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错, “ 骶管 ” 应改为 “ 骶管裂孔 ” 10. 错, “ 脊柱 ” 应改为 “ 椎体 ” 11. 对
12. 错,应改为 “ 桡骨下端、尺骨下方的关节盘与舟骨、月骨、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构成 ” 13. 错 . 腓骨不参与构成膝关节
14. 错,踝关节必须与其他关节协同运动才能作内翻,外翻动作 15. 错, “ 距跟关节 ” 应改为 “ 距跟舟关节 ” 16. 错, “ 眶下裂 ” 不通颅中窝 17. 错, “ 下鼻甲 ” 不属于筛骨 18. 对
19. 错,由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 20. 错, “ 骨板 ” 应改为 “ 骨小梁 21. 错, “ 韧带 ” 应改为 “ 关节囊 ” 22. 错, “ 关节面 ” 应改为 “ 关节软骨 ” 23. 错, “ 上 ” 应改为 “ 下 ” 24. 错, “ 8 ” 应改为 “ 10' '
25. 错, “ 锁骨上缘 ” 应改为 “ 胸骨的颈静脉切迹 ( 或上缘 ) ” 26. 错, “ 低 ” 应改为 “ 高 ”
27. 错, “ 3 ” 应改为 “ 4 或第 3 、 4 间 ” 28. 错, “ 结节 ” 应改为 “ 关节结节 ”
四、名词解释题
1. 干骺端: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
2. 骺软骨与骺线:幼年时干骺端处保留的一片软骨称骺软骨;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残留有骨线称骺线。
3. 板障:颅骨的内、外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经过。
4. 骨髓:为骨的构造之一,存在于骨髓腔和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存在于松质和幼儿的骨髓腔内; 5 岁以后长骨骨髓腔的红骨髓被脂肪组织所代替,称黄骨髓,不具有造血功能。 5. 骶角: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突出的骨角,是骶管麻醉时的骨性标志。
6. 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构成 H 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7. 翼腭窝 : 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间隙,称翼腭窝。此窝向外通颞下窝,向前通眶,向内通鼻腔,向后通颅中窝,向下经腭大管、腭大孔通口腔。
8. 蝶筛隐窝: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称蝶筛隐窝,是蝶窦的开口处。
9. 胸骨角 : 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 , 称胸骨角 , 两侧平对第 2 肋 , 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0. 滑膜囊 : 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囊 , 内含滑液。多为关节囊的滑膜从纤维膜的薄弱或缺如处囊状膨出 , 充填在肌腱与骨面之间 , 称滑膜囊 , 可减少肌肉运动时肌腱与骨面之间的摩擦。
11. 项韧带:棘上韧带在颈部,从颈椎棘突尖向后扩展成三角形板状的弹性膜层,称为项韧带。 12. 耻骨联合:由两侧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构成的耻骨间盘连结而成,其上方有耻骨上韧带 , 下方有耻骨弓状韧带加强。
13. 体表标志:在体表能看到或摸到的骨或肌的突起或凹陷,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4. 骨性标志:能在体表看或摸到的骨性突起或凹陷,具有临床意义。
15. 肌性标志:能在体表看或摸到的肌性突起或凹陷,具有临床意义。 五、问答题
1. 简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答: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 3 部分组成。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运动的枢纽在关节,而骨骼肌则是运动的动力。故骨和关节是运动系统的被动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骨骼肌则是运动系统的主动部分。 2. 试述骨的构造。
答: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 1 )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
( 2 )骨膜:被覆于骨的内、外面,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包括骨外膜和骨内膜。 ( 3 )骨髓: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无造血功能。 3. 为什么说骨是一个活的器官?
答:每块骨都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并具有它自己固有的血管和神经,并具有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的功能,而且还有自身改建和修复的能力。所以骨不是组织,而是器官,一个活的器官。 4. 幼儿的骨为什么易变形而不易骨折?
答:幼儿的骨有机质含量较多,因此骨的韧性较大,硬度较小。在受暴力时,骨易变形不易骨折。 5. 关节有哪些基本构造?
答: (1) 关节面:至少两个,一般凸者为关节头,凹者为关节凹,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 (2) 关节囊: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可产生滑液。 (3) 关节腔:腔内呈负压,有少量滑液。 6. 关节的辅助结构有哪些?
答: (1) 韧带,有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 (2) 关节盘和关节唇。 (3) 滑膜襞和滑膜囊。
7. 说明小骨盆上、下口的围成。
答:小骨盆上口由界线围成。界线是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的环形界线。小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共同围成。 8. 为什么当足跖屈内翻位时,易发生损伤?
答: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连结而成。距骨上面前宽后窄,故足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入窝内,踝关节较稳定。当跖屈时,由于较窄的滑车后部进入关节窝内,关节不稳定,活动度大。另外,踝关节内侧韧带坚韧,外侧韧带较弱,所以当足跖屈内翻位时,易发生损伤。 9. 椎体之间如何连接的?
