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但并不是每个考试退步没受到老师表扬的同学像你这样,为什么呢?
求助者:难道是我的想法与他们的不一样?可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什么地方不合理啊?
咨询师:这就是我们下一步要讨论的。
在这一段对话里,我想求助者介绍了ABC理论,但并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宣传,而是通过她身边的例子来是救助者接受这一理论。而且在求助者稍有领悟后,我马上结合她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这出她的问题每个学生都会遇到,但并不都像她那样。引导她按这个理论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
8.2.2第二次:2004年10月23日目的: (1)加强咨询关系;
(2)挖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与对事情的表面看法区别开来;
(3)使求助者进一步领悟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及与自己问题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对自己的问题负有责任,要积极的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改变目前
的现状。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过程: (1)通过会谈进一步加强咨询关系。 (2)引导求助者分析自己的问题,让她举一些
例子说明自己的问题,引导其发现在学习生活中确实有绝对化和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
(3)使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焦虑不安是由于“我应该考成绩优异,应该受到老师的赞赏,这次没考第一真是太糟糕了”这些不合理信念导致的。
8.2.3第三次2004年10月29日目的:
(1)放弃原有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的信念;(2)客观的认识自我; (
3)纠正完美主义倾向,调整目标,合理定位;(4)缓解因考试不理想带来的焦虑情绪;方法:合理情绪疗法的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及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过程:
(1)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使其确信自己的问题是有其不合理信念引起,放弃不合理信念,代之以合理信念。
(2)通过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体验到合理情绪,进而改变认知。纠正完美主义倾向,调整目标,合理定位。
下面是咨询过程中的对话节选:
求助者:虽然我觉得我的问题是因为我的不合理想法,我还是为考的不太好难受。
咨询师:哪你觉得怎么样才是考得好呢?求助者:我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非常优秀,高中入学的时候也是年级第一,起码也应该班里前三名,年级前十名吧。
咨询师:也就是说你以前成绩优异,现在成绩也应该优异,你本就应该成绩优异?
求助者:是啊,我对这从来没有怀疑过。咨询师:历史书上有讲到项羽吧,项羽力气巨大,武功精湛,战术高明,起义之后一直都打胜仗,巨鹿之战更是以少胜多雄霸天下,那垓下之役他也应该胜利啊!他怎么会失败了呢?求助者:这??
咨询师:是啊!没有谁应该永远优异永远胜利,它受一定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你可以希望成绩优异并为此努力,实际上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希望,但你不能认为你就应该也必须成绩优异,因为这太难做的了。而你又有这样必须的要求,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就成现在这样。
求助者:是啊,如果我不这样要求自己,就不会现在这样。但是,我还是难以放弃。
咨询师:那是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想法。事实上没有人能一直优异,一直胜利。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有长处有短处,有擅长的有不擅长的,没有一个人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胜利都表现优异。你见过或历史上有过永远胜利从不失败的人吗?
求助者:没有,诸葛亮那么聪明也有失败,毛主席也有失误。 咨询师:你比他们呢?
求助者:看来我的确不应该认为自己就应该优异??咨询师:没有什么不应该,你可以希望自己优异,每个人都可以希望或想要自己优异,当自己不希望或不想要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仅仅是失望或遗憾,而不是过于强烈的惊恐不安,紧张焦虑,怨恨自己或别人??
咨询师:好,现在闭上眼睛,尽可能做的舒服些??现在开始想象,期中考试,你在班里占中间或几乎倒数,你的父母没有笑容,你的班主任也对你失望了??尽可能生动地想象这些情景,能想象到吗?
求助者:能。 咨询师:什么感受呢?
求助者:我感到难以置信,很惊恐,很难受,也很焦虑。
咨询师:是的,但是你现在把这种情绪转变为仅仅是一种失望和遗憾。仍然保持刚才的想象,但仅
仅感到失望和遗憾。能做到吗? 求助者:我再努力??比较困难。
咨询师:没有人能永远优异,没有人不会失败,这很正常。你的父母和老师的反应也是正常的。你能接受你的失败,仅仅感觉失望和遗憾而已。天没
有塌,你还好好的坐在这里。
求助者:嗯??好了,我仅仅感到遗憾,这次没考好没什么。 咨询师:好,慢慢睁开眼睛,停止想象。你是怎么转变的? 求助者:就是考了倒数,我也没死去。看来没那么严重。 咨询师:你是怎么对自己说的呢?
求助者:没有人能永远优异,没有人能永远成功,即便伟人,何况我能?当然,考倒数不是我希望的,但会改变的。如果我仍像以前那样想,我会焦虑不安甚至绝望,但有什么用呢?也许我下次考的更差。咨询师:好极了,你已经发现了你以前想法中不合理的地方,并努力用新的想法来代替,这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如果你不断的去发现你生活中让你感到不愉快的想法,努力改变它,你会进步很大的。
我在第一次咨询和第二次咨询对求助者予以引导,分析和解说。求助者也在第一次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有所思考,在第二次有所领悟,但求助者并不会简单的放弃自己的想法,还会为自己的想法作辩解,因此在这次咨询中我就对她的观点进行“产婆术”式的辩论,使她自己感觉到自己的观点站不住脚。然后,我又用了合理情绪想象技术,让她在情绪体验的改变中改变认知,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这样会对自己重新定位。
作业:完成合理自我分析报告8.2.4第四次2004年11月5日目的: (1)巩固新获得的合理信念;
(2)获得适合高中学习方法,适应高中学习;(3)学会放松,改善睡眠,调整食欲;方法:会谈放松训练过程:
(1)探讨她的合理自我分析报告,巩固新获得的合理信念; (2)探讨高中的学习特点和方法;
(3)学习深呼吸放松训练,想象放松训练和肌肉渐进放松训练,进行了深呼吸和想象放松综合在一起的放松训练
作业:和同学交流学习方法;练习放松训练8.2.5第五次2004年11月12日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2)结束咨询。方法:会谈过程:
(1)回顾咨询过程,使求助者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了解自己问题的前因后果,及咨询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2)总结咨询成果,肯定求助者取得进步(3)向求助者指出并希望以后要用合理情绪疗法不断分析生活中的出现的不合理信念,克服完美主义倾向,完善
个性。
9.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
“我想我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孩,每天踏踏实实地学习就行了,学习也有效率了。”“我现在睡眠好多了,有时不到放学就感觉到饿。”
(2)咨询师的评估
一个月后我做了随访,求助者情绪稳定,学习状态良好。 (3)老师评价
“这个同学最近情绪稳定,而且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成绩也有所进步。”同学评反应“她不像开学不久是那样总是眉头紧缩着,比较平静。”“她很会安排她的学习”。
此次的咨询结构比较的严谨,咨询关系的建立比较好,咨询方法基本恰当,咨询过程相对完整,条理比较清楚。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2]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二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4]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