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四篇》里又提出:“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比喻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所在的事物有相 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愈多愈大,则相同之处愈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就愈高。”对比喻艺术的精深研究,加上高 超的分类取譬能力,使他能够在小说中把各种新鲜奇妙、生动形象的比喻散布在各方面的描写中,使《围城》的讽刺语言更机智幽默。
2、语言简洁,议论精辟
钱先生的语言简洁、生动有力,《围城》的全篇语言风格也是如此,新鲜生动,含讽幽默,对社会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不矫饰、不虚浮,给你的总是新鲜,好像刚采集的橄榄。
如:作者在《围城》的序言中,只用了短短二百余字便勾画完成,既说明了人类本性的主题,又说明了创作过程的艰辛,借“献书”而引出的联想是“不过,近来觉得献书也像 ‘致身于国’、‘还政于民’等等佳话,只是语言幻成的空花泡影,名说交付出去,其实只仿佛魔术家玩的飞刀,放手而
12顺便又把当局政治家虚伪欺骗的政治权术的面纱揭下。 并没有脱手。” ○
再如:写方鸿渐留洋回国后返乡,母亲张罗着为他娶亲,“方鸿渐想这事严重了。生平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丁,也照
13其实,生活中那些把自己染成金发、晒成黑皮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
肤的时髦青年,那些整天听音乐、看舞蹈、谈文学而本身不懂只为凸显身份的绅士,那些从事工商业而一夜发家的暴发户,那些学识远远跟不上职位爬得快的官僚,都应当算作这个类型。现在人们家庭装潢时,往往在家中摆设
古董字画,将家庭装扮成豪华宾馆,做出种种附庸风雅的举动,不也正是这种心态在作祟吗?这样的讽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直到今天,仍然发人深省。
又如:写鸿渐拉了辛楣、斜川在咖啡馆里谈起去教学的这件事,鸿渐说到政治“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们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
14这一讽刺深入骨髓,现在的报纸、杂志、宣传品,看上上印刷品的当。”○
去个个言之有理,实际上有着自己的目的,识字的人往往容易受煽动、受蛊惑,上了它的当。作者写《围城》的时候,正是抗战刚胜利的时候,也是政治上比较混乱的时候,所以钱先生这样写,应该是有感而发的。 3、运用英文词语进行讽刺
在《围城》中,英文真是大放异彩。英文属外来词,外来词是指被借用到汉语中的外国的或其他民族、地区的词汇。一般来说,行文中,现代汉语能表达清楚的,就不需再借用外来词语了,胡乱地使用会有反效果。然而,钱钟书先生在小说中运用了英文,却是达到了讽刺人物的效果。
如:“Hello!Doctor方,好久不见!”“Sure!have a look see!”“Sure!值不少钱呢,Pleny of dough。并且这些东西不比书画。买书画买了假的,一文不值,只等于Waste paer。磁器假的,至少还可以盛菜盛饭。我有时请外国Friends吃饭,那就用那个康熙窑‘油底蓝五彩’大盘做
15在这里,Salad dish,他们都觉得古色古香,菜的味道也有点Old-time。”○
作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张先生那种崇洋媚外的丑态,讽刺了他善于卖弄自己,炫耀 自己的走狗身份。通过引用洋泾浜英语,没有使张吉民成为模糊的典
型,没有成为那种陈旧的象征性人物,而是成为一个生活在上海大都会的,真实的,有血有肉的 买办。张吉民话中那些无谓的英文字,恰切地表现出他附庸风雅赶时髦又俗不可耐,浅薄虚荣,炫耀卖弄,甘当洋奴的丑态,同时把这一丑态挖苦得活灵活现。这一 段话的妙处,不在于张吉民是个妙人或者他的浅薄难于识破,而在于只用很经济的笔墨,无需另加评语便把这种浅薄准确地展示了出来。无怪乎钱钟书在前面曾用绝妙的比喻提醒过读者留意这段话,这一比喻就是:“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 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又如:在文章第三回写“围城”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慎明道:‘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assiégé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16方鸿渐本来没有听说过“围城”的说法,后来却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
