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交直流电流电压同步测量技术研究)(7)

2025-11-13

第5章 调试

5.1 调试过程

本次设计是对交直流电流电压同步测量技术的研究,在研究基础上设计一个交直流电流电压同步测量装置。对于电路电流和电压的测量:通过系统采样电路将其转换成可供采样的电信号,通过A/D芯片PCF8591送入单片机处理,由软件读出,处理后参数有液晶显示器LM1602显示出采样电流和采样电压。对于相位角&的测量,采用过零比较的方法利用单片机中断和定时器对电流和电压过零点的时间差进行确定,再通过计算可以确定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通过查表得出功率因数,由公式计算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再显示出结果。

5.2 结果验证

本系统的键盘模块为独立式键盘,由5个独立按键组成,验证试验完成的功能为:不同按键按下,使显示器显示对应的数据。在完成键盘电路的硬件连接后,调试程序,按下K1键,显示器显示电流值;按下K2键,显示器显示电压值;按下K3键,显示器显示功率因数值;按下K4键,显示器显示有功功率值;按下K5键,显示器显示无功功率值。

- 29 -

第6章 总结

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努力,在罗老师的指导下,我顺利的完成了交直流电流电压同步测量技术研究的论文设计。虽然最终并没有完成交直流电流电压同步测量装置的制作,但是在这个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成熟了许多,无论是学习上还是为人处世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便是老师的正确指导以及同学间的合作。在早期,看到这个论文题目:交直流电流电压同步测量技术研究的时候非常迷茫,有种无处下手的感觉。我模糊的理解了同步的意义,查阅资料也显得文不对题,后来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我重新正确的认识了本次论文的意义和研究内容,才顺利开展了后面的工作。后面每当我遇到瓶颈的时候,老师都能正确的指导我解决问题。还有很多事情在无法及时与老师联系时,同班的同学也能同我一起讨论,帮我走出困境。我想我的这个毕业论文要是没有同学的合作和老师的正确指导是不可能完成的。

本次论文设计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完成交直流电流电压同步测量装置的制作。其实设计这个系统的理论方法还是比较合理的。只是由于条件限制,才没能完成这个系统的设计。比如在采样电路中,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参数并不理想,若重新换参数好点的价格也比较贵。还有在调试时,电源、示波器等仪器也比较欠缺。

- 30 -

致谢

在这次毕业设计即将结束之际,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罗老师,能够为我提供这样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并且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指导我,为我解答疑难问题,并且为我们申请开放实验室,力求给我们良好的调试环境。

这次毕业设计不仅仅是对我大学四年来只是的考查,更是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的一次很好的训练。

最后,在这次毕业设计过程中,同样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同学以及系里老师的关心。

- 31 -

参考文献

[1] 徐泳龙.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刘大茂.智能仪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3] 付家才.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 [美]赛尔吉欧·佛朗哥.基于运算放大器和模拟集成电路的电路设计[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5] [美]John R . Hufault.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集萃. 中国计量出版社,1989. [6] 吴国经.单片机应用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7] 陆坤,李之权等.电子设计技术[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8]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89-494. [9] 李广弟.单片机基础[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27-49.

[10] 周航慈.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198-213. [11] 刘守义.单片机应用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30-32.

[12] 陈清山.世界最新集成运算放大器特性、引脚及互换全集[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 32 -


毕业论文(交直流电流电压同步测量技术研究)(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