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细胞”的尴尬

2025-08-04

“万用细胞”的尴尬

干细胞移植治疗作为一种全新疗法,在我国开展以来一直似乎界于两个极端:一边是广受热捧,一边是饱受非议。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有媒体刊文,揭露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种种乱象,以及造成的种种恶果,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患者的高度关注。

2012年,原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自查自纠的通知》,叫停正在开展的未经批准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项目。2014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新标准。有关人士表示,这套制度可以填补国内干细胞监管空白,将为国内干细胞产业发展铺平道路,干细胞药物审批也将加速。 乱花渐欲迷人眼

2005年,北京市一家医院为一名刚出生70多天的脑瘫患儿进行干细胞移植手术取得了成功,有关机构证实这种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尚属世界首例。

2007年,曾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小吴,在上海某医院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自身免疫系统功能成功重建。其时宣称为“国内首次”。

2010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宣布世界第一例双胞胎

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该医院获得成功。有关专家表示,这标志着我国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治重型地中海贫血方面已步入世界领先行列。

但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春天”始终与“冬天”相伴,带给患者的并不全是福音,还有痛苦,甚至生命的终结。2005年4月,出现头晕、耳鸣症状的小初被广东一家医院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他先后接受三次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但均告失败,花光了家产不说,还延误了病情。 2010年,一名糖尿病患者在某医院进行干细胞移植手术后,病情不断加重,虽经全力抢救还是不幸离世。接下来,医患双方便打起了无休止的官司。

干细胞移植治疗,是一门先进的医学技术,为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带去了希望。干细胞移植治疗是把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以达到修复或替换受损细胞、组织,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干细胞移植治疗范围很广,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内外科疾病。有人将其称之为“万用细胞”,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因此,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

济南协和肝病医院在国内较早开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据一位专家介绍,治疗原理是从患者健康的骨髓中分离出干细胞,并将干细胞经肝动脉输入到病肝内,

这些干细胞在肝内“落户”。因骨髓干细胞有着很强的“因地分化”特性,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导引下就可以分化何种细胞。当骨髓干细胞被移植到患者肝脏组织后,就像种入肝脏的种子,在肝脏微环境调节下“入乡随俗”地分化为肝细胞,新生的肝细胞便承担起病肝不能胜任的工作,从而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好像给患者移植了肝脏。它与传统肝移植治疗方法相比,不存在免疫排斥及伦理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应用干细胞技术能治疗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疾病,且较很多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比如,具有低毒性或无毒性,在尚未完全了解疾病发病的确切机制前也能应用,移植材料来源充足,是最好的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载体等。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目前干细胞治疗的混乱局面主要表现在‘包治百病’、费用高昂、资质缺失、质量失控这四个方面。”该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从事干细胞治疗的医疗机构中,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的资质含混不清,有的是省级卫生管理部门批准,有的甚至是地级市卫生部门批准。用于移植的干细胞制品渠道来源复杂,有的来源于医院自制,有的来源于科研机构实验室,有的来源于专门供应干细胞的公司。面对多种渠道来源的制品,制备工艺各异、质量控制指标不同,造成最终输注的干细胞质量不可控制。 许多“干细胞产品”来源不明,有的根本不是真正的干

细胞,甚至还携带病毒。

拿干细胞美容针来说,一位高姓女士在北京一家美容院被推荐了“干细胞美容针”,注射完后脸上出现红斑。央视记者调查发现,这家美容院的产品来自深圳某公司。该公司人员透露,国内打干细胞概念的美容产品基本都是假的。有的只是普通的生理盐水,其余大部分则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得的人胎素。而这些人胎素一般是从堕胎流产胚胎里提取来的,病毒携带可能性非常高。

有关专家认为,注射进人体的干细胞产品究竟是些什么成分,没有人来检验它,不像药品要受药监部门监管,且必须标明成分和含量。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也曾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明确表示:“市场上许多干细胞产品,骗人的占大部分。”

其实,在全球范围内,干细胞移植疗法还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仅被证明用于诸如白血病、烧伤以及骨骼修复等个别疾病的治疗有效,且风险仍然未知。若要真正将干细胞移植普遍用于临床,仍有大量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据国外研究机构推算,中国每年投入大约3.2亿美元用于干细胞研究。虽然提供干细胞治疗方式的大多是公立医院,但未经批准的干细胞治疗项目仍广泛存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长期以来,该行业缺少适用于全球范围的监管体系。 随着干细胞治疗的前景被看好,在我国,干细胞疗法以

及各种干细胞库日益火爆。2009年,原卫生部将干细胞技术归入“第三类医疗技术”,认为其“涉及重大伦理问题,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同时要求,此技术若用于临床治疗须经原卫生部审批。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虽已在我国形成供需两旺的临床治疗市场,不同规模的医疗机构也已参与其间,尽管原卫生部要求此技术用于临床治疗须经审批,但至今为止,除造血干细胞治疗血液病外,尚未有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的干细胞治疗得到受理和审评。收费不菲的干细胞治疗也绕开了临床监管,以“临床研究”的名义来开展。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自2009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撰文批评中国干细胞治疗泛滥成灾。2012年4月12日,《自然》杂志刊发一篇题为《中国的干细胞规则被忽视》的文章,其中提到:“2012年1月,在认识到恶化的形势后,卫生部对外公布了一整套行业规则。然而到目前为止,卫生部的管制已被证实无效,大量机构仍在继续提供治疗,尚没有一家机构通过规定的途径获得注册。” 原卫生部为期一年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规范整顿工作在2012年12月16日已经结束,然而干细胞治疗机构依然层出不穷。 现在绝大部分干细胞研究都处在临床试验阶段。然而当患者及家属问起手术风险时,会被各种“干细胞中心”告知这是一项成熟安全的技术,没什么风险。


“万用细胞”的尴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国际私法复习笔记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