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衢州卷)
科 学 试 卷
温馨提示: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自己,定会成功!
考生须知: 1. 全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10页,有4大题,37小题。 2. 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答题卷共4页。 3.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4.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Ca:40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植物类群中最复杂、最高等的是 A.苔藓植物 B.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2.下图是某些物品的近似pH,呈碱性的是
3.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是 A.日核、光球层、色球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太阳黑子、色球层、日冕层 D.太阳黑子、耀斑、色球层 4.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它传递信息依靠的是 A.电磁波 B.红外线 C.超声波 D. 次声波 5.下列物质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衢江大桥人行道边的铁扶手生锈了 B.甲同学将一大块橡皮切成两半,分一半给乙同学 C.春天,校园内的桂花树发芽了
D.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 6.下列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A A G G G
A B C 第6题图
A.猕猴桃 B.醋 C.纯牛奶 D.小苏打 第2题图 pH=3.2 pH=3.3 pH=6.5 pH=9.1 小苏打 A G D
科学试卷 第1页(共10页)
7.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B.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 C.观察微小结构时,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
D.物像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8.某同学进行如下的实验:将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
内,而将B植物放在凿了一小洞的暗箱内,如图所示。几天后发现A植物向上生长,而B植物向小洞处弯曲生长。此实验可以说明 A.阳光能促进植物生长 B.植物茎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水分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光线 9.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是有质量的 C.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10.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之后,已启动 “嫦娥工程”探月计划。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上与地球上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6 。下列能在月球上完成的活动是 A.直接跟同伴对话 B.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C.人在月球上能比在地球上跳得高 D.放风筝 11.有关生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樟树只能在太阳光下进行呼吸作用 B.绿藻在晚上才进行呼吸作用 C.草履虫只能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 D.袋鼠日夜均进行呼吸作用 12.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13.用10牛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8牛的物体竖直向上移动了2米,则拉力做功为 A.4焦 B.16焦 C.20焦 D.36焦 14.如图所示为变形虫的生殖过程,其生殖方式为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胎生 D.卵生
科学试卷 第2页(共10页)
A B 光 第8题图 第14题图
15.李萍在洗澡时发现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能解释很多现象,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
A.地面铺的防滑地砖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B.人在镜子中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C.热水冲洗后皮肤温度升高主要是热传递的结果 D.镜子上的水雾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16.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图,
下列关于氧气制取和收集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往试管里装药品前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给试管里药品加热前要先给试管预热 C.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才能开始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把导管口移出水面 17.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变为零,这种 第16题图 物质叫超导体。当电流通过超导体时不发热,故超导体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假如科学家已研制出室温下就能使用的超导体,你准备将它用来制作 A.家用保险丝 B.白炽灯泡的灯丝 C.电炉的电热丝 D.输电导线 18.在人的口腔中,死亡的舌苔表皮和食物残渣在分解时,会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化学式为H2S )气体,形成口臭。下列关于硫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化氢属于化合物 B.硫化氢气体由三种元素组成 C.硫化氢是氧化物 D.硫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硫原子构成 19.下列各图中不正确的是 ...
