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作业答案整理修改(全)(2)

2025-11-14

in the 1770s: Theater Criticism and Radical Politics in the Prerevolutionary French Press》发表于《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1984年第4期,作者署名为Nina R. Gelbart。杂志方仔细对比以上两篇论文后,发现于艳茹在其论文中大段翻译Gelbart的论文,直接采用Gelbart引用的文献作为注释。她的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抄袭,见上面(1)④。作为在校博士研究生不可能不清楚抄袭和引用的界限,明知有错还执意进行抄袭。这种行为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不应该的,应当认真反省。

2. 【论述题】请从著作权的角度分析一下学位论文的归属(附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分析如下:(1)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及其他权利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是作者的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自作品完成之日起自动获得著作权,不需要通过有关行政部门的登记。著作权的权利: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在作者死后由作者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保护,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身及其死亡后50年。邻接权是作品传播者的权利。

不受保护对象:①不具备作品实质条件,主要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②为保护国家或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不适宜以著作权法保护(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

(2)著作权归属不同单位规定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学位论文的作者享有著作权。学位论文是由研究生本人所创作的,尽管导师在学位论文创作中给予了指导, 但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独立创作和完成的作品。根据学位论文具有的这些属性,学位论文的作者就是研究生,而且不论基于何种来源所创作的学位论文,都应如此。这可以说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一个客观事实。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既然学位论文的作者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著作权应当归属于作为作者的研究生。著作权归属于创作作品的作者,这是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也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著作权法所遵循的一个原则。毫无疑问,学位论文著作权的归属也应当符合这一原则。显然,上述界定建立在对学位论文的属性进行确认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然而,除了学位论文的属性外,学位论文的不同创作来源在界定学位论文著作权的归属中实际上扮演着相当关键的角色。这就意味着,界定学位论文的著作权归属必须要将学位论文的创作来源考虑在内。在以自由选题作为学位论文创作来源的情形中,导师和学位授予单位在学位论文创作中提供的指导和物质条件都不构成创作行为,因此它们无法针对学位论文提出任何著作权要求。如果学位论文涉及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以及说明文字、软件、地图等作品,如果是利用所在大学的物质条件创作的,并由所在大学承担责任,其著作权归所在大学。但有的高等院校校规定:学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培养单位,作者要与学校签署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协议。同时,在学位论文提交时,采取作者自愿签署的原则,提供学位论文开发机构的使用授权协议。 在以工作任务作为学位论文创作来源的情形中,由于作为在职人员的研究生在完成单位工作任务的同时创作了学位论文,即为完成工作任务创作的作品和学位论文在内容上发生了全部或部分重合,学位论文因此构成了《著作权法》上的职务作品。在这种情形,研究生承担了单位的工作任务,或者研究生在完成工作任务时主要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以及由本单位承担责任等事实为单位提出著作权主张提供了必要的事实基础,从而导致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完全不同于其他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生享有学位论文的著作权的结论在此不能适用于以工作任务作为来源而创作的学位论文。 相应地,只能依据《著作权法》关于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规定解决以工作任务作为创作来源的学位论文著作权的归属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有一个特点, 即职务作品著作权中

的署名权总是归属于作者。这表明《著作权法》关于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规定能够满足学位授予的要求,在界定学位论文著作权的归属时值得予以适用和遵守。 从学术道德角度,学位论文保存和使用的要做到以下两点要求:

①尊重著作权:任何人,包括作者本人在使用论文时,要考虑是否侵犯他人(作者、导师、合作者、培养单位、文中涉及的被引用的人等等)的著作权

②保护著作权:保管论文的单位或个人,包括作者本人,均有并因尽到对论文著作权的保护责任。比如,未经有关著作权人同意,不得交由他人出版。涉密论文的使用还需符合保密规定。

(3)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国家标准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①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②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J].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页码. ③会议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⑤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⑥标准:[序号].标准号.标准题名[S].

⑦报纸:[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⑧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如EB/OL)].(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任选).获取或访问路径.

文后参考文献表的排序《国家标准GB771-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文后参考文献表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

①顺序编码制:引文采用序号标注,参考文献表按引文序号排序。 引文在正文中的格式要求:

①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②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③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 。

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 ④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 ]”外, 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示例:张××[4]15-17 参考文献:

[1]张小勇,吴用. 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问题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0,05:25-30. [2]李红梅. 研究生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5,03:21-23. 六

1. 【简答题】如何区分“适当引用”与抄袭?

