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砂石桩对砂土地基施工顺序应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并宜间隔成桩。(√)
146.水泥土搅拌法是以水泥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地基土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147.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湿喷搅拌法(湿法)和粉体喷搅法(干法),常用于处理泥炭、有机质土、塑性指数Ip大于25的粘土。(√)
148.GZB系列深层搅拌机是双搅拌轴中心管输浆的水泥搅拌专有机械,制成的桩外形呈“8”字形。(×)
149.深层搅拌机预搅下沉时,不宜冲水;当遇到较硬土夹层下沉太慢时,方可适量冲水汀但应考虑冲水成桩对桩身强度的影响。(√)
150.水泥土搅拌法(湿法)管道堵塞是造成喷搅不均的主要原因之一,施工中就应采取措施,尽量避免。(√)
151.水泥土搅拌法(湿法)施工中确定搅拌机械的灰浆泵输送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和起吊设备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
152.水泥土搅拌法(湿法)施工时如因故停浆,宜将搅拌头提升至停浆点以上0.5m处,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
153.水泥土搅拌法(干法)为了加强桩头搅拌的均匀性,提高桩顶强度,一般在桩顶下2-3m的深度范围内再进行一次复搅。(√)
154.水泥土搅拌法(干法)施工中管道堵塞是施工常出的故障,其原因主要是喷粉速度太慢。(×)
155.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就是以水泥化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地基土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156.挤密砂石桩就是用夯(压)实的砂或砂石垫层替换地基的一部分软土层,从而起到提高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作用。(×) 15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施工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工艺,适用于粘土、粉土、砂土,以及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地。(√)
第二节浅埋式基础工程施工
一、单选题
158.混凝土基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即在制备和浇筑过程中对(A)配合比和坍落度等的检查。A、原材料的质量
159.混凝土基础养护后的质量检查,包括混凝土的(D)、外观质量、轴线和标高等的检查。 D、强度
160.钢筋混凝土阶梯形独立基础,每一台阶高度内应整层作为一个浇筑层,每浇灌完一台阶应稍停(C)h,使其初步获得沉实,再浇筑上层。C, 30~60min
161、箱形基础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应在基坑底面以上保留(A)厚的土层采用人工挖除。A、200~400mm
162.箱形基础的底板、内外墙和顶板的支模和灌注,可采取内外墙与顶板分次支模浇筑方法施工,其施工缝应留设在墙体上,位置应在底板以上(B)mm处,外墙接缝应设成凸缝或设止水带。B、100~150
163.箱形基础当基础长度超过(D)m时,为防止出现温度收缩裂缝,一般应设置贯通后浇带。 D、40
16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中有以下步骤:①成孔②清孔③水下浇筑混凝土④埋设护筒⑤测定桩位⑥下钢筋笼⑦制制泥浆。其工艺流程顺序为(D) ⑤④⑦①②⑥③
165.箱形基础当设置贯通后浇带,缝宽不宜小于800mm,在后浇带处钢筋应贯通,顶板浇灌后,相隔(C)d,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并加强养护。C、 14~28 二、多选题
166.基础混凝土质量检查分为施工过程中检查和养护后的检查。其中养护后的质量检查,包括(C、D、E)等的检查。 C、混凝土的强度
D、外观质量
E、构件的轴线、标高、断面尺寸
D、
167.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上有插筋时,其插筋的(A、B、C)应与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相同。A、数量
B、直径
C、钢筋种类
168.箱形基础长度超过40m一般应设置贯通后浇带,要求(A、D)。
A、缝宽不宜小于80mm D、用同设计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后浇带 三、判断题
169.混凝土基础养护后的质量检查有混凝土的强度、外观质量、构件的轴线、标高、断面尺寸等的检查。(√)
17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验槽合格后垫层混凝土应立待1~2天后灌筑,以保护地基。(×)
171.对于混凝土阶梯形基础,每一台阶高度内应整层作为一个浇筑层,每浇灌完一台阶应稍停0.5-1h,使其初步获得沉实,再浇筑上层。(√)
172.箱形基础采取内外墙与顶板分次支模浇筑方法施工,其施工缝应留设在墙体上,位置应在底板以上300mm。(×)
173.基础的底板、内外墙和顶板宜连续浇灌完毕。当基础长度超过40m时,为防止出现温度收缩裂缝,一般应设置贯通后浇带,缝宽不宜小于800mm.在后浇带处钢筋应断开。(×)
第三节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及检验要求
一、单选题
