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宁乡县灰汤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书
低度敏感区:海拔低于100m,主要是平原和河谷地区,地形平坦。 (2)坡度
坡度大于25%为高度敏感区,地形起伏较大,不宜开发,开发后易引发水土流失。 坡度在10%-25%之间为中度敏感区,不宜密集开发。 坡度低于10%为低度敏感区, 地形平坦。
(参考国家建设用地分类标准:一类用地坡度低于10%,二类用地低于25%) (3)土地利用类型
高度敏感区:森林,水域;具有高度观赏、游览价值,是区域内的主要特色资源。 中度敏感区:道路,农田,居民区;与区域内居民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低度敏感区:淤沙贮存区,森林以外的未利用地区;能够用于开发。 (4)水资源保护
高度敏感区:主要河流周边50m,支流周边15m缓冲区,为水源水质保护核心区。 中度敏感区:主要河流50-100m及支流周边15-30m的缓冲区,对保障河流水质也有重要意义。
低度敏感区:缓冲区外围地区。 (5)生物多样性
高度敏感区:森林;受居民活动影响很小,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潜在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中度敏感区:水域、农田和未利用地区;受居民生产生活影响,这些区域内自然栖息很少。
低度敏感区:居民点以及其它已经开发地区。
3.2.2 核心区用地的主体功能
依据上位规划中“两绿夹城,六脉相连”的生态城镇用地要求,结合核心区环境敏感度分析,将区域划分为禁止建设区、严格限建区、一般限建区和适宜建设区。 (1) 禁止建设区:包括蓝线保护的湖面和主要水体,坡度大于25度的林地以及温
泉保护区。区域禁止一切开发建设项目,严格保护温泉资源和水环境。 (2) 严格限制建设区:环湖开放空间和三条生态廊道,以及所有环境高敏感区。
这些区域承载了重要的生态和游憩价值,除了为维护其生态游憩价值而进行的建设活动外,不允许其他的开发,并确保开发活动与主体生态功能的兼容性。
(3) 一般限制建设区:包括山地和有重要自然景观资源的地区和环境中敏感区。
需要在专项控制规划指导下开发建设,需要重点维护土地的生态与文化价值,避免因建设导致的破坏。
(4) 适宜建设区:已经建设的土地和非禁限建区的其他土地,以及环境低敏感区。
适合进行开发建设。
3.2.3 功能区的开发利用原则 (1)开发原则
用于集中开发的土地应尽可能选取环境敏感度较低的适宜建设区域,以降低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禁建区内严格禁止一切开发活动。
为保证居民的生活安全,开发区域应尽可能避免与高压输电线接近;为保障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域应避免与主要道路发生冲突。 (2)用地选择
9
湖南宁乡县灰汤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书
■禁止建设区域
综上所述,本规划将按0.8万人配建居住区公共设施,而按1.6万人配建城镇基础设施。
保护区、有特色的风景区、森林和水域。
用途:自然公园,小径,徒步旅行场所,动物栖息地或林场。
■严格限制建设区
风景区、农田、环湖开放空间、有特色的地形、部分森林、潜在的生态恢复区。 用途:以滨水公园和主题公园为主,部分休闲度假地区允许低密度开发。
■一般限制建设区
受干扰的土地,小片森林,村落和部分农田。 用途:低密度住宅,低密度城镇区。
■适宜建设区
已受破坏或严重影响的土地和岛屿,城镇区域,生态价值较低的地区。 用途:中密度城镇开发,商业区,中心区
3.3 人口规模预测
3.3.1 基地规划住户数预测
根据容积率的要求,居住建筑(含产权式度假酒店)总面积为682120.2 m2, 本规划按别墅建筑 300m2/户,规划总户数为2274户。 3.3.2 基地规划人口预测
(1)按户均人口 3.5人计,则居住人口为7960人。
(2)随着基地商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其中40m2 商业面积一个就业岗位计,可提供8036人就业。
(3)根据环境容量分析结果,还要考虑4万人的旅游服务设施。
10
湖南宁乡县灰汤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书
要构成部分,和环湖生态游憩带一起构成核心镇区的生态网络。需要列入禁建区和严格限建区进行保护。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
六片:生态网络之间的用地,除温泉保护用地之外,大部分可供度假区开发建设。具体包括如下六片开发用地:
(1)湖北温泉别墅区。位于小河与北湖堤以北,迎宾路以南。属于连接城镇和紫龙湖公园之间的低密度度假别墅区。
(2)水乡风情商业街。位于紫龙湖的西南部和蒋琬路之间。引湖水入街区,形成水巷,以仿古商业街的模式营造湖湘水乡民俗文化的商业氛围。
(3)湖心岛演艺文化中心和产权式度假酒店。位于紫龙湖南部的湖心岛,开发演艺产业和配套的会议、宾馆酒店等设施。
(4)湖东度假酒店别墅区。位于环湖东路以东和新宁路以西的地区,包括紫龙湾大酒店、职工疗养院和沿湖的高档住宅开发区。这块地属于对环境较为敏感的一般限制建设区。
