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邮编:362100 学校:福建省惠安县后西中学 姓名: 肖扬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能否促使学会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
由于现实的地域条件和经济条件极大制约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农村家庭的整体阅读量是极低的,和城镇的同龄人对比,作为农村的孩子在阅读教育上的差距是极大的。阅读教学在农村课堂阅读教学中,处于相当尴尬的局面。作为农村一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一些有益的尝试,拿来与同行交流。
一、积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论语》曾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学习中兴趣是极为重要的起点。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深入探究、实践,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观情意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是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先决条件。所以在阅读教学的众多因素中,笔者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对学科的兴趣,就谈不上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实施。
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兴趣的催化剂。融洽的师生关系具有巨大的“亲和力”。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在学生“亲其师”的前提下才能达到“信其道”。吸引学生在一个和蔼可亲的教师面前,在愉悦、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学习,自然对其任教的学科感兴趣。相反,如果师生感情上不和谐,教师见到学生就烦,那课肯定上得不好。
㈡、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作为向导的老师,要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忠诚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渊博的知识树立起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当学生对教师的才能非常欣赏,并产生发自内心的敬佩感和信任感时才愿意与教师接近,并乐于接受其教导。教师有丰厚的积淀,在教学或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能做到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也自然会感受到阅读的精彩和魅力。
㈢、创设导入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近代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叶圣陶先生说:“不要把阅读当成债务,要把他当成饥饿的人想吃饭一样,这样学生学习语文,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