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课件: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

2025-08-14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理解熔化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理解凝固的含义.

5.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无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学难点】 1.对熔化的理解.

2.对凝固的理解及晶体与非晶体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3.晶体、非晶体熔化与凝固图像的区别. 【教具准备】

学生实验,六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两支、试管两支、石蜡、冰、火柴、坐标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

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 教师演示蜡烛“流泪”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什么.

生:熔化.

师 教师播放炼钢厂炼钢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什么.

生:熔化、凝固.

师 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预习指导】

阅读课本P9-14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定、规律,以及晶体、非晶体的不同点等用红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交流展示】

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

熔化

一、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师 举例说明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

生:冰冻的黄河解冻;固态的铁、锡等金属丝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是熔化,我们把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等,这些都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我们把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冰在什么情况下由固体变为液体?

(2)冰在熔化过程中与其他固体(如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相同吗?

学生提出假设与猜想:(1)在熔化过程中物质温度应该不断上升;(2)每一种物质熔化时温度应该不同.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设计实验论证.(为了让学生发挥团结协作且更好地完成探究实验,教师将整个班级的同学分成6个科学研究组,每个小组推举一个小组长)

组长组织讨论:(1)怎样设计实验,实验中需要哪些实验装置? (2)怎样组装这些实验装置,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实验过程中如何分工使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组讨论并汇总,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组装实验装置的过程,讲述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①先调整石棉网的高度,再调整铁夹高度,使温度计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实验时为了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③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④实验过程中分工要求一人报时,一人报温度值,一人搅拌,一人报物质状态,一人记录,一人照顾仪器.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冰与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实验参照示例,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并讲解)

实验探究冰与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实验参照示例) A.设计并进行试验:

①我们利用冰和石蜡进行实验研究.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分别盛有冰和石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这样可以使试管均匀受热.

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注意观察冰和石蜡的变化情况,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③待被测物质的温度升到40℃时,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固体完全熔化,再过3min后,停止加热.

④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将测温时间和测得的温度记录在表格中.

如图所示,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用纵坐标表示所测温度,将所有记录的各组数据分别用点标在方格纸上,然后再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冰与石蜡熔化的两个图像.

提示: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冰受热均匀,注意采取以下措施:(1)试管应选择较细的,从而增大冰的受热面积;(2)冰不宜过多;(3)加热应缓慢,使试管内外温差保持在2℃~3℃.

B.分析论证:

①从描绘出的图像容易看出,冰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如AB段图像,此过程中冰仍是固态);当温度达到48℃时,冰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冰的温度保持不变(如BC段图像,此过程中冰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当冰完全熔化完后,温度继续上升(如CD段图像,此时冰处于液态).

②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由图像可以看出,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如石蜡熔化图像中AB段所示).

C.探究归纳:

①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②不同物质的熔化情况不一样,有些物质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③有些物质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所测数据描绘冰、石蜡熔化图像.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①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收热量;②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需要吸收热量.

三、学生小组内部交流讨论,解答下列问题: 师 什么是熔点?能不能用锡锅熔化铁?

生:物理学中将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锡的熔点是232℃,低于铁的熔点1525℃,故不能用锡锅熔化铁.

师 观察下列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晶体熔化时,____热,温度____;非晶体熔化时,____热,温度____. (2)常见的晶体有冰、钻石、水晶以及各种金属;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塑料、沥青、石蜡.

(3)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区别晶体和非晶体: ①晶体____固定的熔点,非晶体____熔点.

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③非晶体熔化时由硬逐渐变软,最后变成液体,晶体没有由硬变软的过程,而是在固定的温度下熔化为液体.

生:(1)吸保持不变吸不断升高 (3)①有无②保持不变不断升高

凝固

一、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师 什么是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有怎样的关系? 生: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师 晶体和非晶体溶液的凝固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菜不致冻坏?


2024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课件: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采购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完整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