答: (1) 椎间盘,中央部为髓核,柔软而富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为纤维环,为纤维软骨按同心圆排列,富于坚韧性。
(2) 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前面,宽而厚,可防止脊柱过度后伸。 (3) 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后面,窄而薄,可防止脊柱过度前屈。 10. 颞下颌关节怎样组成的?有何特点?
答:由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及关节结节构成。关节囊松弛,囊外有韧带加强,囊内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分。 11. 何谓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
答: (1) 骶结节韧带:位于骨盆后方,起自骶、尾骨,呈扇形止于坐骨结节。 (2) 骶棘韧带;位于骶结节韧带前方,起自骶、尾骨,呈三角形止于坐骨棘。 12 .试述全身的骨性标志。
答:翼点、颧弓、乳突、下颌角、下颌髁突、枕外隆突、眉弓、眶上缘、锁骨、胸骨角、剑突、颈静脉切迹、肋弓、肩胛骨下角、肩胛冈、肩峰、第七颈椎棘突、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大结节、尺骨鹰嘴、
尺骨茎突、桡骨茎突、豌豆骨、髂嵴、髂前上棘、坐骨结节、耻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股骨内上髁、股骨外上髁、髌骨、腓骨头、胫骨粗隆、胫骨前缘、内踝、外踝、跟骨结节
肌学
一、选择题 ( 一 ) 单选题
1. 止于下颌角外面的肌是 A. 翼外肌 B. 翼内肌 C. 咬肌 D. 颞肌 E. 无上述肌
2. 牵拉肩胛骨向前的是 A. 胸大肌 B. 肩胛下肌 C. 前锯肌 D. 斜方肌 E. 菱形肌
3. 在肩关节外展中最重要的一对肌肉是 A. 三角肌和肩胛下肌 B. 三角肌和冈上肌 C. 冈上肌和肩胛下肌 D. 大圆肌和肩胛下肌 E. 三角肌和大圆肌 4. 使肩关节内收的是 A. 胸小肌 B. 三角肌 C. 冈上肌 D. 胸大肌 E. 小圆肌 5. 膈
A. 收缩时,膈穹下降,助呼气 B. 收缩时,膈穹下降,助吸气 C. 收缩时,膈穹上升,助吸气 D. 舒张时,膈穹上升,助吸气 E. 舒张时,膈穹下降,助呼气 6. 肱二头肌
A. 使已屈的前臂旋前 B. 使已伸的前臂旋前
C. 使已旋前的前臂旋后 D. 使已旋后的前臂旋前 E. 止于尺骨粗隆 7. 肱三头肌
A. 作用于肘关节,不作用于肩关节 B. 是肘关节惟一的伸肌 C. 上方两头,下方一个头 D. 主要作用是伸肘关节 E. 部分受腋神经支配 8. 旋后肌
A. 使桡骨远端环绕尺骨旋后 B. 是旋后运动的惟一肌肉 C. 屈肘关节
D. 使尺骨环绕桡骨旋内 E. 由正中神经支配
9. 下述各肌哪一块既能屈髋关节又能伸膝关节 A. 缝匠肌 B. 股薄肌 C. 股直肌 D. 髂腰肌 E. 无上述肌
10. 最强大的 伸 髋关节肌是 A. 股二头肌 B. 半腱肌 C. 半膜肌 D. 臀大肌 E. 无上述肌
11. 既屈膝关节又屈髋关节的肌是 A. 股薄肌 B. 缝匠肌 C. 股四头肌 D. 半膜肌 E. 无上述肌
12. 关于膈的叙述何者错误 A. 心包与膈中心腱贴连 B. 右侧膈穹隆较高,平第 4 肋
C. 腔静脉裂孔平第 8 胸椎,位于膈腱性部 D. 食管裂裂孔约平第 10 胸椎,位于膈肌性部 E. 膈脚起自上 2 ~ 3 个腰椎 13. 腹外斜肌
A. 在半环线处移行为腱膜
B. 肌纤维与对侧腹内斜肌纤维呈直角 C. 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共同形成联合腱 D. 对肋骨没有作用
E. 腱膜覆盖腹直肌前面 14. 腹直肌鞘
A. 前层与腹直肌疏松相贴
B. 腹横筋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后层
C. 腹直肌鞘的前层全部由腹内、外斜肌腱膜组成 D. 平脐处鞘后层形成半环线 E. 无上述情况 15. 肌的起止和作用 A. 四肢肌多起于肢体的远端 B. 躯干肌多起于远离正中线的部位 C. 肌运动时多以起点作为定点 D. 肌运动时多以起点作为动点 E. 无上述情况
( 二 ) 多选题
1. 前臂前群肌的作用主要是 A. 屈肘 B. 屈腕 C. 屈指 D. 旋后 E. 旋前
2. 使肩关节外展的有 A. 冈下肌 B. 冈上肌 C. 胸大肌 D. 三角肌 E. 大圆肌
3. 前臂后群肌的作用主要是 A. 伸肘 B. 伸腕 C. 屈指 D. 伸指 E. 旋后 4. 屈肘关节的有 A. 喙肱肌 B. 肱肌 C. 旋前圆肌 D. 肱三头肌 E. 肱桡肌 5. 腹横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