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宁乡县灰汤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书
9.3.5 绿地率控制
各类建筑基地内的绿地面积占基地总面积的比例(绿地率)应符合《长沙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其中:居住地块的绿地率根据不同的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来确定,低层低密度的一类居住用地的绿地率为48%,低层中密度的一类居住用地的绿地率为45%,其中沿街商业建筑的绿地率不得低于建设项目用地总面积的28%;大型公建设施地块的绿地率则不低于35%。 9.3.6 车辆出入口控制
每个开发地块应设置至少一处机动车辆出入口。对于用地规模较大的地块,允许设置不多于三处机动车辆出入口。规划地块的车辆出入口尽可能避免在主干道沿线和景观大道上。确需在主干路上设置时,距离交叉口不应小于80米。
24
湖南宁乡县灰汤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书
如灰色、白色、灰黑色、古铜色、绿色、蓝色、黄色等。滨水建筑应体现出通透感、舒展感,形成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相互流动。
第十章 城市设计引导
10.1 整体空间设计要求
对于本地区而言,空间形态的要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路沿线的建筑形
10.2.1 商业建筑
布局须有韵律感,形成富有韵律节奏感的沿街立面形式。饰面材料可以石材、木材、砖和墙漆为主,少用金属、玻璃幕墙等过于生硬的材料,并且符合仿古的中式建筑风格。为形成宜人的商业界面,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议形成步行商业街,
态,二是滨湖地区的界面控制。
底层采用骑楼形式,增强商业休闲气氛。建筑退红线距离应统一,有利于形成连续的
(1)建筑形态设计引导
商业界面。商业组团以规模效应和现代化的舒适开放的购物环境形成自己的凝聚力。
为强化天际轮廓线,应该采用富有节奏感的建筑形式,规划建议可采用重复的建
商业以小型商业组织在大型购物市场内为主,并可在竖向上同时考虑不同的业态分布
筑组团模式来强化这种韵律感。同时控制天际线的起伏,以少量多层公共建筑作为地
——文化超市、大卖场、餐饮、娱乐等。
标和天际线突出地段,并且不能超过周围山脊线的高度。
特色商业街的空间布局形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线性的空间组织,将不同层次的开
(2)滨湖地区空间形态
敞空间结合起来,使每一栋建筑融入整体结构之中。提升商业的档次,打造名品商业
除了环湖路周边的建筑天际线控制之外,滨湖地区还应注重湖心岛和湖东与东雾
街。和活泼明快、舒展的大型商业建筑形式的对比,在空间形式和建筑形式上彰显出
山交接山坡地段的空间形态设计。湖心岛是整个环湖景区的视觉中心之一,要求湖心
灰汤地方特征和温泉旅游镇的内在魅力。
岛以自然生态风貌为主,建筑周围环绕乔木,以现代中式风格为主,形成协调的风貌
10.2.2 居住建筑
特征。湖东地段的设计要结合自然特征,尽量使得建筑隐藏在林地当中,形成湖东区
建议成组团布置,建筑组群应体现简洁、现代中式的整体风格,色彩宜使用中性
域的自然基质背景。
色。沿城镇主、次干道的居住建筑界面须保持连续,具有韵律感,以形成良好的快速
运动感受。空间形态上层层递进,强调整体住区的文化特性。优化处理建筑的高度和密度,使住区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空间开阔,视野通畅。有机结合并统一住区与步行休闲绿带。力求建筑单体设计户型方正,每户有良好的朝向和开阔的视野,优美的景观。
10.2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整体上应该简洁、现代中式、轻盈的风格,建筑材料可多采用玻璃、铝板、石材等,建筑不宜大面积使用明亮耀眼的色彩,以选用自然柔和的中性色调为主,
25
湖南宁乡县灰汤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书
10.2.3 文化建筑
集中在湖心岛灰汤文化演艺区的景观最佳地段。主要为院落组合的建筑群形态,以其相对自由丰富的建筑形体呼应其功能特质。面向湖面的建筑界面都以通透的形象示人,材料上运用瓦、木材、玻璃与石材的相结合,创造出个性化的娱乐空间。
在重要的公共空间入口处, 为了加强空间和特性, 易于人们识别, 须用建筑或构筑物予以强调。
10.3.5 构筑物的建造规定
建筑的尺度:步行层面要求具有人体的尺度,主要通过景观要素、饰面材料及质地、建筑纹理和韵律的表现、建筑细部等处理手段来获得。
建筑材质与色彩:可采用石材与粉刷结合的方式,局部饰以清砖或木条。不要大面积使用明亮耀眼的颜色,石料和石块要保持自然的色彩。不要使用具有反射特性的镜面玻璃。可用一定程度的对比,来突出建筑的门窗、入口、节点。
10.3 环境景观控制
景观控制是详细规划中塑造城市空间形象的重要手段。景观控制主要由如下几方面内容构成:
10.3.1 主要视觉控制点
是指区域的重要视点、焦点、对景处等。作为主要视觉控制点, 要求控制点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能成为区域的标识景观。
标志性建筑:在本规划区中主要确定标志性建筑的位置,并且对其造型、风格等提出控制要求。一定的地段必须有某一组建筑物作为标志性建筑, 易于居民获得地区感、方向感、中心感。标志性建筑必须有较大的体量, 独特的建筑处理。 10.3.2 重点强调的转角
在一些重要的建筑、重要街道的转角处, 须通过各种手段予以强调处理, 使其符合人们活动所需的范围要求, 并具有景观特色。 10.3.3 重点处理界面
