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7 采场前方极限平衡区的受力状态
根据极限平衡区的条件,有 ?y?Rc?1?sin??x (7.4)
1?sin?式中,Rc—煤的单轴抗压强度,MPa; ?—煤的内摩擦角,0。 由此
d?yd?x?1?sin??? (7.5)
1?sin?将式(7.5)代入平衡方程式(7.3)中,,求解可得 ln?y?2f?x?C (7.6) m*当x=0,?y?Rc时 * C?lnRc*式中,Rc—煤帮的支撑能力(煤壁受压后的残余强度),MPa。 *ln?y?lnRc?2f?x (7.7) m?yR*c?e2f?xm
2f?xm得 ?y?Re*c (7.8)
根据式(7.8),非弹性区支承压力?y是按指数规律逐渐递增分布的,在x=0处的煤
- 32 -
*壁位置,支承压力?y=Rc,即在集中应力作用下煤压坏后的残余强度值。随着x的增大,
支承压力?y逐渐增高,在某一位置等于集中应力值的大小,此位置即支承压力的峰值位置,也是非弹性区与弹性区的分界位置。
原岩应力为?H,设最大集中应力系数为k,煤壁至支承压力峰值的距离为x0,则有
k?h?Re*c2f?x0m (7.9)
求解式(7.7),有
k?Hln(*)Rc x0? (7.10)
2f?mb.弹性区
煤层弹性区支承压力分布各种研究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均为随距煤壁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负指数曲线,其具体表达式为:
?y??H1??ke??(x?x0)] (7.11) 式中,?k—最大集中压力增量系数,?k?k?1; ?—支承压力衰减系数,由地质条件决定。
根据16中04煤层及围岩性质及特征,选取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及煤壁破碎区计算所需计算参数如表7.7所示:
表7.7 支承压力分布及煤壁破碎区计算参数
煤层与顶底板的摩内摩擦角 采高 煤体残余强*擦角/?1/0 h/m 度Rc/Mpa ?/0 6 30 2.4 2.25 采动影响 系数k 2 密度 煤层埋深 H/m ?/MN/m3 0.025 424 ??因为砌块墙在采场后方,后方所受采动影响较前方小得多,所以取采动影响系数k=1.5,二次采动影响时,可通过超前支护弥补支护强度的不足。
把表7.7中的参数代入式(7.8),得到非弹性区支承压力分布曲线为:
?y?2.25e0.4408x (7.12)
计算参数代入式(7.10),即得到非弹性区的范围为:
- 33 -
x0?7.58,m (7.13) 把?、H、k及x0等参数代入式(7.11)中,即得弹性区支承压力分布
?y?6.25(1?e??(x?4.2))
上式中?待定,取超前工作面煤壁30m后支承压力恢复到原岩应力的1.05倍,即有下式成立。
10.6?1.05?10.6(1?e??(30?4.2)), 解之,得?=0.1336,则
?y?10.6(1?e?0.1336(x?7.58)) (7.14)
把x?7.58m代入式(7.12)或式(7.14)均得到?y=11.3Mpa。
根据前面的分析计算,混凝土强度取C30是完全可以满足支护强度要求的。 (3)参数确定 ①墙体位置
为了使沿空留巷更加可靠、稳定,保证通风断面,应尽可能减少留巷的宽度。由于巷道设计净宽4300mm,虽然巷道变形较小,预计变形后(假设留巷砌块墙侧无变形),留巷实际使用宽度为4200~4300mm,只基本满足下一个工作面的生产使用。因此墙体位置确定在原巷道内帮对齐布置。
②墙体尺寸
砌块墙的墙体除了具有一定的强度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宽度,使之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施工时取1.3m。
砌块墙形状为矩形直墙,墙体宽度为1.3m,砌筑后沿空留巷宽度4.3m,砌块墙高度充填到顶板,即按实际采高进行墙体砌筑。在推进过程中,根据现场留巷情况,以上参数可进行适当调整,采取增减墙体宽度或减少留巷宽度等措施。
墙体位置及尺寸如图7.8所示。
- 34 -
70°20°10° 20×24006001800-2800(实际采高)1300 图7.8 墙体位置及尺寸
③砌块墙强度
墙体砌筑材料为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原材料使用:水泥、粉煤灰、砂、石子。 根据前面的计算,砌块墙体的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为C30;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当发现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必须及时变更混凝土的配比,加强混凝土砌块的强度。
- 35 -
混凝土参考配合比为:
C0:W0:S0:G0=389:210:624:1158=1:0.54:1.6:2.98。
表7.8 混凝土配合比(1m3混凝土) 单位:(kg) 水/kg 204
水泥/kg 434 粉煤灰/kg 44 砂/kg 604 石子/kg 1140 实际配合比应根据小屯煤矿实际使用的水泥牌号、砂石地材等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后确定。 7.2.7墙体砌筑方案
(1)砌块规格
采用两种规格尺寸的砌块,一种铺设1、3、5、?皮(层)650×190×200mm,如图7.9所示;另一种是铺设2、4、4、?皮(层)430×190×200mm,如图7.10所示。
200190430190200650
图7.9 第1、3、5皮混凝土砌块 图7.10 第2、4、6皮混凝土砌块
(2)砌块排列
砌墙施工砌块排列图如图7.11~图7.14所示。
第二皮第一皮 图7.1 墙体长度方向第一、第二皮砌块排列图(向上重复)
注:水平灰缝厚度15mm,竖向灰缝厚度20mm。
- 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