(1)抄袭是指将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以或多或少改变内容和形式的方式当作自己的作品来发表。抄袭形式有①全文抄袭,包括:全文几乎一字不动的照搬,替换应用或删减描述的对象,改头换面,增加。②整段照抄或稍改文字叙述或重新排列,增删句子,实质内容不变,整个段落的主体内容与他人作品中对应的部分基本相似。③片段抄袭,抄袭他人作品中的观点或结论,而不在参考文献中列出,让读者误以为观点时自己的。④将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全部或整段的翻译、改变成为自己的作品。⑤窃取他人研究成果的调研、实验数据、图表。照

搬或略加改动就用于自己的论文。⑥窃取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中独创概念、定义、方法、公式、原理等据为己有。⑦自己照抄或部分袭用自己已发表文章中的表述,而未列入参考文献,应视作“自我抄袭”。

我国司法实践中认定抄袭一般来说遵循三个标准:第一,被剽窃(抄袭)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权法》保护;第二,剽窃(抄袭)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适当引用”的范围。这里的范围不仅从“量”上来把握,主要还要从“质”上来确定;第三,引用是否标明出处。 (2)引用:即所谓“引证”,是指以一部或悉数抄写的方法运用别人作品,供个人的论文作品为参证、注释或谈论之用。

(3)引用不得影响被引用作品的正常使用。这就要避免引用全文,要把引用限定在必要的程度内。对于引用,一般只能是借用他人作品的某些部分,而不能全文引用,即使符合法定的引用目的,也不得全部照搬。再次,引用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把引用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引用一个作品的部分不能比评论、介绍或者说明的部分还长。被引用的必须是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他人还没有发表的作品则不宜引用。引用必须指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这是区别引用和抄袭的分界线。引用的实质是借用。

引用的界限①作者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题、题材、观点,思想等再进行新的发展,是新作品区别于原作品,而且原作品的思想,观点不占新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这在法律上是允许的;②对他人已发表作品所表述的研究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可以自由利用,但要注明出处,即使如此也不能大段照搬他人表述的文字;③著作权法保护独创作品,但并不要求其是首创作品,作品虽然类似但如果系作者完全独立创作的,则不能认为是剽窃。④不可以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将他人的语言文字、图表公式或研究观点经过编辑、拼凑、修改后加入到自己的论文、著作、项目申请书、项目结题报告、专利文件、数据文件、计算机程序代码等材料中,并当作自己的成果而不加引用的公开发表。 2. 【简答题】如何区分“一稿多投”与“重复发表”?

(1)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的禁止再投期间,或者在期限以外获知自己作品将要发表或已经发表,在期刊(包括印刷出版和电子媒体出版)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 一稿多投的形式: ①完全相同型投稿。

②支解型投稿。比如作者把A文章分成B文章和C文章,然后把A、B、C三篇文章投递给不同的期刊。

③改头换面型投稿。作者仅对文章题目做出改变,而结构和内容不做变化。 ④组合型投稿。除了改换文章题目外,对段落的前后来连接关系进行调整,但整体内容不变。 ⑤语种变化型投稿。比如,作者把以中文发表的论文翻译成英文或其他外文,在国际著作权公约缔约国的期刊上发表,这在国际惯例中也属于一稿多投,是违反国际著作权公约准则的行为。

(2)重复发表是指作者向不同出版物投稿时,其文稿内容(如假设、方法、样本、数据、图表、论点和结论等部分)有相当重复而且文稿之间缺乏充分的交叉引用或标引的现象。这里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行为主体,一种是指将自己的作品或成果修改或不修改后再次发表的行为,另一种是指将他人的作品或成果修改或不修改后再次发表的行为。后者是典型的剽窃,抄袭行为,在这里所说的重复发表仅指第一种行为主体。 (3)“一稿多投”可以导致重复发表,但不是所有的“一稿多投”最终都会引起重复发表,也不是所有的重复发表都由作者“一稿多投”引起,论文是否系一稿多投与其最终是否发表无关。构成“一稿多投”行为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①相同作者。对于相同作者的认定,

包括署名和署名的顺序。鉴于学术文章的署名顺序以作者对论文或者科研成果的贡献而排列,调整署名顺序并且再次投稿发表的行为,应当从学术剽窃的角度对行为人进行处理。因同一篇文章的署名不同,应认定为“剽窃”,不属于“一稿多投”。②同一论文或者这一论文的其它版本。将论文或者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经过文字层面或者文稿类型变换后的同一内容的其他版本、载体格式再次投稿,也属于“一稿多投”。③在同一时段故意投给两家或两家以上学术刊物,或者非同一时段且已知该论文已经被某一刊物接受或发表仍投给其他刊物。④在编辑未知的情况下的“一稿多投”。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作业答案整理修改(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江苏省淮安楚州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考前模拟测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