17,读者读至此处,也会感同身受,似有所悟的。作者在书中旁征博感想”○
引,见解非凡,运用比喻、夸张、双关等多种修辞手法,把一个原本简单的存在于婚姻现象中的“围城”现象,深化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准确、生动、深刻地把社会人生的本质揭示出来,文随笔出,伴随欢笑,多姿多彩,又寓意深刻,不愧为现代小说艺术的一朵奇葩。 三、《围城》人物的幽默讽刺图
18近代中国产生的新型知识分子在小说被誉为是一部新“儒林外史”。○
小说中粉墨登场。作者着力塑造了方鸿渐这一艺术形象,艺术地反映了现代人的性格特点及其生存困境,又象征性地表达了人类的某些本性和永恒困境。作为一个孤独无用的人,方鸿渐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多余人”。方鸿渐所经历的教育、爱情、事业和婚姻(家庭)这四个阶段的人生旅程,不是快乐的历险,而是痛苦的历程,不是收获成功,而是收获失败,不是自我的实现和价值的肯定,而是最基本的人生价值的彻底破灭和失落,是人的怯懦和无能的证明。
第四、五、六、七四章写去三闾大学途中的交际和三闾大学学校生活中发生的人和事,作者展开最辛辣的讽刺,将诸位冠冕堂皇的校长、主任、教授的面纱一一揭下,暴露出他们极端虚伪、贪婪、势利的本性,作者对他们的生活充满鄙视和讽刺,让人看到了一幅三闾大学的“群丑图”,对知识分子人性深处所谓的道德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深刻地批判。
比如:作者笔下的李梅亭,一出场已是夏历六月中旬,却还穿着黑呢西装外套,神情傲兀,不太理会人,再见面时却是在去三闾大学的三等舱中,为了省钱还不说实话。他赴任时随身带着的那只大铁皮箱里的卡片和西药,暴露了他学术骗子和投机贩子的本来面目。到任后,他几经钻营,爬上了训导长的位置。到街上免费嫖宿土娼,更显示了这位“不学无术”的“教授”的政客和流氓的本相。如此种种,将一个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形象跃然纸上。
再如:三闾大学的校长高松年,自称是一位“老科学家”,人们却看不到他的科学家的风范。他其实是一位心术不正、好色贪杯、善于权术的的学界官僚。书中说“假使一个犯校规的女学生长得非常漂亮,高校长只要她向
自己求情认错,也许会不尽本于教育精神地从宽处分,这证明这位科学家还
19其实,仅从这几句话我们就已经能够看出这个道貌岸然、老奸巨不老”。○
滑的伪君子的一些端倪。
又如:书中的三闾大学历史系主任韩雪愈,利用在美国的爱尔兰骗子那儿买来的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博士文凭,骗取了大学教授的头衔,又让他的白俄妻子冒充美国国籍,以便到英文系任英语教授。为了灭迹消踪,以绝后患,他勾结陆子潇,教唆学生蓄意搞垮方鸿渐,一个十足的厚颜无耻、奸险歹毒的小人形象。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人物,当然特别是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等一干留洋学生的生动塑造,对中国各式知识分子、中国社会和西方文明,从哲学和思想的多重角度作了精心的审视与批判。高超的心理描写和机智的语言,使得《围城》人物鲜明生动,跃然纸上。 四、运用文言文词语进行讽刺
钱钟书先生接受过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有着丰富功底,在《围城》中,钱先生灵活地运用了文言词语对人物进行刻画与讽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文言词语是指文言文中所使用的词语,在古代曾经作为基本词语来用,但在现代文学中一般少用。然而,在现代汉语中有意恰当使用文言词语能更好的突现人物性格,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写到方遁翁时,就有下面一段话:“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要洋人取要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鸿渐,我这话没说错罢?这跟‘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一
20这里的“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不若吾家”是一句文言文,作个道理。”○
者通过这一句话,就讽刺了方遁翁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也讽刺了他卖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