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略!三大行动!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给力宝安!

2025-11-14

宝安区将全面提升区域交通环境。

在特区一体化、宝安区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宝安交通运输如何布局,如何发展?这一重大命题有了答案。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日前向社会公示“深圳市宝安区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 市交通运输委已将规划内容放在其网站http//www.sztb.gov.cn市民对规划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可于两周内采用书面形式发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或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jtjgjc@yahoo.com.cn注明“深圳市宝安区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

此次规划是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充分把握城市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特殊性,紧密结合宝安区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及“三港四城十大园区”的战略安排,强调城市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与交通运输规划的“三规合一”,在深刻理解宝安区功能的重新定位、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建设项目对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提出实施“三大战略”,制定“三大行动、十大计划”全面改善和提升宝安区交通环境。

宝安区的路网日渐发达。 关键词: 3大战略

三大战略,是宝安区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中的战略核心,以此构建具有特区特色、时代特点、宝安特征的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引导城市转型发展。 战略一:大区域交通战略:双港齐飞,高快并举。

推进海港和空港两大核心枢纽建设,依港强区,结合“十大园区”的规划建设,构建“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建立两大枢纽与区域高快速路系统联系的快速通道,建设深莞穗交通走廊,为主轴功能的强化与提升提供支撑,大幅提高城市大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效率,使宝安真正成为跨越发展与转型的示范区,扩展深圳发展腹地的主战场。

战略二:公交都市营建战略:双道引领,低碳践行。

实施品质公交战略,坚持“公交走廊加城市”的发展模式。加快完善快干支三级公交体系及公交场站布局,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主导地位,构建以人为本、公平高效的“公交都市”。通过高效网络化的公交体系和生态自然的城市绿道,践行绿色出行理念。 战略三:多元交通塑城战略:交通支撑,高效发展。

改变“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方式,转变交通系统被动适应城市发展的格局,使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与交通支撑良性互动,高效耦合。以快速通道和公交走廊为骨架,以综合交通枢纽为锚固点,拉伸调整城市的框架结构,使交通成为推动城市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动力,构建符合城市发展水平、规模适当、布局完善、功能清晰的多元交通体系,为宝安中心区CBD、航空城、沿江新城和龙华新城“四城”的建设提供支撑。 关键词: 3大行动 关键词: 10项计划

三大行动,十项计划,是实现宝安区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的具体举措。这些举措,将以大铲湾港和航空港为中心,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城市”,以实施公交都市战略为核心,打造“品质都市”。

行动一:落实大区域交通战略 计划1:大枢纽计划

(1)推进机场扩建、大铲湾二期,铜鼓航道二期、龙鼓西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大交通体系。

(2)推进机场快线的建设,携手香港机场,共同打造泛太平洋地区的航空枢纽和全球航空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依托福永客运码头,开设至中山、珠海等地的水上巴士线路,加强宝安机场对珠江西岸城市群的辐射能力。

(3)协调深圳东西部港区与大铲湾港区的关系,推进港城一体化建设。基于珠江口湾区港口群的功能定位,开设与香港、中山、珠海、南沙等港口的水上货运通道,使湾区港口群一体化联动发展。

(4)制定引导政策,提高水转水、水转铁的运输比重,分流陆域交通压力。

(5)加快建设机场南干道、机场南路、沿江高速机荷连接线、留仙大道东段等相关道路约100公里,对航空、铁路、港口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提供支持。 计划2:大通道计划

加快推进沿江高速、大外环高速、清平高速二期、龙观快速路、梅观高速等高快速路共计140公里,同时推进深中通道、南沙路、海滨大道的前期规划,基本形成“三横七纵”的高快速网络,实现区域干线路网与珠三角高快速路网的快捷连通。

宝安区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中的“三横七纵”高快速路网。 计划3:大物流计划

(1)依托两港的辐射带动,在大铲湾后方陆域、机场航空城、机场东北侧、福永高新园区等片区,引导发展高端物流产业;推进机场物流园区、固戍物流园区等七大物流园区的建设,推进西部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观澜高新产业园、福永航空产业园等“十大园区”建设,打造不同形式的临港经济区,推动以港兴区战略的实施。推进机场保税物流中心、福永沙井保税物流园区的建设,促进保税物流产业优化与升级。推进航空城临空总部经济区、大铲湾临港总部经济区的建设,促进总部经济跨越式发展。

(2)以西部通道、沿江高速、广深高速、南光高速和珠江水系为交通主动脉,在深圳西部构建以深圳湾口岸、大铲湾港区、深圳机场为起点,以前海湾物流园区、大铲湾物流园区、固戍物流园区、机场物流园区等为依托的西部国际物流通道网。

