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 http://www.educity.cn/jiaocheng/zg14.html
件。它保护的计算机软件是由开发者独立开发的,并且已经固定在某种有形物体上的。我们在合法使用软件时,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对软件进行安装、备份、修改,但是不能将软件的复制品转给别人使用。
1.3.16 试题23分析
本题考查频分全双工的概念与作用。
FDD是现代通信中的一种常用技术,其基本特点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系统进行接收和传送,用保证频段(保证频段带宽为190MHz)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允许双向同时传送数据,支持全双工技术。
1.3.17 试题24分析
本题考查采用公钥加密和解密的基本知识。
在加密体系中有公钥加密和私钥加密两种。公开密钥加密体制K1≠K2,又称不对称密码体制,其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其中一个密钥是公开的,另一个密钥则是保密的。如果发送方用接收方的公钥加密报文,则接收方只能用自己的私钥才能对报文进行解密。
1.3.18 试题25分析 本题考查网络子网的划分。
对网络进行子网划分一般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子网的个数来划分,另一种则是按照每个子网中主机的台数来划分。在做本题时,用第二种方法来分析。由于每个子网上最多配备27台主机,这就要求我们至少要留5位主机号,因此,除了5位主机号以外的全是网络号。而子网掩码则是用来为计算IP地址中的网络号部分和主机号部分提供依据的,它与IP地址是一一对应的,IP地址中的网络号部分对应的子网掩码为1,主机号部分对应的子网掩码为0,因此,该单位使用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
程序员 http://www.educity.cn/jiaocheng/zg14.html
1.3.19 试题26分析 本题考查FTP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允许在Internet上传输任意文件,并且允许文件具有所有权与访问权限。FTP是网络上最常见的文件传输协议,在进行文件传输时,FTP使用两个并行的TCP连接来传送文件,一个是控制连接用来传送控制信号,另一个是数据连接用来传送数据。其中控制连接用的是21号端口,而数据连接用的是20号端口。
1.3.20 试题27分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中多态的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中多态是指一个名字有多个含义,函数重载和函数覆盖都是多态的表现,不论是重载或是覆盖,都代表了一个方法名可以对应多个方法体,在编译或是运行时再决定究竟调用该方法的哪一个方法体。
1.3.21 试题28分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中类的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类,它是面向对象方法中最基本的封装单元,决定了现实世界中实体的数据和方法,以及数据和方法是否对外界暴露。
1.3.22 试题29分析 本题考查测试过程的内容。
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独立且非常重要的阶段,一个规范化的测试过程通常包括如下基本的测试活动:拟定测试计划、编制测试大纲、生成测试用例、实施测试和生成测试报告。拟定测试计划的内容主要有测试的内容、进度安排、测试所需的环境和条件、测试培训安排等。
程序员 http://www.educity.cn/jiaocheng/zg14.html
1.3.23 试题30分析
本题考查树的基本结构及度的概念。
度是指一个结点拥有子结点的个数,其中叶子结点的度为0.由题意我们知道,树中除叶子结点外的总结点数是n1+ n2+…+nk,而度的总数是n1×1+ n2×2+…+nk×k个,在树中根结点是没有父结点的,因此,叶子结点的数应该为度的总数-总结点数+1(根结点)
=.
1.3.24 试题31分析
本题考查数组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储。
题目中给出了二维数组A6×8,其中每个元素用相邻的6个字节存储,这说明数组A是一个6行8列的二维数组,且每个元素占相邻的6个字节。那么数组总共要占6×8×6=288个字节。a13是数组中的第13个元素,在存储它以前已有12个元素从起始存储位置按行存储了,12个元素占12×6=72个字节。因此,元素a13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应该为1000+72=1072.
另外,解答此类试题,要看清楚试题的要求,数组的起始是从0开始还是从1开始。在本题中,没有明确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是从1开始,即数组的第1个元素是A[1][1].
1.3.25 试题32分析
本题考查二叉树的遍历和二叉树的一些性质。
二叉树是一个结点最多只有两个儿子结点的树,其二叉树遍历有3种形式:
(1)前序遍历: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按前序遍历根结点的左子树,再按前序遍历根结点的右子树。
(2)中序遍历:首先按中序遍历根结点的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再按中序遍历根
程序员 http://www.educity.cn/jiaocheng/zg14.html
结点的右子树。
(3)后序遍历:首先按后序遍历根结点的左子树,然后按后序遍历根结点的右子树,再访问根结点。
要解答本题,需要一些技巧,我们从后序序列中可以看到A是最后一个,可以确定A是整个二叉树的根结点。再从中序序列CDBEAGHFK可以知道,CDBE是根A的左子树中的结点,而GHFK是根A的右子树中的结点。现在我们来分析左子树中的情况,同样由后序序列中DCEB可以看出B是左子树的根结点,由中序序列CDBE可以看出E是B的右子树的结点。同理,我们可以分析出整个二叉树的结点分布。此二叉树前序遍历的结果为ABCDEFGHK.
1.3.26 试题33分析
本题考查有向图的拓扑序列结构。
在有向图中,拓扑序列是通过拓扑排序后得到的所有结点的序列,拓扑排序是指由某个集合上的一个偏序得到该集合上的一个全序。例如,一个软件专业的学生要修课,但有些是基础课,它独立于其他课程,而有些课程必须要在修完某些专业课后才能修,这样各课程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并立与优先的关系,有向图和它的拓扑序列可以表示这样的关系。 对有向图进行拓扑排序的方法是:
(1)在有向图中任选一个没有前驱的结点且输出; (2)从图中删除该结点和所有以它为尾的弧。
重复上述两步,直到全部顶点均已输出,或当前图中不存在无前驱的结点为止。 根据上述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有向图的拓扑序列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但在有向图中出现有向环时,因为环意味着某项活动应该以自己为先决条件,在拓扑排序时,环中的结点是
程序员 http://www.educity.cn/jiaocheng/zg14.html
不能被排在序列中的,因此,不存在此有向图的拓扑序列。所以,对任意一个有向图而言,其拓扑序列可能不存在,也可能有一个或多个。
1.3.27 试题34分析
本题考察数据结构中的查找哈希表问题。
哈希表的目的是建立希望不经过任何比较,一次存取便能取得所查的记录。在哈希表存储时,一般是通过在记录的存储位置和它的关键字之间建立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得每个关键字和结构中的一个唯一的存储位置对应,而这个对应关系就是哈希函数。
所谓的哈希冲突是指对不同的关键字可能得到同一哈希地址。为了不发生哈希冲突,构造哈希函数的方法应该选直接地址法,此方法是取关键字的某个线性函数值作为直接地址。
1.3.28 试题35分析 本题考查二叉排序树的查找。
二叉排序树又称为二叉查找树,其定义为:二叉排序树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如下性质(BST性质)的二叉树:
(1)若它的左子树非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根结点; (2)若它的右子树非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根结点; (3)左、右子树本身又各是一棵二叉排序树。
在做该题时,首先将表中的9个元素放进二叉树中构成二叉排序树,在构造二叉排序树时,我们将表中的元素依次按照构造二叉排序树的规则往树中添加元素,在获得二叉排序树后,计算平均长度就变得简单了,为(1+2+2+3+3+4+5+5+6)/9=31/9.
1.3.29 试题36分析
本题考查数组和指针的具体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