v N 空气 N N 水 火线 零线 ·? ·? L S 电磁感应现象 A
20.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科学试卷 第3页(共10页)
光从空气射入水 磁体周围磁感线 C B 第19题图 照明电路 D
二、简答题(本题共8小题,有20空,每空3分,共60分。凡需填空的位置均有“ ▲ ”标记)
21.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人们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
块构造学说。该学说认为全球由 ▲ 大板块构成(选填“六”或“九”)。
22.小召在田间发现一株白化的水稻苗,即有部分叶片是不含叶绿素的,呈白色,如图所示。小召将植株带回,经48小时饥饿处理后(即黑暗中放置48小时),然后在阳光下放置8小时,分别取绿叶和白色叶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只有绿叶中有淀粉存在,这可以证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因素是 ▲ 。“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 。
第22题图
23.某学习小组同学探讨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请你用科学知识来回答:
A 甲图 乙图 第23题图 丙图 L 2L B 白色叶 绿叶 F 丁图 ⑴如甲图所示,小木桶A和桶中水的总质量为500克,小木桶B可通过它上方的容器向它加水,当水加到一定量时,杠杆开始转动,小木桶B下落。在杠杆刚开始转动时,小木桶B和水的总质量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00克。(杠杆自重和摩擦不计) ⑵荡秋千是同学们都喜欢的一项运动。心怡同学在荡秋千的过程中学会了自己一个人就能把秋千荡得越来越高的方法,如乙图所示,即在上升的过程中人逐渐站起来,在下降的过程中人逐渐蹲下来,在此过程中秋千越荡越高,秋千的机械能增加,增加的机械能是由人体内的 ▲ 能转化而来的。 ⑶心悦同学做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如丙图所示,用弹簧秤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3.0牛,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 牛。 ⑷如丁图所示,小江同学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为10.0牛。把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为8.5牛,此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为 ▲ 牛。
24.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进入铁器时代,当时有许多能工巧匠制造出许多精良的兵器。制造兵
器的过程中“淬火”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淬火”就是把烧得通红的兵器突然插入冷水中,高温的铁与水反应会立即生成一层致密的叫四氧化三铁的氧化膜,同时产生氢气,使兵器经许多年后还锋利如新。请写出“淬火”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
科学试卷 第4页(共10页)
25.2007年3月27日《衢州日报》报道:从建国后有气象资料的1951年开始计算,我市年平均气温为17.3℃,历史最高出现在1998年,为18.5℃,2006年为18.3℃,是仅次于1998年的第二个高温年,而且1997年以来的年平均气温均高于17.3℃的年平均值。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导致我市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因素有 ▲ 。(答出1点即可) 0.036 0.034 0.032 0.030 0. 028 0.026 二氧化碳含量(%)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年第25题图 ⑵2005年2月,一份由英国公共政策研究院、美国发展中心以及澳大利亚学院等机构联合主持撰写的全球气候调查报告中,关于过去1000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如图所示。由曲线可以看出,近20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特点是 ▲ 。 26.2007年3月20日至4月20日,衢州市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行动。具体要求是:养殖户按规定100%完成牲畜口蹄疫、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等的免疫任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原体繁殖速度极快,极易在家禽或人类中传播,所以这类疾病具有 ▲ 、流行性和免疫性等特点。 ⑵口蹄疫很少感染人类,我国政府仍规定来自病区的动物皮毛及各种制品严格禁止销售,集中统一销毁。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政府的这种规定属于 ▲ 。 ⑶免疫接种是控制猪瘟的主要手段,其中用灭活或毒性减弱的病原体制成的疫苗,进行接种而获得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 ▲ 免疫(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 27.两实验小组使用相同规格的元件,按图示电路进行同一实验(其中a、b、c、d、e为滑动变阻器上五个间距相等的位置,a、e为滑动变阻器上的两个端点)。电源电压U=3V ,电阻R=1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Ω。首先他们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 ,然后闭合开关,他们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分别置于a、b、c、d、e五个位置,把相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对比两组数据,发现电流表示数不完全相同。经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实验组使用的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 第27题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的是第 ▲ 实验组;断路发生在滑动变阻器 ▲ 段(从ab、bc、cd、de中选择)。
⑵表二中,滑片P在X (X是c、d之间的某一点)处时,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为 ▲ 。 (A) 0.70A (B) 0.85A (C)1.20A (D) 2.00A
科学试卷 第5页(共10页)
表一(第一实验组) P的位置 电流表的示数(A) P的位置 a 0 b 0 c d e e 1.00 1.50 3.00 d 表二(第二实验组) a b c X 电流表的示数(A) 0.60 0.75 1.00 1.50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