(3)新建燕罗、大田洋、观澜、大浪等一批主枢纽及货运站,提供货运停车泊位7000个,全面支持物流产业发展。

行动二:落实公交都市营建战略 计划4:轨道网络计划

(1)推进深莞穗城际快线、深港西部城际快线的建设,同时加强与城市轨道网的无缝接驳。

(2)推进1、4、5、6、11等5条城市轨道线路建设,里程86.5公里,站点37个,初步建立城市轨道网络体系。同时加强轨道沿线站点与港口、机场、汽车站等对外交通的联系,落实轨道交通站点与常规公交、出租车、自行车、小汽车的无缝衔接。 计划5:公交网络计划

(1)结合轨道交通建设,新增或调整公交线路120条,总长度约975公里,形成功能清晰、服务类型多样、一体化衔接的地面公交网络。设置12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系统,由线及面提升整网的运行速度和服务质量。在梅龙路、观光路等跨组团干道中设置中运量公交复合通道,初步形成网络。

(2)以完善公交网络功能结构为核心,系统推进枢纽场站和停靠站建设。结合主要客流集散点,新建公交枢纽站5个,长途客运站接驳枢纽6个;在107国道、宝安大道、福龙路、梅龙路、布龙路等主干道上,设置16处公交深港湾换乘站和公交路内换乘中心,初步建立公交换乘枢纽体系。新建公交场站共计124个,新建或改造公交停靠站1869个。 (3)在人流相对集中的区域,新设置出租车停靠站约550座,提升出租车服务水平; (4)新增或更换新能源车辆1500台。 计划6:慢行交通计划

(1)建设休闲性绿道2号线37km、5号线18km,改造二线巡逻道为绿道,纳入城市绿道网络;改造原二线关口为服务性绿道驿站。

(2)建设功能性绿道150km,并结合道路建设,设置连续的自行车道系统约160公里。同时在37座轨道站点,新建公共自行车接驳设施,解决公交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新建人行天桥133座,涵盖过街设施、立体步行系统、景观空间的衔接与转换,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与品质。

(3)以宝安中心区和深圳北站片区为试点,通过步行街、公交步行街、公交专用路、立体步行连廊、自行车专用道的系统设置,建设步行、自行车交通示范区。 行动三:落实多元交通塑城战略

计划7:道路网络支撑计划

(1)加强对外交通联系。推进观景路、景田路、坂雪大道、东环二路东延线、东环一路东延线、石龙路东延线等道路的建设,加强与龙岗的联系;推进新彩隧道、留仙二路东延线、前进一路南延线、湖滨中路北延线、临海路南延线、海景路南延线、新湖路南延线等道路的建设,加强与福田南山的联系;推进新和大道接建安路、沙井北环西延线接顺和路、雄宇路(塘下冲工业东路)接德政东路、工业路接振安路、朗碧路接霄边大街的建设,加强与东莞的联系。

(2)推进松福路、福洲路、石岩外环路、五和大道、洲石路玉支线-松白路连接线、沙井北环-光明大道连接线、西乡大道-宝石路连接线、光侨大道-布龙路连接线、石岩南环路、清华路、环观南路西延线、留仙大道东延线、工业一路等道路的建设,推进观澜大道、大和路、观光路等道路的改造,构建“四横八纵”的城市干道网络。

(3)实施客货分离的交通组织方案。结合海港,空港,固戍配送物流园、宝安科技创新园等“十大园区”建设,新建与改造相关道路约120公里。同时研究107国道、宝安大道全面禁止货车通行后的配套措施。

(4)区别调整不同交通分区各等级道路的级配,商业地区增加支路的比重,工业地区增加干道的比重。

共计新建与改造相关道路约809公里。 计划8:交通支撑与土地利用耦合计划

(1)通过对宝安大道、107国道两条城市更新轴的交通容量评估与交通负荷分析,引导沙井中心区、空港商务区以及西乡功能混合区的城市更新。

(2)引入建设项目及城市更新单元交通承载力评估制度,动态调控用地的功能与开发强度。

(3)开展住宅区停车配建标准研究;探索新型停车场建设模式,合理施划路边停车,优化停车收费结构,规划建设停车诱导系统,共计新建公共停车场70座,新增停车位9000个。 (4)结合旧城改造,全面实施片区交通改善工程。通过微循环整治,打通断头路,消除交通瓶颈等综合手段,快速提升各街道中心片区和主要产业区的交通环境,支撑城市更新发展。

计划9:复合交通节点建设计划


三大战略!三大行动!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给力宝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双级主减速器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