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颜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并在30 s内不变,即为终点。 (4)如图是碱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c(HCl)=________ mol·L-1。
29.(8分)(本题为选做题,包括A、B两题。每位同学只可选做l题。若两题都作答,则以A题计分) 29A.在4L密闭容器(体积不变)中充入6molA气体和5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2C(g)+xD(g), 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molC,经测定D的浓度为0.5mol·L-1,试求: (1)X的值
(2)B的转化率为多少? (3)平衡时A的浓度为多少?
(4)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和反应前的压强之比为多少?
29B.室温下,pH为12的NaOH溶液100 mL,如果将其pH降为11,则: (1)若用蒸馏水应加入水多少mL?
(2)若用pH=10的NaOH溶液,应加入NaOH溶液多少mL? (3)若用pH=2的盐酸,应加入盐酸多少mL? (4)若用0.01 mol·L-1硫酸,应加入硫酸多少mL?
6
南宁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题答题卡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6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3 2 14 3 15 4 16 5 17 6 18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第24~30题,共5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24.(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1) 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 _________。
26.(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27.(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 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本题为选做题,包括A、B两题。每位同学只可选做l题。若两题都作答,则以A题计分) 29A. 29B.
7
7 19 8 20 9 21 10 22 11 23 12
参考答案
1.B【解析】B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是离子与分子共存的情况,正确;C项,未指明是电解质分子,也可能是水分子等,故不正确。 2.C【解析】NaHSO4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不应使用“D项不是电离方程式。
3.D【解析】由两种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值知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温度高时水中c(H+)较高,pH较小,但溶液中c(H+)=c(OH-),溶液呈中性,A、B、C错误;已电离的水的浓度与电离生成的c(H+)及c(OH-)相等,利用水的离子积常数可判断D正确。
4.D【解析】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为1.0×10-12mol·L-1<1.0×10-7mol·L-1说明抑制了水的电离,可能是加入了OH-或H+,所以溶液可能是碱性溶液也可能是酸性溶液。 5.C6.A
7.B【解析】本题考查常用仪器使用中的滴定管的精确度。滴定管是一种精确度较高的仪器,每一小格为0.10 mL,零刻度在上,刻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故读数为22.35 mL。
8.D【解析】在未电离时c(CH3COOH)=1 mol·L-1,当醋酸、H+、CH3COO-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但此时三者的浓度不一定是0.5 mol·L-1),醋酸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故A、B、C均错。依据平衡状态的第一个标志即电离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可知D项正确。
9.B【解析】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溶液的pH<7,A错误;pH=4.5的溶液中c(H+)=10-4.5 mol·L-1,pH0.2+
=6.5的溶液中c(H)=10-6.5 mol·L-1,B正确;C项,0.1 mol·L-1 Ba(OH)2溶液稀释到2 L时,c(OH-)=
2mol·L-1=0.1 mol·L-1,c(H)=10-13 mol·L-1,pH=13;D项,NaOH是碱溶液,无论怎么稀释,pH在常
+
;HClO是弱酸,电离方程式中应使用“”;
温下不可能成为6,只能无限接近于7。 10.C【解析】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依据为:c(NaOH)=
c(HCl)?V(HCl),A项中标准液体积偏大,c(NaOH)
V(NaOH)偏高;B项中标准液体积偏大,c(NaOH)偏高;C项中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橙色,立即停止,则滴定有可能是局部过量造成,摇动锥形瓶,仍显黄色,这样V(HCl)偏低,c(NaOH)偏低;D项中锥形瓶用NaOH润洗后,消耗HCl的量偏多,c(NaOH)偏高。
11.B 12.D 13.C 14.A 15.B 16.C 17.A
18.A【解析】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g)的浓度增大,故体系颜色加深;同时引起了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的增大,压强也变大,因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变小,但由于容器体积不变,故气体的密度不变。
19.B【解析】虽然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但是它是一个熵增过程,故其溶于水是自发过程,A错;D项,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过程,既是吸热反应,又是熵值减小的过程,故不能自发进行,D错。 20.D
1
21.D【解析】 选D。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②-③×+④可得目标反应方程式,其反应热
2
8
1
ΔH=ΔH1-ΔH2-ΔH3×+ΔH4=-237.46 kJ/mol。
2
22.B【解析】 选项A中中和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和碱的元数无关;选项C中加热是化学反应的条件,与反应是否为放热和吸热无关,如:Fe+S
