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本科) 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非(3)

2025-11-12

数值积分,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常微方程的数值解法。本课程用Mdtlab软件实现各种数值算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数值方法(Matlab版),John.H.Mathews等著,陈渝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科学计算引论,Shoichiro Nakarwura著,梁恒,刘晓丰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3)数值计算方法(上、下),林成森编,科学出版社。 (4)数值分析基础,关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筹学

内容提要:线性规划,目标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排队论,存储论,对策论,决策论和多目标规划。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运筹学,运筹学教材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 (2)实用运筹学,魏国华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3)运筹学,刁在筠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竞赛数学

内容提要:中学数学竞赛研究分专题进行,包括:初等数论,不等式,几何变换,数列,函数,图论初步等。教学方法是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讲授为主,解题思想,解题技巧以讨论为主。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竞赛数学教程,陈传理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竞赛数学解题研究,张同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组合数学

内容提要:组合数学的基础内容,包括鸽笼原理,Ramsey定理,容斥原理,递推关系,生成函数,Polya定理,组合恒等式,反演公式以及组合设计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组合学导引,P.A.Brualdi,机械工业出版社。 (2)组合数学,曹汝成编,化南理丁大学出版社。 (3)组合数学,卢开澄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4)组合数学,马光思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非师范类本科)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数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具有初步的图书情报资料检索能力。

3、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宽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意识及能力。

4、具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二、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干学科:数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信息工程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分方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概率统计、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安排

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结构,学生只能从两个限选模块中择其一修读。

学时数 课程名称 学分 合计 公 共 必 修 国防军事理论与训练 教育 思 想 思想道德修养与理论 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各学期及周课时数 课程类型 2 2周 2周 √ 4 法律基础(含廉洁64 48 16 3 课 政 治 理 论 修身) 马克思主义基本3 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48 48 3 课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6 96 72 24 6 2 要 32 32 2 形势与政策 2 36 36 √ √ √ √ √ √ 大学英语I-IV(含14 语言与技能课 口语与写作) 健康与心理教育 大学语文 毕业生就业指导 体育 体育(含选修) 1 2 1 4 41 8 8 14 9 4 4 4 4 4 4 4 4 16 32 16 128 692 8周 8周 285 170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16 32 16 128 652 285 170 68 51 51 51 51 68 68 34 40 8周 8周 17 17 17 17 34 2 9 6 5 5 1 2 10 6 6 4 2 7 6 4 4 2 0 2 13 4 4 1 1 4 4 0 1 8周 0 224 224 4 4 3 3 公共必修课小计 专业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 解析几何 专业必修课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大学物理及实验(1) 数学建模 常微分方程 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与算法 计算机科学导论 8周 数值分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信息论基础 专业必修课小计 必修课合计 管理信息系统 大学物理及实验(2) 最优化理论和方法 数据库原理 算法设计与分析 运筹学 计算机图形学 密码学 数据库原理 专业限选课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大学物理及实验(2) 操作系统 汇编语言 网络原理 计算机图形学 软件工程 可视化程序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 专业限选课小计 组合优化 人工智能 JAVA与模式 数字信号处理 数据分析 4 4 4 83 124 3 3 68 68 68 1203 1895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306 34 34 34 51 68 68 1084 1736 34 34 51 34 34 51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221 34 34 17 17 119 159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85 17 16 25 0 16 26 0 15 22 0 8 21 3 3 3 4 12 1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12 4 4 8 8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15 0 0 0 4 4 4 0 0 0 4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18 2 2 2 专业任选课 模式识别 信息与编码 数学实验 网站规划与信息服务 网络程序设计 实用编程 专业任选课小计 2 2 2 2 2 2 10 34 34 34 34 34 34 170 17 34 17 17 17 17 102 17 17 17 17 17 68 0 0 0 0 0 0 4 4 4 4 4 4 20 4 4 4 4 4 4 20 公共全校公共任选课(客家学任选 模块必选一门) 课 8 128 128 2 2 2 2 选修课合计 36 160 604 2499 451 2187 134 312 0 0 2 5 14 17 20 20 总计 25 26 24 26 27 25 20 20

四、实践人才培养方案

1、认识阶段:在第三学期安排1周时间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参观,使学生对本专业和信息事业的发展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2、数学实验:安排数学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数学软件包的使用。

3、专业实习:为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第七学期安排专业实习8周。

4、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进行独立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时间集中在第八学期用8周时间进行,通过答辩评定成绩。

五、学制与培养制度 本专业学制四年。

实行学分制。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160。学生提前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对于在规定的年限内难以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可延长学习时间。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应用人才的需要,鼓励学生努力扩大知识面,申请双学位。

六、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累总

学时数 类 别 课 型 (或周数) 占学时(%) 学分数 占学分(%) 备注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本科) 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非(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6、220kV系统1#主变由运行转检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