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4张CDP道集记录都是基于48次覆盖的观测系统抽取的,分别从第3炮、第7炮、第10炮、第25炮的第105道记录开始抽取,道间隔是102道。
扫描速度是依据地质模型设定的层速度选择的,从1900m/s到3100m/s,100m/s的递增,一共13个扫描速度。
为了方便同相轴的识别与比较,将每个扫描速度动校正之后的道集记录压缩并合并。所得结果与分析如后面所示。
从图中可以很直观的看到第一层反射波同相轴的校正情况,第一层在选取2000m/s的扫描速度下校正情况最好,同相轴比较平直,在选取2000m/s以上的扫描速度的情况下,反射波同相轴上凸程度递增,这表示校正不足,而在选取1900m/s的扫描速度时,反射波同相轴下凹,校正过量了。这张图只得出了第一层的最佳动校正速度,而在下面那两层的反射波能量很弱,基本无法分辨出同相轴的变化。
图中显示的的第一层反射波的动校正情况与图4-9是一致的,但是图4-10已经能够模糊的辨认出第三层的反射波同相轴的校正情况,约为2900-3100m/s,而第二层的反射波同相轴仅仅很模糊的辨认。但是因为能量比较弱,情况还是不明显,但是比图4-9要好,我认为这是因为图4-10选择的道集中第二层与第三层的反射界面较图4-9中的要浅一些。从这一里我们也可以得出二层与三层的速度分界面是倾斜的,而且是从左到右向上倾斜。
图中对于这三层的反射波同相轴已经能够很好的辨认了,分析同相轴的校正情况也可以得出第二层和第三层大致的动校正速度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