(5)山景住宅区。位于新宁路以东的东雾山山麓地区。该区域已经有一定的建成项目,树木繁茂。住宅区需处理好与现有建筑以及环境的关系。
(6)老镇仿古商业街。将原有老镇区建筑进行仿古立面改造,形成乡土民俗特色的商业街区。
4.1 布局原则
以景观城市主义为指导,通过景观要素来引导度假区开发用地项目。 (1)在满足开发用地要求的同时,延续景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城镇结构。 (2)通过绿化掩映开发区边界,沿湖和景观道路均保证绿色自然的景观特征,城镇道路设绿化带,东雾山和紫龙湖之间的开发区应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确保建筑被掩映在绿化当中。
(3)规划设计结合自然,使用植物、砂石和雾等自然要素进行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工痕迹,营造“宁静、温馨、自然、生态”的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环境。
4.2 规划结构
规划围绕紫龙湖,形成“一环、三廊、六片”的布局结构。 一环:环湖生态游憩带。
指环紫龙湖周围的沿湖风景区,以公共开放空间为主,能容纳多样化的滨水休闲与度假活动,集观赏风景、体验亲水游乐设施和品味文化项目于一体。步行滨水游道能串连各滨湖景点,绕湖行进一周。
三廊:北入口景观廊道、西部小河支流蓝色廊道、南部绿色廊道。
三条生态廊道连接紫龙湖和核心镇区周围的生态用地,是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的重
4.3 用地规模
规划范围内总用地为2.73平方公里,其中城镇用地为211.19公顷,居住用地为110.00公顷,占城镇用地的52.08%;公共设施用地为40.75公顷,占城镇用地的
11
湖南宁乡县灰汤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书
19.30%;道路广场用地为12.03公顷,占城镇用地的5.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为0.94公顷,占城镇用地的0.44%;绿地为47.47公顷,占城镇用地的22.08%。此外,紫龙湖水域面积为59.21公顷。
(详见附表1 - 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12
湖南宁乡县灰汤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书
5.2.2 道路等级划分
规划道路分为城镇主干道、城镇次干道和城镇支路3级。
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
5.1 交通规划策略
有机结合现有道路网和规划路网,使核心区与灰汤镇以及区域各城镇功能等重要
城镇干道是城市交通的骨架,是紫龙湖地区与周边其他功能区联系的通道,包括迎宾路、蒋琬路、新宁路和紫龙路,红线宽度分别为24米、24米、11米和24米。中新宁路和紫龙路为旅游公路,迎宾路和蒋琬路是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性的城镇内部干道。
对外交通场站之间,提供充足的道路供给和快捷的交通联系,提高核心区的可达性和
滨湖景观大道指环湖景观路。这是紫龙湖东西两岸结合防洪提修建的两条主要道
商业价值。
路,具有重要的景观功能。规划红线宽度为11米宽,用强化生态景观效果的断面形
从用地结构出发,加强区内各功能区的交通联系,明确道路功能与等级,使商业、
式,充分与河岸景观、湖面游船、广场建筑相结合,展示紫龙湖核心景区的迷人景色。
居住、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景区内部道路,是各景区或开发区内部交通联系的道路,起补充完善核心区道路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理条件、自然风光和景观设计,展示本区的独特风貌和优
网的作用,同时解决局部地段的交通联系。规划红线宽度为5米。
美的湖滨风光,为车辆和行人缔造安全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交通环境。
5.3 对外交通规划
迎宾路、蒋琬路和紫龙公路是本核心区对外联系最主要,也是交通量较大的道路,是本区吸引人流的主要方向。
5.2 道路网格局
5.2.1 总体格局
灰汤镇核心区的道路系统形成“一环两纵多回路”的道路网络格局。
迎宾路向西可去宁乡县和长沙;蒋琬路向南,紫龙公路向西均可至修建中的长花灰韶高速公路,到花明楼和长沙;区域内的游客将主要通过其三条道路到达核心区。
一环:由核心区边界的城镇道路构成的外环线。
为避免对外交通干扰城镇交通和度假区旅游交通,建议从宁乡方向来的过境车辆
两纵:紫龙湖东西两岸的环湖路景观道,分别连接外环线。
绕行迎宾路北面的规划道路。外地游客车辆主要停留在核心区的南北两个主入口的停
多回路:各地块之间或内部的林荫道和步行道,依靠环湖路并连接各景点,形成
车场,不进入内环线的环湖景观道路,需转乘景区电瓶车或自行车进入景区。
便利的旅游交通体系。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