FeS,它属于放热反应;选项D中燃烧热是指1 mol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
的热量,这里的稳定化合物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化合物稳定,如C燃烧可生成CO和CO2,其中CO2比CO稳定,二是化合物的状态稳定,如气态的水就不如液态的水稳定。
23.C【解析】0.2 mol HI相当于H2、I2各0.1 mol,所以甲、乙在题述情况下达到的平衡是等效的。A项,甲、乙提高相同温度,仍等效;B项,甲中加入0.1 mol He对反应无影响;C项,甲降低温度,平衡右移,HI的浓度增大;D项,甲增加0.1 mol H2,乙增加0.1 mol I2,平衡都向右移动,HI的浓度都增大,具体结果不能断定。
24.【解析】(1)从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可以看出,二者的最大区别是其在水溶液里的电离程度,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区分电解质的强弱不能从物质的溶解性大小和导电能力强弱入手。根据物质所属类别来判断,①⑦⑩属于盐,是强电解质;③⑥属于弱酸,⑧为弱碱,它们都是弱电解质;②④⑤是非电解质;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由信息可知H2O2为二元弱酸,因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所以:H2O2H++O22-,H2O2+Ba(OH)2===BaO2+2H2O。
【答案】(1)①⑦⑩(2分) ③⑥⑧(2分) ②④⑤(2分) (2)①H2O2
分) H2O2+Ba(OH)2===BaO2+2H2O(2分) 25.(1)E (2)A (3)B (4)C(每空2分)
26. (10分)【答案】(1)小于(1分) 218~330 KJ·mol-1(3分) (2)185(2分) (3)RI> RBr > RCl > RF(2分) (4)不赞同,H2O的熔沸点高于H2S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与键能无关(2分)
27.【答案】(1)80L;(1分)60% (1分) (2)2.4;(2分) 1.2(2分) (3)x∶y=2∶1(2分);x+z=2(2分) 【解析】(1)反应方程式为2SO2+O2
2SO3,利用三段式计算,
2SO3
H++HO2- HO2-H++O22-(2
H++HO2-,HO2-
2SO2 + O2
起始 2mol 1mol 0
转化 2x x 2x 平衡1.6-2x 0.8-x 2x
根据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知:(1.6-2x+0.8-x+2x):2.4=80:100,解之得x=0.48,反应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6-0.48×2+0.8-0.48+0.48×2=1.92mol,所以SO2的转化率为
0.48?2?100%=60% 故答案为:60%; 1.6(2)起始时加入amolSO2、b mol O2,且a:b=2:l,在同样温度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与
9
(1)平衡状态相同,为等效平衡,物质的转化率和百分含量都相同,SO3的体积分数为与(1)相同, 2SO2 + O2
2SO3
起始amol bmol 0 转化0.6a 0.3a 0.6a 平衡a-0.6a b-0.3a 0.6a
压强之比就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列式为:b=1.2mol,故答案为:2.4;1.2;
(3)若将密闭容器体积固定为100L,起始时加入xmolSO2、y mol O2和z mol SO3,反应达平衡时,温度、压强与(2)完全相同,容器内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也与(2)达平衡时的情况完全相同,为等效平衡,则有x=2y,且相当于只加二氧化硫和氧气时,起始时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x,
a?0.6a?b?0.3a?0.6a120?,a=2b 解得:a=2.4mol,1.9280x2.4? x=2 即:x+z=2,故答案为:x=2y;x+z=2。 10012028.【答案】(1)②③⑤⑥⑦⑧(2分) (2)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2分) (3)黄(1分) 橙(1分) (4)
a?V2-V1?= (2分) V【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所需的仪器为:量筒、容量瓶、烧杯、碱式滴定管、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即②③⑤⑥⑦⑧。(2)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3)甲基橙在碱溶液中呈黄色,滴定至终点时呈橙色。
a?V2-V1?
(4)滴定过程中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2-V1) mL,因此c(HCl)= mol·L-1。
V
29.(8分)(本题为选做题,包括A、B两题。每位同学只可选做l题。若两题都作答,则以A题计分) 29A.【答案】29A(1)2 (2)20% (3) 0.75mol/L (4)1:1 【解析】(1)达到到平衡时n(D)=0.5mol·L-1×4L=2mol,由n(C):n(D)=1:1,得X=2。 (2)由C的量可求B反应的量,n(B)=1mol,故B转化率为1mol/5mol×100%=20%
(3)由B反应的量可求A反应的量,n(A)=3mol,平衡时A的浓度为=(6-3)mol/4L=0.75mol/L。 (4)反应前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总)=(6+5)mol,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n(总)=n(A)+n(B)+n(C)+n(D)=(6-3)mol+(5-1)mol+2mol+2mol=11mol,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内容:恒容、恒温条件下,P2/P1=n2/n1,得P2/P1=11mol/11mol= 1:1。 29B.【答案】(1)900 (2)1 000 (3)81.8 (4)42.86
--102 mol·L1×0.1 L--3-1
【解析】(1)由c(OH)稀释=10 mol·L=,得V(H2O)=0.9 L=900 mL。
0.1 L+V2
----102 mol·L1×0.1 L+104 mol·L1·x--3-1
(2)设加入pH=10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x,c(OH)=10 mol·L= 0.1 L+x
得x=1 L=1 000 mL。
----102 mol·L1×0.1 L-102 mol·L1·y--3-1
(3)设加入pH=2的盐酸的体积为y,c(OH)=10 mol·L=[源:Zx得
0.1 L+y
y=0.081 8 L=81.8 mL。
---102 mol·L1×0.1 L-0.02 mol·L1·z--3-1
(4)设加入硫酸的体积为z。c(OH)=10 mol·L= 得z=0.042 86 L
0.1 L+z
=42.86 mL。
[来源学。科。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