对主要沿街人们视线所及的层面空间, 按照特定设计思想进行重点处理的地段。通过处理, 要求沿街景观形象既具个性又协调统一。 10.3.4 强调的主要入口
10.4 附属设施配置引导
10.4.1 广告与标识
广告塔、广告柱、霓虹灯、灯箱等室外广告物,对信息的收集、传递是有益的,并增加了核心地区的活力,但无秩序地设置或广告物的泛滥,则有损于城镇风貌和的视觉美观,甚至有害公共安全。
要求建筑设计时标示广告的适当位置,广告标识的大小、形状应与建筑形态尺度相协调。广告与标识的安放不遮盖建筑的特征。
根据本地区的特点,禁止设室外广告物的场所包括:住宅;街头绿地、道路分隔绿带。
禁止设室外广告物的物体有:行道树;信号灯、道路标志等交通管理设施;消防栓、火灾报警机等消防设施;邮政信箱、电话亭等通讯设施;道路指示牌、道路隔离墩等交通设施:
26
湖南宁乡县灰汤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书
(1)平行于建筑物外墙的广告设施,应符合以下规定: a)广告设施的高度不得大于9m且不得超过屋顶高度;
b)广告设施突出墙面的距离不得超过0.5m,其突出墙面的部分不得妨碍行人的安全。
c)贴附沿路实体围墙的广告设施,其突出墙面的距离不得大于0.2m,高度不得超出围墙高度,宽度不得大于围墙柱墩之间的实墙面。
(2)建筑物屋顶上的广告设施,应符合以下规定:
a)不得妨碍相邻居住建筑的日照,突出屋面的广告设施的高度应计入建筑高度,其建筑间距还应符合《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有关规定;
b)广告设施底部构架的高度不得大于1m,底部构架以上的构架不得裸露,应用与建筑物色彩相协调的材料予以遮挡。
c)广告设施应与建筑物外墙面平行,不得超出建筑物屋顶层四周墙面,广告设施的总高度应符合如下规定。 屋顶广告设施的最大总高度:
建筑物层数或高度 广告设施的最大总高度 ≤3层(10m) 3m >3层(10m)~≤8层(24m) 6m >8层(24m)~≤20层(60m) 8m
电话亭宜布置于设施带和休息带内,公共性强和使用密集的区域宜设置隔音式电话亭,电话亭的形式应具有识别性。
坐凳可与树木、花坛、亭廊和喷泉相结合,应避免对视。座椅设置应配置垃圾箱
等设施。
10.4.2 非度假公园的绿化配置
度假公园之外的绿化对于区域环境景观品质也有重要作用,包括有街头绿化、单个地块绿化、道路绿化等几部分。 (1)街头绿地和单个地块绿化
选择树冠较大的乔木作为主要的绿化树种,同时辅以小尺度的绿篱、灌木、花卉。应有适当的硬地、椅凳、亭、台供人休息、娱乐以及体育锻炼。 (2)道路绿化
电缆等应埋设于地下,为行道树生长提供更多的空间,行道树种宜选择树冠较大,树杆较高大的树种,使其在夏天能起到良好的遮阴作用。作为街道种植的灌木,其高度不大于1.5米。
27
湖南宁乡县灰汤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书
水”水上游乐园、“思水”水乡风情街、“观水”文化演艺中心、“赏水”生态游览区、“融水”湿地公园。
第十一章 度假旅游策划
同时,“紫龙湖八景”又与核心区的老镇仿古民俗商业街、小区公园以及度假商业区和周边地产开发区有机联系,构成旅游开放空间与度假地产开发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
(2)开发方式策划
度假旅游项目的开发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政府全额投资建设、政府招商引资后由开发商投资建设、BOT(开发权转移)模式。
核心区度假基础设施建设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旅游项目,适宜采用政府全额投资建设的模式。例如老镇仿古民俗商业街的改造、北入口广场建设、湿地公园建设、环湖的景观道路植物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建成以后,可以把部分可盈利的旅游项目对外招租经营,获得公园的运营经费。
结合地产开发和商业设施开发的旅游项目,适宜通过招标由开发商投资建设。例如水乡风情商业区、别墅地产项目、度假旅馆项目等。但要严格审查其规划设计图纸,监督其建设过程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对于可盈利的公共旅游设施的开发,可以采用BOT(开发权转移)模式,先招商引资进行建设,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开发商开发经营权。到经营期限以后,收归政府所有。例如水上游乐园项目,文化演艺建筑项目等。
11.1 整体旅游特色定位
与镇区其它旅游开发项目特点相比,核心区的整体旅游风貌着重体现滨水特色和生态度假环境,即:“滨水特色”的旅游开发项目和“生态与文化背景”下的公共开放空间。
(1)“滨水特色”的旅游开发项目
紫龙湖是灰汤核心区最大的旅游资源,也是整个灰汤镇最大的水域。比较而言,灰汤镇乃至周边的旅游度假区都缺乏如此大的旅游水域。因此,核心区的环湖旅游应该同时打温泉和紫龙湖两张牌,做好滨水旅游项目。 (2)“生态与文化背景”下的公共开放空间
要实现“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定位,必须严格保护生态资源,逐步培育和发扬本地的温泉文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度假区旅游项目的开发应该在生态保护规划的控制之下进行,且不超过环境容量上限。
11.2 度假旅游开发策略
(1)度假旅游开发项目
提出以湖景和亲水娱乐活动为特色的度假旅游开发策略。主打“紫龙湖八景”的旅游产品。即,“品水”文化休闲区、“亲水”度假运动区、“听水”音乐喷泉区、“戏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