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降水设计
一)、管井设计 1.井点系统的布置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降水采用环形井点降水,井距不超过30米,井深不小于15米,水位降至基坑底面0.5米。故每个基坑设6口井点,共12口井,降水井深度Hs =15m,间距20m。
二)、 降水措施 1降水井构造和设计要求
井口:井口应高于支撑面以上0.1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一般采用优质粘土或水泥浆封闭,其深度不小于1.50m。
滤水管:滤水管均采用混凝土管,滤水管内径Φ300mm。
管井施工时,井点深度全部以井底标高来控制,若场地标高有起伏应在管井的最上部一节相应增加或减少井壁管。
2井点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采用CZ-22型冲击钻机成井,泥浆护壁工艺成孔,其工艺流程如下:
测放井位→钻机就位→埋护壁管→冲击成孔→捞渣换浆→下井管→填砾→洗井(活塞与空压机联合洗井)→交验→放置水泵→所有降水井施工完毕后降水。
1)测放井位
根据降水井井位平面布置图测放井位,当布设的井点受地面障碍物或施工条件影响时,现场可作适当调整。
2)埋设护口管
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或草辫子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10m~0.30m。
3)安装钻机
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线。 4)钻进成孔
降水井的开孔孔径为Φ500mm。钻井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以保证开孔钻进的垂直度,并防止孔壁坍塌。
5)清孔换浆
下井管前的清孔换浆工作是保证成井质量的关键工序,为了保证孔内不形成过厚的泥
皮,当钻孔钻至含水层顶板位置时即开始加清水调浆。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楚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05,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砂为止。第一次清孔换浆是成井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成井质量,因此施工时清孔换浆工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绝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6)下井管
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过滤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下护臂管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止,如因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孔内坍塌或沉淀过厚,应将井管重新拔出,扫孔、清孔后重新下入,严禁将井管强行插入坍塌孔底。安装井管时每隔四米应设置扶正器,护臂管上端高出地坪0.1-0.3米。
7)填料
填料前应用粘土封闭护臂管上部端口,将孔内泥浆适当稀释,护臂管居中。当护臂管达到设计深度后,应适当稀释井内泥浆,然后在护臂管周围灌沙滤料,滤料:填5-10mm碎石。含泥量小于等于3%。严禁向护臂管内坠入杂物。管井施工做好记录。
8)洗井
洗井应在下完井臂管后立即进行,以免时间过长,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绝不允许搁置时间过长或完成钻探后集中洗井。洗井抽除尘渣,直到井臂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量为止。
9)安泵试抽
成井施工结束后,在降水井内及时下入潜水泵、排设排水管道、铺设电缆等,电缆与管道系统在设置时应注意避免在抽水过程中被挖土机、吊车等碾压、碰撞损坏,因此,现场要在这些设备上进行标识。抽水与排水系统安装完毕,即可开始试抽水。
10)排水
洗井及降水运行时应用管道将水排至场地四周的明渠内,通过沉淀池将水排入甲方指定的管道中。
11)降水运行操作 a、试运行
在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做好本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的关键节点作详细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掌握本工程的技术要点,做好本工程的各项工作。
试运行之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和地面的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潜水泵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
降水设备(潜水泵)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运行阶段运转正常。
在降水井的成井施工阶段应边抽水,即完成一口井投入降水运行一口井,力争在基坑开挖前,及时降低基坑内的地下水位,保证基坑开挖施工顺利进行。
b、降水运行
基坑内的降水井应在基坑开挖前二十天左右进行,做到能及时降低围护结构内基坑中的地下水位至基坑坑底以下。
潜水泵抽水时,潜水泵的抽水间隔时间自短至长,每次抽水井内水抽干后,应立即停泵,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开泵抽水的次数相应要增多,作到勤抽勤停
降水运行期间,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做到准确齐全。