174.根据桩的(D)进行分类,可分为预期制桩和灌注桩两类。D、施工方法 175.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制作时达到(D)设计强度可起吊。D、100% 176.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制作时达到(C)设计强度可运输。C、70%
177.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重叠法制作,重叠的层数一般不宜超过四层。上层桩或邻桩的浇筑,应在下层桩或邻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A)以后方可进行。A、30%
178.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成桩轴线的位置偏差不得超过(D)mm.单排桩的轴线偏差不得超过10mm。 D, 20
179.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开始打桩时,桩锤落距宜低,一般为(C)mg使桩能正常沉入土中。C、0.5~0.8
180.仅适用于压垂直桩及软土地基的沉桩施工方法(C)。C、静力压桩法
181、混凝土预制长桩一般分节制作,在现场接桩,分节沉入,只适用于软土层接桩方法为(D)
D、硫磺胶泥锚接接桩
182.对长14~21m的静压桩,终压力按设计承载力的(C)倍取值。C、1.1~1.4
183.锤击打桩法打桩,用(A)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A、重锤低击,低提重打
184.打桩质量控制说法错误的是(B)。B、桩尖所在土层较软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
185.减少和限制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沉桩挤土影响措施有(D)。D、采用预钻孔打桩工艺
186.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沉桩减小孔隙水压力影响措施有(A)。A、预钻排水孔 187.适用松散土、粘土、砂砾、软硬岩层等各种地质条件的钻机是(D)。D、回转钻机
188.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检查在成孔及清孔时,主要检查(D)。 D、孔底沉渣厚 189.灌注桩的成桩质量在搅拌和灌注混凝土时,主要检查(D)。D、原材料质量与计量
190.预制桩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粉土和黏性土不应少于(B)d,待桩身与土体的结合基本趋于稳定,才能进行静载试验。B、15
191.灌注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等级的前提下,对一般钻性土不少于(C)d,待桩身与土体的结合基本趋于稳定,才能进行静载试验。C、20
192.混凝土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B)根。每根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B)根。B、10%,1 二、多选题
193.预制桩根据沉入土中的方法可分为(A、B、C)等。 A、锤击沉桩法
B、振动沉桩法
C、静力压桩法
194.按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A、B、C、E)等。 A、钻孔灌注桩
B、挖孔灌柱桩
C、冲孔灌注桩 E、沉管藻注桩
195.现场制作预制桩可采用(A、B、E)等。 A、并列法
B、间隔法
E、重叠法
196.预制桩的制作时要求(B、D)
B、混凝土宜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 D、一次完成,严禁中断
197.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符合规范的规定。桩的表面(B、C),且局部蜂窝和掉角的缺损总面积不超过桩表面全部面积的(D),并不得过分集中。B、平整
C、光滑198.桩架的作用是(B、C、D、E)。 B、固定桩的位置
E、保证桩锤沿
C、在打入过程中引导桩的方向 D、承载桩锤
着所要求的方向冲击桩。
199.桩架的高度,应为(A、B、C、D)再加1-2m的余量用作吊桩锤之用。 A、桩长
B、桩锤高度
C、桩帽厚度 D、滑轮组高度
200.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前应作数量不少于2根桩的打桩工艺试验,用以了解桩的(C、D、E)等。 C、沉桩时间D、桩的承载力 E、持力层的强度
20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中心距多倍桩径时,宜采用(C、E)顺序施打。 C、自中央向边沿打设 E、分段打设
20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当桩规格、埋深、长度不同时,宜(C、D)施打。 C、先长后短D、先深后浅
203.打桩时应注意观察的事项有(A、B、C、D)。 A、打桩架的垂直
B、桩锤的回弹
C、贯入度变化情况D、桩入土深度
204、混凝土预制长桩接桩时,常用(A、B、E)等接桩方法。 A、焊接接桩
B、法兰接桩
E、硫磺胶泥锚接
205.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沉桩打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A、B、C、D、E),它使土体原来所处的平衡状态破坏,对周围原有的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带来不利影响。 A、震动 力
206.混凝土预制桩沉桩时,减少和限制沉桩挤土影响的述措施有(A、B、C、D)等。
B、噪音
C、土体的变形D、土体的位移 E、形成超静孔隙水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