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秘诀(7)

2025-11-13

发生额)

贷:应付帐款 ------------(贷方累计发生额-借方累计发生额) 现金/银行存款

(5)利用前面的(公式一)替换得到调整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利润表上的本年累计数) 存货 --------------------(期末数-期初数)[发生额替换成余额]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明细帐累计发生额)

贷:应付帐款 --------(期末数-期初数)[发生额替换成余额]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倒挤出来的数) 呵呵,也不是很复杂是吧。我们用前面的数字来验证一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18 存货 2(=10-8)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贷:应付帐款 4(=16-12)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19

原来如此,这下有点明白了?好的,我们继续设想一下,企业采购存货,不仅通过应付帐款,还有应付票据,还有预付帐款呢,另外不光销售产品,可能还出售少量的原材料什么的。没关系啊,搞清楚了一个,另外的也就容易弄懂了,无非是多了几个调整项目而已:

借:主营业务成本 -------------------(利润表上的本年累计数) 其他业务支出 --------------------(利润表上的本年累计数)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明细帐累计发生额)

存货 --------------------------------(期末数-期初数) 预付帐款 --------------------------(期末数-期初数) 贷:应付票据 -----------------------(期末数-期初数) 应付帐款 -----------------------(期末数-期初数)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倒挤出来的数) 那位MM在说什么?存货中不仅有材料成本,还有工资到哪里去了?真是个漂亮又聪明的MM,会计掌握的有点水平咯。没错,生产企业从购进原材料开始,经过生产加工过程,到产成品出售之前,所有发生的料、工、费都归集到存货项目中,简单归纳一下就是:

料、工、费 →(增加)→ 【存货】 →(减少)→ 销售产品

我们看到,存货在增加的时候,有购进的原材料,也有发生的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存货项目涉及“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和“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两个现金流量项目。但是如果考虑太多了,容易晕过去。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可以分步来进行调整,先假设存货增加支付的现金都是属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以后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的中再给调整回来就是了。

入门篇8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相信这一项对于做会计工作的朋友一定不陌生,一般来说,主要包括支付的工资、奖金、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等。

(1)计提各种工资、社会保险费和职工福利费等的时候 借:生产成本 ------------------(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制造费用 ----(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营业费用---(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管理费用------(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贷:应付工资 ---------------------(贷方累计发生额) 应付福利费 ------------------(贷方累计发生额)

(2)当支付各种工资、社会保险费和职工福利费等的时候 借:应付工资 ------------------(借方累计发生额) 应付福利费 ------------------(借方累计发生额) 贷:现金、银行存款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明细帐上的累计发生额) (3)现在我们同样把上面两个分录合并

借:生产成本 -(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制造费用-----(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营业费用---(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管理费用---(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贷:应付工资 ------------(贷方累计发生额-借方累计发生额) 应付福利费 --------------(贷方累计发生额-借方累计发生额)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明细帐上的贷方累计发生额)

现金、银行存款

(4)再利用我们的(公式一)得到如下

借:生产成本 ------------------(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制造费用------(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营业费用 ----(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管理费用-----(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贷:应付工资 --------------------------(期末数-期初数) 应付福利费 -----------------------(期末数-期初数)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明细帐上的贷方累计发生额)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倒挤出来的数) 以上各步,可能大家现在都能熟练推导出来了,但是注意,现在还没有完事呢。我们看到,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是存货项目,前面在调整存货项目的时候,我们是假设存货项目的增加都作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来调整的,但是实际上其中增加的人工成本并不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所以要把它给减去,成为如下的调整分录:

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帐上的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营业费用 ------------------(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管理费用 ------------------(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贷:应付工资 ------------------------------------(期末数-期初数) 应付福利费 --------------------------------------(期末数-期初数)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明细帐上的贷方累计发生额)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倒挤出来的数) 实际操作上,由于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中大多数明细项目属于“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我们调整的时候一般先将所有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发生额都作为“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然后在其他项目的调整中扣除,于是乎我们可以把上面的调整分录写成:

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帐上的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明细帐上工资、福利费等项目的累计发生额)

贷:应付工资 ------------------------------------(期末数-期初数) 应付福利费 --------------------------------------(期末数-期初数)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明细帐上的贷方累计发生额)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倒挤出来的数)


现金流量表秘诀(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澳洲悉尼大学传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