降水运行过程中对降水井出水量、运行时间作好记录,并及时分析整理,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降水运行记录每天提交一份,对停抽的井应及时测量水位,每天1~2次。
3、凿井施工中主要注意事项
a、冲击速均匀,掌握好井内泥浆浓度,保持井孔中浆液水位高度,防止井壁跨塌。 b、井管铅正居中。
c、滤料采用5-10mm碎石均匀填实。
d、洗井彻底,直至水清砂净达规范要求为止。
e、砂层位置地段的井壁管用缠丝管,如果砂层较厚,井壁管外用纱布进行第二次缠丝。
f、严格以上各个环节的过程控制,以满足施工用的降水深度,确保建筑物基础和地下室的顺利施工。
4、废弃降水井处理
对于废弃降水井,应采用以下方案进行处理:
降水井水位以下部分采用级配砾石回填,当回填至水位以上后采用级配砂砾(砂:砾=3:7)回填并分层夯实,井口采用比周边基础高一强度等级防水混凝土封堵。
三)、设备拆除
1、井点降水设备的拆除应有监理、甲方等人员的同意。
2、拆除地下室室外围降水管时,应同时进行土方回填,防止地下室上浮。 四)、降水运行的注意事项
本工程降水的目的是疏干基坑,为土方与基础施工创造良好的干施工环境。根据基底土层分布特点分析,可按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理论降水,较利于基坑土体结构的稳定
和环保要求。
基坑降水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水位降深观测与记录,保证基坑内水位降至基底一下。为了尽量减小基坑降水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水位降深需严格控制,不得蛮降,在保证基底无明水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降水深度。
总包单位应做好基坑内的明排水准备工作,使基坑开挖时遇降雨能及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抽干。
降水运行阶段应经常检查潜水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应及时调泵并修复。 基坑降水期间需24小时有人值班,并定时对各降水井、及观测井水位进行测量和记录,根据降水效果适时调整各降水井的使用时段及使用频率。
降水运行阶段应保证电源供给,如遇电网停电,有关单位须提前两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降水效果,必要时设置双电源,以保证降水井的正常运营。
降水工作应与开挖施工密切配合,根据开挖的顺序、开挖的进度等情况及时调整降水井的运行数量。
五)、降水运行技术措施
降水运行开始阶段是降水工程的关键阶段,为保证在开挖时及时将底下水降至开挖面以下,因此在洗井过程中,洗完一口井即投入一口,尽可能提前抽水。
降水的设备(主要是潜水泵)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作,安装前应对泵本身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检验潜水泵的旋转方向,各部螺栓是否拧紧,润滑油是否足,电缆接头的封口有无松动,电缆线有无破损等情况,然后在地面上转1min左右,如无问题,方可投入使用。潜水电动机、电缆及接头应有可靠绝缘,每台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安装完毕应进行试抽水,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阶段运行阶段运转正常。
工地现场要备足潜水泵,数量多于降水管井数的3~5台。使用的潜水泵要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发现坏泵应立即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及时更换。
六)、水位降深监测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
1、基坑施工前,建设单位需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实施现场检测,监测单位需编制专项方案,且专项方案需经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认可。
2、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由降水施工单位监测,降水单位需每天定时对各降水井、疏干井、观测井水位进行观测并详细记录,各降水井的开启时间及使用频率需根据降水效果及基坑周边建筑物变形情况适时调整。
3、特别加强雨天和雨后的监测,以及各种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进行监测,如基坑周围生产、生活排水,上下水道、贮水池、化粪池渗漏水,以及基坑面层不明原因的渗水等,对上述情况况必须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4、未尽事宜参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和其他现行国家
规范执行。
七)、劳动力、设备计划 1、工种配置和劳动力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配置了机修、水电、后勤、文明施工以及交通组织等工种。根据施工进度安排,主要工种劳动力需要量详见下表
劳动力计划一览表 工 种 劳动力计划(人) 4 1 工 种 机操工 水电工 劳动力计划(人) 2 1 凿井班组工人 电工组工人
2、拟投入的机具设备 拟投入的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种类(名称) 型号 数量 1台 1台 3辆 1台 20t 1辆 1台 1台 用途 水准仪 Ds2 工程测量 2 经纬仪 Dj2 工程测量 3 人力车 VF-12/7-d 人工转运滤料等 4 空气压缩机 洗井 5 运输汽车 材料运输 6 电焊机 BX-400 焊接 7 水文钻机 CZ-22型 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