作状态。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鸣响提示电路提示电机正在工作,以避免多次按下按钮使单片机进行误操作,造成死机。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窗帘的设计,在实时性要求较低的测控与采集系统的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在国内外,自动调光窗帘成为人们家居生活的首选布置。
14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第5章 课程设计总结
本次设计器地介绍了自动窗帘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以及软件设计。在总体方案设计中以光敏电阻作为传送信号的传感器,用步进电机作为信号输出的执行元件,89C51单片机作为主要的控制元器件,并且应用了按键以及和显示电路。应用89C51单片机的优势减少了硬件的复杂性,光敏电阻接收外界光照信号,经过A\\D转换后,传送给单片机一个电信号,单片机经过处理后,控制步进电机做出相应的动作,以控制窗帘的开闭。在实现一般应用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定时元器件电路,使窗帘的自动化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光敏电阻的良好感光性以及步进电机的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优点使窗帘控制开关更加稳定。
本次毕业设计的整个研究与设计过程包括选题、设计以及完善等。首先,在选题方面查阅了很多与题目有关的资料和课题并且制定设计方案,进行设计的总体规划,然后将这些方案落实到设计环节中。其次,在制定的方案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硬件以及软件进行设计,并用相关软件进行仿真设计。最后,对设计内容进一步修缮,以求达到最佳设计结果。虽然设计内容完成了基本的功能,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一定欠缺,比如在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窗帘工作方式的显示以及没有添加类似红外遥控的设计等。
此次设计过程中,在完成设计任务之外也让我器性地认识和全面地掌握了单片机相关技术,从本次毕业设计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念来源于实际的含义。在和同学以及老师的就相关问题的互相讨论交流中,我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但在这些不足中我又学到了很多知识,使我的综合应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15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 何希才,薛永毅.传感器及其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2] 瞿贵荣.电动窗帘红外遥控电路[J].家庭电子,2005(2):2-3. [3] 郭成林.智能遥控窗帘系统设计[J].山西电子技术,2006(6):32-33. [4]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
[5] 吴爱萍,黄振兴.基于AT89S52的智能窗帘群控系统[J].科技资讯,2007,8 [6] 梅丽凤,王艳秋.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2 [7] 陈伯时,阮毅.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 [8] 中国工控网网页, http://www.gongkong.com/
[9]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 江思敏,胡荣.Protel电路设计教程[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2] 李全利,迟荣强.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3] 程学先,林珊,程传慧.汇编语言程序设计[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6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附录 (1)A/D转换程序如下: ORG 00H LJMP START ORG 0BH LJMP T0X ORG 30H
START: MOV CH,#0BCH MOV DPCNT,#00H MOV R1,#DPCNT MOV R7,#5 MOV A,#10 MOV R0,#DPBUF LOP: MOV @R0,A INC R0 DJNZ R7,LOP MOV @R0,#00H INC R0 MOV @R0,#00H INC R0 MOV @R0,#00H MOV TMOD,#01H
MOV TH0,#(65536-4000)/256 MOV TL0,#(65536-4000) MOD 256 SETB TR0 SETB ET0 SETB EA WT: CLR ST SETB ST CLR ST
WAIT: JNB EOC,WAIT SETB OE
17
MOV GDATA,P0 CLR OE MOV A,GDATA MOV B,#100 DIV AB MOV 33H,A MOV A,B MOV B,#10 DIV AB MOV 34H,A MOV 35H,B SJMP WT T0X: NOP
MOV TH0,#(65536-4000)/256 MOV TL0,#(65536-4000) MOD 256 MOV DPTR,#DPCD MOV A,DPCNT ADD A,#DPBUF MOV R0,A MOV A,@R0 MOVC A,@A+DPTR MOV P1,A MOV DPTR,#DPBT MOV A,DPCNT MOVC A,@A+DPTR MOV P2,A INC DPCNT MOV A,DPCNT CJNE A,#8,NEXT MOV DPCNT,#00H NEXT: RETI
DPCD: DB 3FH,06H,5BH,4FH,66H DB 6DH,7DH,07H,7FH,6FH,00H DPBT: DB 0FEH,0FDH,0FBH,0F7H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