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广告 B.印务 C.投资 D.发行
21.以下各种费用中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间接费用 B.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22.影响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周期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往往是( ) A.经费 B.人员 C.设备 D.天气
23.新闻单位最重要的资源是( ) A.人力资源 B.社会声誉资源 C.物质资源
D.版面(频率、频道)资源
24.上世纪80年代后期,覆盖我国的主要广播方式是( ) A.调频广播 B.调幅广播 C.短波广播 D.长波广播
25.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主要是( ) A.公共媒体 B.商业媒体 C.政党媒体 D.国营媒体
26.新闻纸的储备定额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其中正常情况下数量保持不变的储备叫( ) A.经常储备 B.保险储备 C.期初储备 D.期末储备
27.在报纸的发行工作中,不管采用哪一种推广方法,其围绕的中心都应该是( ) A.记者 B.编辑
11
C.读者 D.广告主
28.在报社的各种收入中,作为报社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报业经济形成与发展基础的是报 社的( )
A.发行收入 B.办报收入
C.办报印刷总收入 D.销售总收入
29.我国新闻单位职工工资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体现了职工积累贡献的这部分工资是( ) A.职务工资 B.工龄工资 C.基础工资 D.级别工资
30.我国上市的第一家传媒行业股份有限公司是( ) A.电广实业 B.东方明珠 C.中视传媒 D.博瑞传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报纸印刷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下列开支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有( ) A.购买新闻纸的费用 B.印刷厂厂长的工资
C.厂部办公室的文具用品费 D.胶印机操作工的工资 E.印刷报纸的油墨费用
32.报社发行网络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 A.投递质量管理 B.广告管理 C.发行队伍管理 D.报款管理 E.公共关系管理
33.报社财务部门的基本功能包括( ) A.聚财 B.用财 C.理财 D.生财
12
E.节财
34.工资形式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支付形式,主要包括( ) A.工龄工资 B.计时工资 C.基础工资 D.计件工资 E.浮动工资
35.被称为当代信息传输的三大支柱是( ) A.光纤通信 B.微波通信 C.电话通信 D.短波通信 E.卫星通信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6.新闻产品的______出售,给新闻产品提供了售价低于成本的可能性。
37.具有制版、印刷和加工能力的全过程印刷厂,其生产能力的计算是综合平衡的结果,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车间的生产能力。
38.报纸的发行宣传工作,实际上是报社发行部门执行的对外部公众的______工作。 39.我国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广告法律是1995年2月1日正式施行的《______》。 40.报社开展多种经营活动要遵循多项原则,其中首先要精心搞好报社的______。
4l.在西方新闻学中,报社发行收入系数是衡量报纸是否实现“商业化”的关节点,这一关节点的数值是______。
42.广播电视节目编排既是一门节目组合的艺术,也是一门______的艺术。 43.我国新闻单位职工的工资形式主要是______。
44.新闻单位由于掌握了______,所以在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45.彩色电视机有不同的制式,我国采用的是______制。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6.新闻策划(狭义的) 47.广告接触率 48.节目成本 49.结构工资制 50.非线性编辑系统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51.为什么说逐步实行社(台)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责制,是我国新闻单位领导体制的发展趋势?
52.报社在开展多种经营时为什么要采取同向发展的思路? 53.报业集团有哪些基本要素?
13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54.为什么既要承认新闻产品的商品性,又要反对新闻产品的商品化?考试大收集整理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新闻事业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066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报纸的印刷生产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不包括( ) A.分装 B.设计 C.印刷 D.制版
2.报业集团的萌芽可以追溯至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 ) A.赫斯特报团 B.报业辛迪加 C.霍华德报团 D.报业托拉斯
3.报纸、广播、电视在信息经济中属于( ) A.知识生产与开发产业 B.信息流动与传播产业 C.一般信息经营产业 D.风险信息经营产业
4.对新闻单位来说,最积极的公共关系措施是( ) A.组织受众参与新闻活动 B.广交社会各界朋友 C.开展媒介宣传推广工作 D.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5.经营型报社的判别准则是( )
A.办报收入系数>0.8,且办报印刷收入系数>0.9 B.办报收入系数<0.8,且办报印刷收入系数>0.9 C.办报收入系数>0.8,且办报印刷收入系数<0.9 D.办报收入系数<0.8,且办报印刷收入系数<0.9
6.我国一般把新闻单位经营活动中的投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次性消耗的”投入,另一类是( )
A.“被占用的”投入
B.“被多重支出的”投入 C.“被挪用的”投入
D.“被循环使用的”投入
7.禁止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为卷烟作广告的规定,在我国最早见于( ) A.《广告法》
14
B.《广告管理暂行条例》 C.《广告管理条例》 D.《食品卫生法》 8.某市有A、B两家新闻单位,按照公共关系学的观点,新闻单位A是新闻单位B的( ) A.公众 B.兄弟单位 C.主体
D.同行单位
9.当代信息传输有三大支柱,其中不包括( ) A.卫星通信 B.光纤通信 C.微波通信 D.纳米通信
10.新闻产品商品性的最大特点是( ) A.受众参与 B.一次性生产 C.双重出售 D.一次性消费
11.平版印刷要求印版的印纹部分的性质是( ) A.油水兼容 B.油水双抗 C.抗水亲油 D.抗油亲水
12.当代国际跨媒体新闻集团经营运作的典型是( ) A.默多克集团 B.美国广播公司 C.摩塞报团
D.星岛报业集团
13.在传统的四大媒体中,最经济的广告传播媒体是( )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14.近代的新闻通信技术是随着一项发明而产生的,这项发明是( )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有线广播 D.无线广播
15.有一个指标用来反映报社利用其拥有的资金的能力,这个指标是( ) A.资金利润率 B.资金周转率 C.产值费用率 D.产值成本率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